林柏儒
林柏儒

簡報設計師︱總是想東想西

逐漸迫近的當代課題與思考:《21 世紀的 21 堂課》

讀完作者 Yuval Noah Harari 前兩本書《人類大歷史》《人類大命運》之後,第三本《21 世紀的 21 堂課》把前兩部作品的思想收斂到當今世界,嘗試去回答 21 世紀那些作者認為重要的問題。如果前兩本讀來喜歡,這一本也不會讓你失望。

雖然作者有嘗試在篇章之間嘗試串連,不過實際上依然是分散的議題,或許可以先挑自己關注的議題來看就好。

以下是我自己各篇章的筆記與思考議題。



第 1 堂課:理想幻滅

工業革命後,主導全人類的的三大願景故事中,法西斯故事在二戰後倒台,共產主義故事在 1980 年代倒台。即便剩下的自由主義故事分別汲取了另外兩大故事的精華,如今也面臨嚴峻考驗。在這個思想的真空狀態,人們陷入了某種無能狂怒的虛無主義時期,暫時放棄全人類的共同願景,緬懷起過往的榮光、在地傳統與宗教。人們雖然困惑,但這會是暫時的,因為更巨大的挑戰已經出現。

第一個挑戰:科技顛覆

生物與資訊科技即將擊垮自由主義最核心的假設:自由意志。如果自由意志不過是一連串的神經衝動,那麼這兩種科技即將改變人們數萬年來未曾改變的內在力量,即認知或思想,而沒有人準備好面對這一切。

第二個挑戰:生態崩潰

傳統上,自由主義必須搭配經濟成長,才有辦法平息社會矛盾與政治衝突。然而經濟成長似乎無法拯救全球的生態崩潰,還可能本身就是生態崩潰的成因。



第 2 堂課:工作

由於 AI 擁有可連結、可更新這兩大特性,我們不該把 AI 視為單一個體,而應該視為一大群運算網絡的集合體。目前 AI 正在快速攻課需要儲存、辨識、分析的領域。而透過對生理機制的理解,未來 AI 很有機會可以掌控人類的情緒、偏好甚至創意與思想。

既然低技術工作被快速取代,而這些人短時間內難以快速被訓練成高技術工作者,就有可能發展成大規模系統性失業。演算法不同於機器,它根本不需要勞動力,因此勞工從被剝削成為毫無價值。

如果我們打算「保護人,而非保護工作」,那麼什麼樣的社會與經濟制度有辦法做到?不只是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更是保護人們的社會地位和自我價值。

全民基本收入 (UBI) 有可能做到嗎?在「全民」 這件事上,如果這個制度是由國家推動,我們則不必奢望富有國家會願意照顧受創最重的貧困國家。而在「基本」這件事上,理論上提供每人每天 1500 ~ 2500 大卡熱量即可,但人們從來不會滿足於現狀,「基本」的基準線勢必節節高升。

如果想達到理想狀態,UBI 的經濟安全網還必須搭配社群,以及讓人們活的有意義的目標,例如體育或宗教等等。在 AI 統治的世界中,或許人們有機會放下對工作的追求,轉向社群與意義。

我常想,即便我經濟上支持不少右派主張,但右派到底該不該支持社會安全網呢?

是否右派的天堂就是要設定成讓倒數 5% 的人去死,讓人人存有生存恐懼而彼此競爭往上爬,再透過對利益的貪婪而追求更好,讓看不見的手增加效率、推動社會整體福祉?

這種建立在人的貪婪與恐懼之上的制度真的就是烏托邦?注定有人得去死的文明真的堪稱文明?


