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lie
Leslie

认识世界

我的五个中国

首先要感谢梁老师发起的这个活动,即便我们政见多有不同,但这一有趣的话题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20岁后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大学里哲学课以及国际交流的影响,我开始对于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这一部分身份产生了困惑。

已经忘了小时候只有孤零零的东方明珠的浦东是什么样的了

从文化上讲,我在那个时候意识到了我极大地受到了西方影响,除了教科书外,我读的绝大部分书籍是来自西方的,我不理解儒学、我讨厌传统习俗,最让我感到触动的是与美国朋友的交流中我发现我似乎可以无缝衔接他们的生活——看的影视作品(虽然是盗版的)、玩的游戏(虽然是盗版的)、听的歌(虽然是盗版的)、吃的东西,全都可以适应。如果是真正的精神美国人倒也或许不存在这一困惑的基础,我在感到文化亲近感的同时又同等强烈地感到不同,小到回答否定疑问句的时候需要有意识地强迫自己对事实而非疑问进行肯定或否定、大到临别的时候需要给国外友人赠送纪念品时第一时间想到“有中国特色的纪念品”。在这种困惑的驱动下我开始重新回顾并认识我所知道的中国。本文将以认知上的时间顺序阐述我对中国的理解的变迁。最后我想谈一下最近我关注的”非西方现代性的可能性“之问题。

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特社)国家的现代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相信绝大多数生活在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初中以上学历的朋友们都不会否认自己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说法有多么熟悉。这一词汇简直是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从初中直至大学。

我们这一代人一出生就远离了高喊阶级斗争、远离了带有明显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国,拥抱了资本主义,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个中特社发展道路下,中国的经济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身边大部分人对此是视为”时代潮流“,就好像天气转阴转晴一般,自然是没什么褒贬。当然也一部分人是不满的,比如我在北京就遇见20多年前下岗再就业的司机,在他眼里政府背叛了计划经济背叛了对他们的许诺。虽然这时的中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城市平均生活水平飞速提高是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

在这飞速发展的年代我们看着欧美和日本动画长大,我们回想起来在那个时候许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如:《古畑任三郎》、《秀逗魔导士》、《辛巴达历险记》当然还有迪士尼动画与好莱坞大片)几乎都是与世界同步的。彼时的上海在文化上、经济上都是亲外的。

至于1978年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因为回避这段历史也好我自己不感兴趣也罢,我至今为止了解的并不多。

二、蒙昧的传统中国(万恶的旧社会)vs辉煌的传统中国(五千年的历史)

文革的影响在我读书的年代已经十分稀薄,甚至在听到现代京剧样板戏的时候根本不会提到那个年代。但迷信在90年代却是大行其道,前有气功热,后有法轮功。由于从小进行的唯物主义教育,彼时的我是非常看不起宗教的(即便父母经常要求我在宗教场所敬神),更不要提迷信了。现代社会怎么能容许有这种落后的行为存在呢?至今为止我都保留了纠正别人对自然科学问题或工程技术问题错误看法的习惯。

可能是受到“李约瑟之问”的影响,我们当时对中国近代史所遭受的苦难往往归结于技术水平的落后,正如斯大林同志所谓”落后就要挨打“。因此中特社现代中国的对立面在当时的我看来不是共产中国,也不是中华民国(在那时我并没有认识到中华民国的纪年依然在台湾延续着,只当是政权亡了),而是蒙昧的传统中国,错就错在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孕育出现代性的种子。因此传统中国从思想根源全部都是落后的,只有彻底抛弃中国传统学习西方思想史才能走向现代。现在看来,想不到时隔80多年竟产生了和五四青年类似的想法。

当然,传统中国的思想不可能在所有时空全部都是错的。否则我们无法解释为什么我们为什么”祖上曾经阔过“。它可能先进过,但现在它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生产与生活,必须被抛弃。

三、甘怀真的传统中国——天子居中国受天命治天下

第一个颠覆我对”中国“的认知的人是台湾大学历史系的甘怀真老师。甘老师在台大开放课程平台有一个《传统中国的国家与皇权》公开课(在若干年前还是可以在墙内看到的)。课程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并不能一言以蔽之,但就主题和方向简要来讲它的课程的核心基本是在重新检讨近代中国形成的民族主义史观(这里为了防止误解需要强调不是否认民族主义史观及其价值)。

