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夏
晴夏

日常|劇集|ACG|創作|投資新手|www.laplanss2020.com

演算法比你以為的更了解你

(编辑过)

免費的東西才最昂貴,網民如今都已成為被出賣的產品之一,大量個人資料在網上被收集,去向及用途不明。

大家近年越來越重視個人私隱,我近幾個月也少用Whatspp聯絡,儘量勸喻親友一起改用史諾登都用的Signal;電腦和手提電話的瀏覽器則由Chrome改為Brave,順便賺點加密貨幣BAT;Facebook和Instagram我本來就少用,但也順手開了一個WeMe帳號;此外亦開始通過VPN上網⋯⋯

儘管如此,我相信這些行為只是純粹令自己感覺良好一點,未必有很實際的幫助。有朋友就索性豁出去,認為資料外洩根本避無可避,只要你一日在線,能夠獲取你資料的人和機構何其多,Google、Facebook、Amazon等商業機構,以至黑客、暗網和看著你的老大哥⋯⋯

以Google的廣告演算法為例

今天我被嚇了一跳,朋友建議我到google.com按「管理你的Google帳戶」>「管理你的資料和個人化設定」> 「前往廣告設定」(或者直接用Google帳號登入https://adssettings.google.com/u/0/authenticated),看看Google透過我的上網習慣而得出的分析。然後我發現,Google可能比我一些朋友更了解我!

Google知道我的年齡層、性別、婚姻及子女狀況、學歷、興趣都是意料之內了,可是我沒料到它連我就職公司的規模、家庭收入(簡單分類為高低)、有沒有房地產都有紀錄。

唯一教我感到「安慰」的,是部分紀錄並不正確,例如學歷是錯的,又以為我對寵物和搏擊感興趣——雖然,我一年間可能會看三、五段小貓小狗的短片,卻也沒有那麼喜歡動物,這一生人也只玩過一次泰拳,更不會看拳賽。我該慶幸Google原來也不是那麼了解我嗎?

保護私隱 或 追求方便?

有需要的話,大家可以在Google活動控制頁,設定讓Google儲存你哪些資料。不過,這設定也會影響到Google和Youtube能否提供個人化服務給你。以我為例,自從關了Youtube的觀看和搜尋紀錄後,它在首頁便經常推薦一些亳不相干的影片給我⋯⋯

有人提議,我們不應過份依賴同一間公司的產品和服務,可是對我來說,真的很難離開Gmail、Google Drive、Google Map、Google Calendar和Youtube⋯⋯ 在保護私隱和追求方便之間,你又會如何取捨呢?

延伸閱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