第 3 堂課:自由

對自由主義而言,人類最重要的價值就是自由,權力的來源即是個人的自由意志。然而人的自由意志是什麼?不管是靈感、直覺甚至是理性思考,終究都只是腦袋中的生化運算。

而其實更糟的是,人做重大決定時常不是用理性思考,而是靠情緒與感覺。感受與情緒是人們數萬年來面對生存變化所演化出來的應對系統,至今依然主導我們的決策,無論是今晚要吃什麼、該買哪件衣服,甚至是該投票給哪位候選人。在這種情況下,理性與哲學似乎作用有限,大公司有十足的誘因針對人類情緒的弱點來調整演算法,進而讓演算法影響人的決策。

面對操弄決策的演算法,我們似乎也只能依賴另一套演算法來協助我們做出理智的決策。如果我們把決策都交給演算法,久而久之我們也會失去決策的能力,就像我們把找路的能力也交給 Google Map 一樣。既然如此,「用自由意志做出決策」的自由主義世界觀就會完全崩潰。

這樣的世界世界潛在兩種危險。一種是人類自身的愚蠢,沒有什麼比掌握演算法與監控系統的老大哥更加可怕。另一種則是演算法本身的缺陷,而這些缺陷可能無人能夠發現,尤其在世界陷入數位威權統治時更加危險。如果我們想抵禦這種危險,我們必須加速對人類意識的探索與發展,才有辦法在演算法全面征服世界前保有人類意識的自主權。



第 4 堂課:平等

生物科技的進步,可能讓超級富豪的生理機能獲得極大提升,而讓人類徹底分裂成一小群超人類與底層的多數普通人類兩個物種,讓不平等從經濟與政治層面再深化到生理層面。

資產或許價值連城,但資料更勝一籌。屆時我們的資料應該交由誰來管理?是政府、科技公司還是我們自己?

我想,哈拉瑞的預言建立在具有指數學習能力的人工智慧破解了控制情緒與意識的生理機轉,並利用演算法大規模控制人類的這些生理機轉上。聽起來是用 AI 最強之矛去捅人類意識最強之盾的賽局,哈拉瑞站在 AI 或將獲勝的一方。我想他的擔憂不無道理,因為這已經不是機率的問題,而是黑天鵝事件的後果問題。

而除了就後果加以處理外,我們是否能預作路徑規劃並加以阻斷?也就是說預先思考演算法與生物科技的聯姻需要攻克哪些關鍵的突破點才得以做到呢?

又或許只有民主國家會考慮阻斷這條路徑,而專制國家則可能以傾國之力發展這樣的科技,當他們得逞時民主國家真有能力阻止他們嗎...就像人臉辨識等科技的發展,中國因為人們缺乏隱私意識之故取得重大進展,或許未來在中國出現器官養殖農場也不意外。


第 5 堂課:社群

人們透過手指與網路就能建立無窮的弱連結,但同時人們也還有身體,渴望著親密的社群接觸。然而這卻是一場零和遊戲,因為強連結的數目最高止於鄧巴數,而線上認識的虛擬朋友們正在侵蝕我們線下親密關係的額度。

如果想讓人類團結起來真正做點改變,是時候把社群連結給找回來了。這樣的革命在歷史上很難靠企業主導,只有宗教與政黨願意為此作出實質犧牲。

或許哈拉瑞這麼說是真有其道理。塔雷伯認為一小撮的頑固分子就可以推動大部分漠不關心的人,而如何讓那一小撮頑固份子聚集起來辦大事,線下社群就是重要關鍵之一。

當然網路對於放大影響力有很多幫助,但那畢竟不是原動力,而是個擴音器。在這樣的論述下,所謂的「去中心化」真的有辦法引領什麼革命嗎?如果有可能的話,那又將是再一次的顛覆。


第 6 堂課:文明

文明衝突論建立在把文化類比於物種之上,但文化不是不易變動的物種,文化衝突的機制也不是天擇。如果把文明看作人類一切活動的總和,就會發現文明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隨時在動態變化中的,即便某些訴諸古老傳統的文明不願意承認這點。

而文明的特性,就在於不斷地融合。每過千年,獨特的部落文明越來越少,直到近幾個世代已經融合成一個全球文明。看看各國承認的奧運比賽機制、全世界對美元的信仰,以及醫學觀念的統一,就知道全球人類在政治、經濟、科學等文化上漸漸取得共識,融合成當代的全球文明。各國當然存在差異,但那僅是全球文明內部的歧異而已,並非不同文明間的歧異。

