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柏儒
林柏儒

簡報設計師︱總是想東想西

收入十倍後想做什麼?我對生活與工作之想像

總是擁有說不的自由

雖然不見得真有收入十倍的那一天,但希望藉由這個思想實驗來釐清自己現階段生活與工作的目的。


Q: 生活的目的是什麼?

我先憑直覺寫下了以下的答案:

1.物質層面:睡得好、吃得健康、別生病
2.人際層面:和家人、伴侶、朋友有適當頻率與品質的相處時間
3.精神層面:能讀點有趣的書、能開心地彈奏喜歡的音樂

物質層面的目的看起來很簡單,整體來說是在不感到困擾的前提下維持身體正常運作,或許反映出我對物質現狀並沒有太大的不滿。6 坪套房與腳踏車足以支撐我的世界,常見的車、房等需求對我而言暫時不在生活目的的一部分。

人際層面的目的則點出頻率、品質與時間三個關鍵字。作為一個在外地居住的在家工作者,談的又是遠距離的感情,多得是獨自一人的時間,而其反面就是人際交往的缺乏。我想頻率可以用交通費解決,品質則需要用心經營,時間就是個人的選擇了。

精神層面的想像主要集中在個人興趣上。有趣、開心、喜歡這些關鍵字都在指涉愉悅感,顯示我認為精神的生活應當是愉悅的。聽起來雖然沒什麼,畢竟沒有人喜歡不快樂吧?但這些目的不是要想通偉大的哲學問題或出新專輯,則顯示現階段我把愉悅感放在具體成就之上,更重視精神生活中的體驗與感受。

總體來說,這些目的屬於個人層次而非群體層次,看來生活上的我更關照自己勝於社群。


Q: 工作的目的是什麼?

一樣憑直覺寫下答案:

1.賺錢
2.更強能力的自己
3.更好的世界

賺錢大概是直覺中的直覺了,但是賺錢的目的是什麼呢?如果有一天我的收入來到了現在的十倍,我會做什麼?我寫下了「想在國外生活一陣子」與「或許有個自己的家?」這兩個答案。但為什麼想在國外生活呢?我一直想到丹麥走走,只是因為某個心理測驗提示我可能適合在丹麥居住,想來也覺得好笑,輕易的被洗腦了。而想有個自己的家就有趣了,前面才寫過買房暫時不是生活目的的一部分,後面就在工作的目的中出現了。或許這反映出買房對我而言是件 nice to have 的事,如果經濟上有餘裕的話不妨考慮,但重要程度沒有想像中高,不應為此承受過大的現金流風險。奇怪的是這兩個目標有點矛盾:想在國外生活一陣子需要能移動的彈性,但擁有自己的家則會降低移動的彈性。我想只要國外生活的時間不至於長達數年,應不至於完全互斥吧,只待一兩個月的話,或許收入不用到十倍就能實現了,也符合敏捷的精神。

更強能力的自己是什麼意思?對我來說,是能夠創造出價值與選項,進而實現最後一個目的:「更好的世界」。但什麼是更好的世界呢?我還沒有很明確的答案,只能嘗試回答一些條件。

要企及更好的世界,最簡單的方式是創造更多價值,而價值是體現在人身上的。這就把其完成度化約為價值與影響力兩個部分。在價值部分,我要透過供給來滿足誰的需求?以及如何滿足?這基本上是建構於經濟學上的價值觀。而影響力則是我從前未曾注意的一塊,或許就從發表想法開始吧。

以上答案似乎都屬宏觀層面且偏抽象,之後需要拆解成具體的步驟並執行。

寫到這裡忽然發現,我自認為自己的世界觀以自由主義與個人主義為主,卻寫下了頗具社群主義色彩的最終工作目的。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個人價值發展到一定程度,終有一天要突破個體的界線而觸及集體社會,甚至是制度面。但我並不覺得人人都應以此為志,所以應該還是根基於我原有的世界觀沒錯。


以上單純記錄自己現階段的想法,聽說寫在 Matters 的文字將永存鏈上,希望之後回顧時能發現自己的想法又更進一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