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寫特寫
大寫特寫

本職是懶散影評人,副業是社畜,夢想是下半生不用工作專職看電影煲Netflix,但礙於沒錢只能繼續上班等下班地過日子。

《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誰的工廠?

一間由中國投資、設立在美國的工廠,該叫它中國工廠,還是美國工廠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跟海報上的紅色簡體字「美国工厂」一樣,難以一下子辨識開來。經過長達一年半的協商談判,中美雙方終於在1月15日簽署了第一階級的經貿協議,為這場牽動全球經濟起伏的貿易戰畫下一個暫時的休止符。在這個停戰的喘息時間觀賞本片,觀察那些中美接觸磨合的眉角,看到那些在全球化底下膨漲的資本和苦苦掙扎的個體,你會發現那些存在於新聞報道裡的字詞和數據,也許沒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陌生和遙遠。

2008年一個下雪天,一間位於俄亥俄州代頓的通用汽車工廠關閉了,7年之後,一間由中國福耀集團投資的汽車玻璃製造廠開設了(工廠名為福耀美國)。乘著政策的東風,福耀集團挾帶著充沛的資金和大量的工作崗位,瞬間成為鏽帶之一俄亥俄州的救世主。可是現實不存在救世主,福耀集團也不是通用汽車,在人們的錯誤預期和文化衝擊下,這場中美經濟媒合並不如大眾想像般幸福美滿。

起初,福耀美國還是有過一段蜜月期。由美方擔任總經理和副總經理主理公司,中方外派的中層管理人員負責培訓和管理基層員工,二者互相協調、合作無間。而基層藍領又能藉著新工作重新收穫成就感和尊嚴,一切看起來是多麼的和諧,以至於那些低廉的薪酬和不對等的勞資關係均在人們殷切的心情裡被忽略。然而,時間才是考驗這種跨國投資成效的關鍵,當工廠持續虧損,資方為了衝刺業績而犠牲員工的安全工作環境,從而導致安全事故頻生,加上缺乏良好的投訴機制和萬全的員工保障,來自美方基層員工的不滿聲音越來越大,而組建工會成為了這場勞資關係和中美價值觀角力的主要戰場。

就像夫婦離婚前總先要經過一段漫長的婚姻諮商期,在勞資關係一發不可收拾之前,福耀集團實施了一系列懷柔和高壓政策,一邊小幅度調薪和邀請美方員工參觀福建總部來攏絡關係,另一邊又大力解僱美方管理層和支持組建工會的員工,掃除會損害公司利益的可疑份子。透過導演Steven Bognar和Julia Reichert的跟拍,這場發生在俄亥俄州代頓玻璃工廠內的小小勞資紛亂,因著資方的背景和中美員工們的各執己見,彷彿讓我看到了現今意識對立、社會極化的縮影。

在現今這個被同温層所撕裂的世界,每一個身處其中的人都像是活在自己的孤島上,斷絕聯繫,拒絕交流。中方員工只是想要把工作做好,多勞多得,犠牲掉個人生活亦在所不惜;美方員工卻想要兼顧生活和工作,擁有安穩工作的同時也要活得有尊嚴。二者立足點或許存在差異,卻並非沒有取得共識的可能,然而在中方的高壓管理和美方基層員工的叛逆反抗中,這種可能性越益渺茫。沒有交流就沒有諒解,沒有諒解就沒有互信,「我們活在同一個世界」的道理鮮有人能參透,「我們不是同一國」的訊息卻是每個人都能明白,就算組建工會的行動失敗了,也沒有人是嬴家,畢竟他們從一開始便輸掉彼此的信任。

而發生在工廠內的小圈子與對立,其實正發生在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當中。網絡上、巴士車廂裡、電視新聞中,每天都激盪著互不相容的意見,他們以指責對方的不是來維持自己觀點的神聖,卻不願記起彼此之間可貴的共通處;他們將溝通當成是意氣之爭,寧願爭一口氣也不願取得共識。能夠像片中那對體恤彼此、結交成友的中美搭擋終歸是少數,更多的像是福耀集團和它的美方員工一樣各自為政,除了壓制與被噤聲,他們沒有其他相處之道。

從福耀美國這場失敗的交流之中,我反倒體認到交流的重要性。或許這便是導演們刻意保留雙方觀點的用意吧,不預設答案、也不帶有先入為主的偏見,儘量忠實地呈現勞資雙方的交鋒,給予他們發聲的機會,更讓觀眾從媒體呆板嚴肅的報道裡,窺看到人性化的一面,這並不代表需要認同對方的看法,但至少我們理解對方為什麼會這麼想;這亦不表示能立馬解決矛盾,但最起碼我們不再互相敵視。

在這個右翼勢力抬頭、認知被同温層所塑造的偏激時代,仍然有人願意去聆聽異議者的聲音、關注他們的感受,單憑導演們這份難得的耐性和包容,便足以值得我們去學習。回應本文開首的那條問題:究竟這是誰的工廠?也許這問題一開始就問錯了,與其去計較這間工廠背後掛的哪國國旗,認真去幫助那些每天在我們眼前經過的、快要被機械化生產取代的藍領工人,努力去解快我們無法迴避的社會極化問題,似乎更實際一點。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