或許,身份認同不該由社群的共同點來定義,而該由社群共同面對的衝突與困境來定義。就像邱吉爾與希特勒一樣同屬 20 世紀的歐洲文明,而兩方彼此的爭戰正是身為歐洲人的意義所在,勝出的一方形塑了那一代歐洲人的選擇。21 世紀面對的是全球等級的挑戰,而我們的選擇則定義了當代的全球文明。

我同意全球在政治經濟與看待物質世界的觀點漸趨一致,但在這個認知之上,重點應該擺在衝突的處理,例如宗教之間、民主與極權之間等等。

我們不必始終如一,人都會變,但不要忘記或不願承認曾經的自己。


第 7 堂課:國族主義

國族主義並非與生俱來,人們能夠靠親密接觸結合成小團體,但數百萬人以上的大團體無法僅靠此維繫。為了形成想像的共同體,人們需要一整套社會體制,如國旗、政府、教育、軍隊等等來維繫人們的愛國情操。

自古以來,人們以小型部落的方式散居世界各地。而人們打造出國家這種共同體,一部分是為了解決個別部落無法解決的大問題,例如河水氾濫等等。如果人們有辦法從親密團體結合成國家這種想像的共同體,那有沒有機會進一步結合成全球團結的世界社群?

如果沒有辦法,那人們的未來就顯得悲觀。核戰、生態崩潰與科技顛覆這三大全球級的災難,任何篤信國族主義的國家都無法獨力面對。更別說各國之間還存在利益衝突問題,若不團結全人類,想要各國攜手合作也是不切實際的。

目前,我們有了全球的生態、全球的經濟、全球的科學,卻未有全球級的政治體制搭配,也因此無力面對全球級的挑戰。我們還有什麼全球級的體制可以團結全世界呢?

我是不太同意人們是要解決共同問題才團結起來。以前的部落會結合成國家,我更傾向認為是因為有某些部落拿武器征服了其他部落。而核戰問題在 20 世紀沒有爆發,靠的是恐怖平衡而非全球團結。在世界這種無政府的架構下,各方利益不一致的情況我很難對全球級的合作樂觀。

但就如哈拉瑞說的,這三大難題若非全球攜手面對,並不容易處理。未來還真不容易呢...


第 8 堂課:宗教

傳統上,宗教也必須處理技術問題 (祈雨、醫療),但現在已讓位給科學。但是對於「身分認同問題」的製造,宗教可說是極為拿手。如果人們需要大規模合作,就需要虛構故事來打造集體身分認同,而宗教透過禮儀、儀式等結構打造一個又一個的社群。

然而,當代世界上宗教往往只是國族主義的附庸,看看日本的國家神道就知道了。雖然話是這麼說,但世界上信仰者其實占多數,沒有信仰或無神論者只是小眾中的小眾XD



第 9 堂課:移民

移民議題一:地主國允許移民進入
親移民立場:地主國有義務接納移民,或者應將其制度化合法化,而非任其處於地下經濟中
反移民立場:地主國有拒絕的權利,也有權選擇移民條件,接納則是一種恩惠
移民議題二:移民接納地主國文化,或放棄部分傳統文化
親移民立場:歐洲文明即是自由寬容,應對移民傳統文化保持寬容態度
反移民立場:歐洲文明即是自由寬容,因此移民應放下傳統文化中不寬容的部分,獲認同某些地主國獨特價值
移民議題三:同化到一定程度,移民則成為地主國成員
親移民立場:應迅速接納移民。對移民友善,但社會可能未做好準備。
反移民立場:應有一定觀察期。或許社會終將做好準備,但對移民個人而言,可能大半輩子已經過去了。

