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钟
沉钟

即使誓言明天就变。

标签一无所有

看到微博转发很多的一段话:不要总抱怨生活欺骗了你,是你活该,谁让你相信生活的。

可能看到的第一眼会觉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有道理啊”,但是稍微回味一下就不太对劲了:“生活”是什么?生活会有人格然后去欺骗哪个人吗?

这句看上去很能引起共鸣的话或许会产生一种糟糕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想法:我的不顺是因为“这就是生活”。

它可能会进一步割裂“我”与“他人”为“我”与“生活”,导致越来越严重的顾影自怜和对他人的冷漠。

有点像是新时代的“阿Q精神”。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越来越关注自己了?甚至有越来越多的人用“自己”来代替“我”,以便更好地营造一种“对自己的观察”——仿佛是退到了旁观者的位置,却不是对自己保持冷感,恰恰相反,他们更为专注地自恋着。人们用各种标签、测试来归类自己与他者、固化彼此的差别和对立,然后把他者非人化。比如说我看到的一个关于如何与朋友共处的发言中,楼主认为自己与朋友无法继续维持关系的原因竟然是:“她是intp型人格,内向、理性、冷漠,她才不会主动来安慰我。”说真的,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愣了一会。

哪怕楼主说“以我对我朋友的了解,她才不会主动来安慰我”,我都不会觉得她可笑——或许会有些冒犯,但我真的认为以mbti人格来定义自己的朋友是一件很可笑的事。你对朋友的了解竟然都比不上这种网络上随处可见的128道或者几十道选择题吗?而且,如果这种友情既然在轻飘飘几个概括词之下就走到了要土崩瓦解的程度,我不清楚那位楼主是如何确信“他们二人是相当好的朋友”这件事的。

当然,这样标签化自己和他者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从此你不必再做什么。

你不必再做什么,因为一切都是已经固定的。“我天生就是内向的人,所以不可能努力去争取什么”、“ta就是个处女座,挑剔又较真”……所以我们都不是错的,都是没有必要去反思自己和改正自己的。他人?当然也是。所以他人也都被抹去了个性,变成了一个个空洞的符号。

因为一切的“本质”都已经被我们发现了,它是如此的确凿、如此硬邦邦令人失望。那么我们还能怎么办?当然是把这一切都怪罪为“生活”,怪罪为同样不可改变的“他人”——当然,在这个语境下,怪罪他人其实也于事无补。我们头顶绝望的云彩越来越密,直到暗无天日。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会觉得:我才是受害者,因为我面对着这样无法改变的现状。

 

说起“受害者”,又让我想起一个现在的陈词滥调——我很敏感,我需要提高自己的钝感力

你不觉得奇怪吗?为什么所谓心理博主或者社交网络上的用户总是热衷于谈论“敏感的人更容易察觉他人的痛苦(或者其他什么负面情绪),而这会对他们造成不太好的影响”,而很少谈论敏感的人其实也很能够体会他人的正面情绪呢?而作为一个还算是经常被评价为“敏感”的人,我不认为自己只能共情他人的痛苦,他人的快乐同样我也能够感受到,并且会给我带来好心情。

因为那些人想要兜售自己简洁的“钝感力”吗?

——“如果你太敏感并因此而痛苦,这不是你的错,来吧,与xx老师一起学会提高自己的钝感力吧!”

拜托,不要发明一些奇奇怪怪的词来掩盖你的一刀切啊。就像是电脑若是处理不了过多的信息,解决方法是提高它的效能而不是减少信息输入。

另外,明明这么多人想要追求“高情商”——高情商不就是被定义为能够察觉别人的心意并且做出好的反馈吗——又想要提高自己的“钝感力”……嗯,让我想起往水库一边进水一边放水的智障数学题。

这样子的结果就是:那些说能够帮我们提高“钝感力”和“情商”的人赚得盆满钵满,而我们却被兜售了一堆焦虑和面对他人时的无情与猜忌。因为如果听信了他们那一套,我们大概率面对的将是一个更加冷漠对立的世界——我们对人际交往的想象力已然完全丧失,别人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解读为将要对我们的伤害。

“敏感”与“受害者”紧紧绑定在一起,是一种天然适合受害者语境的品质。因而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得到这个“受害者”的身份而想方设法将自己变成——或者说定义成——敏感者。但这么做又必然会带来新的绝望,因为成为敏感者就意味着需要接受它带来的一系列“感知他人照顾他人的痛苦”。

 

所以我会很疑惑,我们真的明白自己吗?还是说我们只是在拿着模子来卡我们自己,如果自身有不符合这个模子的品质,那么一定不是模子出了错,因为“我必然需要这个标签”

而这个模子的害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Knowyourself,其目前所兜售的大约都是这种“模子”。拿其近期一篇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UuyifNOCGnBbVXM-bcuBdA来说,里面告诉我们“如何找到那个合适的人”,然后举出了各种“合适的人”所应该拥有的品质。你能想象那种画面吗?简直就像极了我们抱着一个已经做好的模子去往他人身上套,不合适,那么拜拜;合适,好,就是你了。

我们先不说它是如此的简单粗暴以至于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磨合变得不可能,就先想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我按照这个标准找到的人完全不care我,我该如何呢?

 

“贴标签”真的是一件能够把一切都用一种特别简单的方式“解决掉”的方法,它给了我们每个人一块冰面让我们每个人都能自我合理化,并且理论先行地去对待彼此,而不是真实地去感受我们身边的活生生的人。

然而,在冰面上行动毫不费力,实则无处可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面。

踏在实地上会很累,可能还会后退,但真正能去到远方,遇见他人。就像维特根斯坦说的那样:“我不会梦想把任何人赶出这个天堂(指希尔伯特话语中康托尔诠释的数学)。我将做很不同的事:我将努力向你表明那不是一个天堂——于是你将自愿离开。我将说,'欢迎你来到这里;不妨四处看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