如果直接翻到最后一节课你会惊讶的发现甘老师坦率地表示他受到的历史教育就是近代以救亡图存为主题而形成的民族主义史观,这一史观总是关注在”为什么我那么落后“的问题;没错,和我在基础教育阶段受到的历史学教育一摸一样,这样想来思考到五四青年之困惑简直就是这套系统的必然结果(也是起点)。

甘老师的课告诉我们现在对现代”国家“的理解已经如此深入以至于无法容易地去发现传统中国的政治体制居然是一个难以套入西方政治实体概念的一个存在,更遑论是一个从始至今的民族国家。若果硬要用一个术语形容传统中国的性质那我觉得重新定义一个”天下秩序“可能比套用已有的西方政治实体更方便一些。如果从这一角度去理解作为政治实体的传统中国,或许能想通很多今天传统文化残留影响以及政治演变,这里就不过多论述了。这门课这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解传统中国不(仅仅)是为了扬弃、不(仅仅)是为了批判,更是为了适应、为了发掘、为了发展。一百年多年前的青年们没有这样的机会去思考这样的问题,他们只能找到快速成功拯救这片大地于危难的办法,但今天完全不同了,我们可以慢慢思考。

当然它对我的冲击还有一个隐隐约约的副作用,就是让我意识到了并不是所有西方概念都能够用以完美表达东方的实在,至少在人文科学领域不是这样的。

四、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费孝通老师的名著《乡土中国》我翻了两次。第一次我看了没几页放下了,心里想的是”这是什么书,全是结论,概念定义也不清晰,一点都不严谨“。第二次在我看完甘老师的课程后重新拿起此书,惊叹于其洞见之深。

《乡土中国》对于我理解当代中国相比《传统中国的国家与皇权》更为重要,因为前者是在我们日常生活留下的痕迹更为清晰。举例来说,费孝通认为我们之所以将”算账“视作一种负面行为的表达是因为长久以来乡土中国的熟人社会是依靠人情往来维护的,如果要算账则意味着要断绝人情作为二者之间联系。类似于这样乡土中国体系在现代生活中留下的痕迹在这本书里比比皆是。

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差序格局,套用现在流行的讲法就是”多重标准“,正所谓亲疏有别,在乡土中国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由亲至疏差序排列的。虽然多重标准是人类的天性,但在乡土中国的社会中”多重标准“是被正视被认可而非被压制的,公与私之间的边界也并没有那么清晰。这似乎完美解释了为什么你妈偷看你日记丝毫不觉得愧疚,但总要神经质地撕掉自己的银行账单防止被外人看到。

这本书开头的一个小故事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启示,大意是乡下人进城我们批评他们”不讲文明“,全然不顾他们生活在乡村完全不需要懂得城市的这些习惯,正如城市人无法去乡村从事农务劳作一样。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就萌生了一个问题:”传统中国的所有特质都是非现代的吗?谁来定义现代文明生活的每个细节呢?

五、作为新的现代性的诠释的可能性的中国(这不是绕口令)

如今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对于现代性的诠释或许不止西方一种(毕竟日本多多少少做出了他们自己不同于西方的对于现代性的诠释)。在这里我需要强调我并不是反对西方现代性,毕竟这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无法反对,我们不可能将现代社会摧毁重新建立一个非西方现代性世界。这里简单罗列几条我相对比较关注的课题(非人文社科专业,请轻喷):

  • 基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现代化探索(而非在现代艺术形式上增加传统元素)
  • 现代”中国文化“的定义及其世界影响力
  • 现代中国人对于”公正“的期待与法律/政治制度构建

逐一检查现代性的不可替代特质或许是哲学家的工作(或许哲学家也不做这么乏味的工作),但正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却是我们当代中国人应当做的事情,不是丑陋的中国人的无限否定,也不是中国不高兴的无限肯定,而是认识它、分析它的合理性与缺陷、改造并实践。

实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靠的不是宣传(Propaganda),而是对中国现代性的可靠论述与发展实践。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