文化相對主義者認為文化沒有高下之分,應採尊重多元的包容態度。或許對於美食、音樂等藝術而言是如此,但對於殺嬰或奴隸制度這種人類文化,可能就沒人認為值得尊重。

傳統的種族主義是一種生物學敘事,認為人種的優劣存在生理基礎,這個立場已不受當代科學支持。然而當今世界轉向了「文化主義」,是一種社會學敘事,認為文化間確實存在差異。對比於傳統種族主義,這或許稍微寬容,只要移民願意接納地主國文化即可,然而當移民不願接受時可能面臨更嚴厲的指責。除此之外,地主國的社會運作需要當地文化脈絡支持,在這個條件下文化主義的判斷還經常是有道理的。

然而文化主義的主張常見三大理論漏洞:

  1. 把地方優勢與客觀優勢混為一談:移民在地主國活動,融入地主國文化將使其在地主國更加自在,卻不代表地主國文化客觀而言較佳
  2. 過度去脈絡化、脫離實際經驗:XX人就是XXX,太過模糊籠統
  3. 把統計傾向拿來預判個人行為:個體行為受基因與個人經驗影響甚深,經常偏離統計平均值

親移民與反移民兩個立場,並非善惡之爭,而是兩套合理的政治主張間的討論,應交由民主程序決定。

這或許是目前我最喜歡的一章,文化主義的思辨相當清晰,也點出兩方立場的實用性及難處。

我想,我針對第一個移民協議的立場是消極接受,僅篩選嚴重有問題者,而地主國的接納也不是恩惠,而是對地主國也有利的同意。對第二個協議,我認為與地主國文化有明顯牴觸之處,地主國有不接納的正當性,但不必強求對方接納一切地主國價值觀。對第三個協議,我認為這無法人為規範,只能給社會群體時間去接納,但頌揚寬容的價值觀應有利於縮短接納時間。

對於文化主義,我認為若站在效益主義立場,則很有可能支持和過往種族主義雷同的部分。或許就如美國聘僱時需無視種族,需要自上而下的強推政策一陣子,人們才有可能習慣並部分接納,否則我不看好不同文化間的雙向溝通理解自然發生。


第 10 課:恐怖主義

恐怖主義就像精心執導的驚悚短片,透過國民的過度恐懼來引發後續的政治效應。通常這代表恐怖組織滿手爛牌、無力在軍事方面撼動國家,只好最後一搏。

但恐怖主義會有用,就是因為現代國家的合法基礎之一來自於承諾國民生活免受政治暴力影響。萬一國民生活場域受到政治暴力侵犯,政權合法性就搖搖欲墜。如果回到中世紀,政治暴力恰好是政權的拿手好戲。連教會都有軍隊了,區區殺幾個人誰鳥你呢?

如果要避免恐怖主義得逞,政府要秘密打擊支持恐怖組織的連結網絡,媒體需盡量自重,而每一個國民也盡可能保持安定冷靜,恐怖主義就會徹底失敗。

恐怖主義造成的問題之一是機會成本,要是我們過度關注恐怖主義,誰來關注那些灰犀牛般的巨大威脅?



第 11 課:戰爭

在過往,各大政權往往是打了成功的戰爭,才奠定了當年的地位。然而在當今世界,經濟本質已發生巨幅改變,能夠過征服取得土地、石油等實質資產價值不若以往,反而科技知識的重要性主宰了經濟市場,這無法透過戰爭掠奪而得。因此,現在已不容易打出一場成功的戰爭,或許這正是當代能夠維持和平的重要關鍵。

不過,我們不應忽略人類的愚蠢。即便理性上無法透過戰爭得利,人們依然可能發動不理性的戰爭。而想避免這種狀況,關鍵就在於保持謙遜。

這章的內容完全顯示出當代西方知識份子太過高估俄國與低估中國的一面。


第 12 課:謙遜

多數的宗教或文化,都會列舉世上許多了不起的成就是自己人的貢獻。然而像馴化動植物、建造城市、發明文字、發明金錢與道德藝術等古老能力,都起源於石器時代的非洲。

若說起倫理道德,別說是人類了,在更早起百萬年的世界上,有社交行為的哺乳動物如狼、海豚與猴子都有演化出倫理規範,絕非特定宗教或文化的產物。

原文大篇幅吐槽自家猶太教XD 而發覺我們文化中自大的部分就是我們的責任


第 13 課:神

當我們說起神的時候,可能在談論兩種不同的東西。一則是指宇宙奧秘,人們無法清楚描述;另一種則是世俗秩序的制定者,人們透過經典具體描述來自祂們的教誨與規範。對後者而言,是信眾的行為決定了祂們的價值。如果信眾總是平安喜樂,那就是對世界的重大貢獻;若信眾總是憤恨不平,那要這樣的神做什麼?

