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家
情緒家

關注情緒教育的研究者、分享親身經驗的研究與實踐者。 因為口誅會與人吵不喜歡的架,所以選擇邏輯性地筆伐。https://ladyemotions.com/

創業 不 睡覺 就可以 成功?

當我們在閱讀時,時常會被成功文聳動的標題或是題材而吸引,本來身為寫作者的我覺得下標題這種手法無可厚非,畢竟只是為了吸引人的注意力嘛!也因此我對於那些標題黨或是內容農場的存在雖然不以為然,但也不會過分批評,畢竟我天真的以為群眾點進去如果發現是騙人的或與標題不符,自然就會退出來啦,而那些網站最多也就得到一次的點擊數罷了。

然而最近我發現我似乎過度輕縱這種現象的發生與其後果,我似乎把後果看得太簡單了。

 

因為有些人,的確就是因為內心不穩、或資訊不齊而競相模仿這些”名人的方法”,或是”書上所說的”,或是單純”網站上所說的”,身體就出問題了,因為這種現象發生在我身邊創業的前輩身上,因此我慢慢覺察到這個嚴重性,輕易地相信未經證實的資訊,時則是一種隱性的危機。

 

三個層面次去審視成功法邏輯

在李笑來作家的書《跟時間做朋友》裡提到,用一個簡單的邏輯,(先記住這個邏輯,後段會解釋),分析任何因果關係,例如「因為A,所以B。」,基本上從三個層面次去審視跟反問自己:

●A不一定是B的理由

●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

●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之前寫的一篇文章《 這時代的乾貨文,就是誤以為人人早起能成功 》提到我觀察到現今資訊爆炸,而讀者的習慣與心理傾向有知識吸收的痛點,因此偏向那種一次介紹很多書或乾貨文的介紹,特別是那種倡導成功而過度追捧要養成什麼什麼 習慣 的,例如 早起 ,並且會很開心得出粗暴且導果為因的簡單邏輯,例如創業就是要夙夜匪懈、不要睡懶覺就可以成功啦,美女俊男易出軌、在愛別人之前要先愛自己等等。

 

但為何前述那種歸類粗暴二分法的成功學邏輯為何即使這麼粗暴卻容易使人相信?

 

因為粗暴的二分法可以讓選擇相信的人,內心拒絕接受不確定性所造成的結果(例如創業失敗可能遭遇到的其他風險),暗自希望自己的二分法能夠概括自己可能會面臨到的不確定性,偏執相信的過程讓自己在不知不覺間排除不確定的因素,只留下自己認為照那樣做就可跟XXX依樣的成功的模仿參考。

同時因為內心的過度期望,放大自己的投射慾望+內心不穩以及資訊的蒐集不全,因而得出這種簡單、粗暴且導果為因的簡單模仿邏輯,誤以為不睡覺、早起=成功,愛自己也=成功,直接把成功需要的因素導向自己可以模仿的方向,卻忽略了這些因素並不適用於所有人,也並不代表適用於每種情境。

 

例如現今市面上倡導的成功法則之一:

睡不好的迷思1「縮短睡眠時間就比別人強」

別輕易相信「短時間睡眠」的神話!

這是我觀察到最多人的誤解迷思,根據我所讀到的加上我自己的身體實驗,紀錄與比較當我前晚的睡眠品質很好時,隔天的頭腦可以很輕鬆地做出清晰的決策,然而當我前夜睡不好,或是為了xxx熬夜之際,隔天身體就會「很有感覺」。各種疲累、渾沌、負面念頭、以大吃彌補身體的行為等等出現,而且通常這些“負累積”即使隔天睡飽也無法完全抵銷,會繼續延續下去至隔天下午甚至到晚上,一種習慣的惡性循環就此展開。

 