但為什麼我們需要神呢?道德的重點並不是遵守神聖誡命,而是減少痛苦、理解痛苦深層的生命意義。種種不道德的行為,多是出於對痛苦缺乏理解,而臣服於一時的慾望與衝動。

為什麼我們要管別人是否痛苦?因為人是社交的動物,幸福有一大部分取決於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若別人都是痛苦的,你也不容易保持快樂。就群體的角度而言,若社會成員隨時感到危險,這種社會也不容易發展出互信機制,而容易被有互信機制、存在互相合作可能的部落給征服。

而就算是對自己,運用暴力也會給自己帶來痛苦。暴力首先起於對暴力的慾念,而在暴力行為侵擾別人前,暴力的慾念就已經先侵擾你內心的平靜。



第 14 課:世俗主義

消極的世俗主義或許就是不信神,但積極的世俗主義則重視以下價值:

  1. 真相:基於觀察與證據建構世界,而非單憑相信
  2. 同情:深刻理解痛苦,不輕易傷害人
  3. 平等:質疑既有的階級制度,獨特並不等於優越,沒有人特別高人一等
  4. 自由:不存在至高的權威或教條
  5. 勇氣:承認無知、對抗偏見、質疑權威
  6. 負責:世間的苦難,將由人類負責

世俗主義絕非緊抱教條的信念。資本主義、經濟成長可能已成教條,而民主自由、天賦人權也是,要是不加思索地相信這一切,人們將無法認識歷史真相與人的本質。因此,作為世俗主義者,認真思考並反省自己的陰影,將是重要的功課。

畢竟,人類僅是充滿缺點的物種,在不斷犯錯中試圖追尋真相。

這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章,揭示了哈拉瑞自己的倫理判斷。當然內容是偏左的,這在其他章節也可以看得出來,但當中也有反省左派價值的缺憾之處,像是自由民主、普世人權也是被建構出來的故事。然而比起這一切的思索,是否對大多數人而言擁抱教條才是生理上最輕鬆的方式呢...

對於價值的部分,我大抵同意,但難就難在這些價值彼此衝突時的取捨。像是平等與自由、勇氣與同情,多的是兩難的處境,不知道哈拉瑞會如何選擇?

所謂的教條,並不是既定的論述或主張,而是失去了反思能力,只剩下盲信


第 15 課:無知

自由主義預設的「理性的個體」其實從未存在。人類做決策時通常理性成分不多,感受與衝動才是讓人們在東非草原上生活的決策機制。就連個體也只存在於想像,事實上人類經常以群體為單位思考,連所見到的世界都要和群體的想像對焦,而非基於事實。

更糟的是,一旦你擁有權力,周遭的人都會因此給你扭曲的資訊、只想借用你的權利,而你完全無法相信他們。就算你打算離開權力中心來追求真相,被既有體系排除、真正有革命性的知識只是極少數,大多數都只是沒道理的猜測、早被推翻的模型、沒道理的教條,或根本是陰謀論。

我們最好的選擇,就是承認自己的無知。

真相只是忽明忽滅的微光。人類透過相信虛構故事來建立世界觀,無知就是最大的真相。


第 16 課:正義

想要實現正義,除了有一套價值觀以外,還要明確地掌握因果關係,並實現正義。然而當今世界的一大特點就是,因為全球的大規模分工,因果關係高度分化且複雜,這個破碎的紐帶把所有人都牽連其中,難以割捨。結果就是,多數不想求知的人得以保有幸福的無知,而想努力了解的人卻充滿艱辛。

既然世界早已緊密相連,最重要的道德義務就是去「知道」各種事,而最嚴重的罪行莫過於無知與冷漠。然而我們真的做得到嗎?又該如何做到?

在過去,這些問題或許不重要,人們不必為地球另一端的居民負責。然而當代面對的是全球級的問題,所有人都牽連其中,所有人都無法倖免。

面對規模如此巨大的道德問題,人們多是如此面對:

  1. 縮小問題規模
  2. 用感人的故事描述問題
  3. 編織陰謀論
  4. 創造全知的領導與教條,要求無條件追隨

沒有一項是正視這些複雜的現實。

我的指數投資裡面,或許就有不少是作惡多端的公司,這樣我算有連帶責任嗎?如果不投資,那些創造價值的好公司拿不到我的錢,是否又是更大的損失?

知道,是否是人類的義務,但又怎麼可能被完全實踐?我現在的初步答案是,對自己目前關心的議題盡量了解,但同時保有謙遜的態度。


第 17 課:後真相

後真相並不是近幾年才有的現象,而是人類社群的悠久傳統。只要有合作的需求,人們便編織虛構的故事並加以傳播,當越多人相信,就能將越多人團結在一起,宗教、國家、公司、錢都是如此。

真相和權力終究難以並存。追求權力,到一定程度後就得開始傳播虛構的故事;追求真相,在過程中所需承認的事實可能傷害你的盟友與社會,最終只能遠離權力。然而人類始終偏好權力甚於真相,這也是歷史的現實。

如果你依然在意真相,至少該仔細調查自己最愛的資訊來源,並注意以下兩條守則:

  1. 如果想要可靠的資訊,勢必得付出高昂代價
  2. 對於自己特別關切的議題,去努力閱讀相關科學文獻

如果你已經是科學家或專家,請更努力地加入公共議題討論吧!沉默不代表中立,而是代表支持現狀。

如果有天我也握有了一些權力,我會選擇放下權力來擁抱真相嗎?尤其當那些真相還處於假說階段、本身也是虛構的故事的時候?


第 18 課:科幻小說

人們能夠大規模合作的觀念在於相信虛構的集體故事,而對於傳播這些故事,詩人與劇作家的重要性絕不亞於工程師。

該擔心的不是真實世界被演算法控制,而是這整個「真實世界」也只是個神話。我們害怕被困在盒子裡,但沒想到人類的意識早就被困在大腦這個盒子,外面還有人類社會這個盒子。就算有天逃離了母體,母體外面只是更大的母體。

更糟的是,就連人類的意識本身也不是什麼真實自我或自由心靈,只是一連串的生化機制與神經衝動。如果你想要逃離這一切,你可能得放寬對於「自我」的狹隘定義。

美麗新世界中的那句「我要求不快樂的權利」,挑戰是否真的有人願意逃離這充滿幸福快樂的美麗新世界,揭示了人生最高目的並不是幸福快樂的可能。


第 19 課:教育

在過去的世界,世界變動的速度不快、資訊不多,連僅有的資訊都遭到阻隔。沒有收音機、電視機、報紙與公共圖書館,只能跟某些私塾或宗教組織學習。到了工業革命時期,現代學校的出現讓許多孩子都能讀書識字、了解基本學科的基本事實,已經是卓絕的進步。

過往至今,人類的一生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學習階段,人們累積資訊、建立世界觀與身份認同。第二個工作階段,人們發揮所長、謀求溫飽、貢獻社會。

然而到了 21 世紀,資訊爆炸與世界變遷的速度快到前所未見,每十年甚至不到五年就換了一代。學習轉向了終生學習、不斷重塑自己,每一個瞬間我們都還算年輕。

科技可以帶來許多幫助,但如果把太多權力讓渡給科技,科技也會逐漸控制你。就像當年人類發明了農業,讓地主富了起來,而其他所有人則淪為農奴。

我們所傾聽的「自己內心的聲音」真的可信嗎?還是那只是反映了國家的政治宣傳、商業廣告的洗腦,除了種種聽過的虛構故事外,還充滿各種生理缺陷?從這個角度看,「認識你自己」這個千古忠言,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

如果人類壽命將被不可逆的延長,每十年世界就會改朝換代,那確實不管到了五十、六十還是九十歲,我們永遠都是年輕人。青春的冒險、迷惘與對未來的期盼與恐懼,都將伴隨我們一輩子。如果我是個擁有好奇心的人,這會不會是最理想的世界?