這種感覺我以前在加班時不敢輕易說出口,畢竟大家都在加班嘛,誰好意思說出「不好意思我不參與,因為我的身體感覺不對。」人家公司都在打仗了,誰還管你身體對不對,但直到我自己察覺到出我把身體順序排到了工作的後面,輕易地隨便縮短睡眠時間,身體的遲鈍感與疲累感根本就補不回來,更別說因此累積下去還可以比別人強了,效率也沒有因此提高,反而還因此陷入惡性循環之際,才驚覺當初這樣的邏輯次序錯誤。

 

因此如果有人給你的創業建議啊,是那些「要燃燒自己啦」、「堅信沒日沒夜的創業都是正常的」,這些不成熟的偏激手段,其實那些人大部分是炫耀自己的苦勞居多,都是還沒有嘗過身體不健康狀態之下的人們輕率的發言,請不要過度相信,這種邏輯也不能保證擁有這種自以為的熱情與犧牲態度就一定可以導向成功,因此也不要投射自己希望成功的慾望在消耗自己健康,自以為犧牲就可以換取未來的發展。

以為自己在犧牲奉獻的心態,以為自己負負會得正的錯誤邏輯,沒有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通常只會往毀壞的方向駛去,卻不一定換得來別人口中的成功。

持續以自己適合的方法保持身心健康,

在保有身體健康的同時穩健地發揮實力,工作表現才能不斷地提升。


根本就沒有「標準睡眠時間」!

《其實你根本沒睡好:1週內找到最適合你的睡眠方式》 這本書的作者提到:「無論什麼樣的工作內容,也不可能永遠適用於同一種方法。」如同每日的身體狀態不同,影響的睡眠品質也會不同,隔天起來的身體狀態不論如何,都不可能用同一種固定方法去勉強自己適應,這中間還是會保持彈性的調整空間,每日都需要根據自己身體的感覺微調找出策略性的調整方法,例如保持自己的工作與休息的彈性,再根據自己每天身體狀態的不同來因應。

 

因為盲目聽信「只要睡○個小時就可以」的刻板說法,很像聽別人的建議就自行吃補藥。重點要放在吸收書或知識的資訊之後,仔細分析自己目前的工作型態與生活型態,逆向推算最適合的睡眠時數,並且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睡眠時段。傾聽身心的聲音,觀察自我從睡眠的修復時間。

 

我是適合上午工作、早睡且睡眠時間大約是00小時週期的人,然而這種狀態卻不是每天絕對百分百,(我偶爾也是會有即使上午完全不想發揮精力的時刻),因此即使看了書的我,也並非完全百分百相信書中的法條,還是要拿自己的身體做試驗才能確信這是此時此刻適用於今天自己的狀態。


睡不好的迷思2

將過多外務、用品搬進臥室使用。以為自己可以一心多用、充分利用時間發揮產值,卻忽略了好好做一件事,專注的品質。想兼顧的貪心,分攤了專注培養睡眠的前導期,反而讓自己的頭腦越晚越忙碌,最後也就越來越難以睡著。

臥室就是只能培養成睡覺、放鬆、(做愛)做的事的地方。


回到開頭,從邏輯的三個層面次去審視跟反問:

●不睡覺真的是創業成功的理由嗎?

●不睡覺不一定是創業成功唯一的理由

●不睡覺不一定是創業成功最重要的理由

 

 

結 論

找出適合自己的生活與成功方式

無論你是否創業,得到答案與否。但我都希望當你在吸收資訊乾貨時,要記得拿自己的身體去做有限度的實驗,而不是全面的囫圇吞棗地模仿、吸收。找出適合自己的生活與成功方式,別人的成功都是他生命中的機緣巧合而成,而不只有輕易放任自己模仿他人的幸運,因為那是無法複製的時空運。

只相信市面上所謂的創業指導、生活教練或某種生活方法的倡導者,無論發起者本人是多麼發自內心的去推崇,但這些他提供的資訊或建議,其適用條件都因人而異,對不同人來說,也許其投入與產出比的相差很大。



推薦閱讀:

《其實你根本沒睡好:1週內找到最適合你的睡眠方式》

好書推薦|想有高效率的 時間管理 ,先認清自己是人不是機器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