第 20 課:意義

人生意義多半是建立在人們虛構的故事中。相信歷史輪迴的故事肯定每個人該扮演好當下的角色,相信線性歷史的故事強調信教一生以迎來最後的審判,國族主義的故事告訴你讓國家強盛偉大就是國民的意義,而共產主義故事告訴你推翻資產階級就是人生的意義。

然而這些意義到底是為了什麼?其實並不重要,只要在這套故事中人們有超越自己的意義存在,人們就接受了,而故事的規模大小幾乎沒有影響。

我們討論幾個當代常見的意義故事:

  1. 只要自己死後能留下什麼:留下的東西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續,無論是靈魂、基因、文本。但靈魂並不存在,基因未必能代代存續,而文本更是高機率早被遺忘。
  2. 只要在世時讓世界更好一些:善意的鎖鏈確實很棒,但心存善念、幫助別人的意義是什麼?
  3. 愛:說不定已經是超越意義的存在了,有了愛誰還管意義XD

問題是,這些故事存在並不是因為其根基穩固,而是因為信眾已經太多。不僅建立了許多人的身分認同,連許多社會體制也建立於其上。一旦故事崩潰,後果遠超過個人範圍。所以多數的宗教都會強調相信信仰的重要性,而懷疑信仰則是重大罪行。

既然根基不穩,一開始是怎麼形成這麼多信眾的?答案是儀式與犧牲。各式各樣的儀式建立起規律的習慣,並劃分我群與他群,鞏固社群緊密程度。而犧牲的痛苦則成為沉默成本,不但增強你對故事的信心,甚至還承擔了你在故事中的義務與意義。

當然自己的犧牲是一回事,犧牲他人又是另一回事了,這就是追求故事意義的殘酷之處。法西斯主義為了我國不惜犧牲他人,聽起來雖然很邪惡,但真正的邪惡往往看起來十分誘人。基督教藝術傳統往往把撒旦描繪成高俊帥,確實是有其洞見的。

然而,鮮少有人把人生梭哈給一套故事,多數人持有整套故事組合,以免單一故事崩潰時自己的人生無以為繼。然而故事之間的矛盾卻鮮少受到注意,許多人同時堅信兩套不同的故事,卻活得好好的。像是保守派本該保守地守護原有環境不受破壞,實際上卻屢屢支持可能破壞環境的經濟政策;進步左派本該致力於縮減階級的不平等,卻往往對股票投資有興趣。

當代的自由主義故事,相信意義由我們自行創造,只要我們擁有創造一切的自由。然而自由與自我也都是虛構的,人類或許有自由意志選擇如何行動,但我們卻無從選擇自己的慾望,無論是產生慾望或是慾望的對象都無從掌控。或許在意識到這點後,我們能從慾望的暴政中解脫出來,不再那麼汲汲營營於將世界打造成我所慾望的樣子。

終究,故事都是虛構的,而你是真實的。你並不是一個故事,而最真實的莫過於痛苦。如果想追尋真相與意義,最好的出發點就是理解痛苦。

沒有犧牲,就沒有信仰。


第 21 課:冥想

大腦與心靈是兩回事,前者是複雜的神經組織,後者是各種情緒與意念的流動。目前科學研究多集中於研究大腦,研究心靈的方法僅達皮毛。

古代了解心靈的眾多冥想方式中,哈拉瑞接觸的是「內觀」,透過觀察身體與意念的流轉嘗試了解心靈。

或許我可以參考一下內觀心得?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