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ro
Kuro

非專業全職寫手,只是希望透過紀錄所學的知識來回饋於社群上,互相學習分享。

股市經典教科書-我的職業是股東 讀後心得

一個不管是新手還是已經在股市中打滾的投資者都適合閱讀的經典書籍,書中不會教你如何買到飆股,但可以讓你知道股市整體狀況,進入股市的心態與提到各種投資方法論的優缺,例如價值投資或存股、技術分析等等。

絕大多數的書都是教你如何成功,這本書像是一些歷練與從不同面向去探討,也是「富朋友筆記」與「Mr. Market 市場先生」等知名作家所推薦的書籍。

這本書已經有修訂版,找時間再來看修訂後的更新上來,因為我是在圖書館借,修訂版要排很久才能借到。


第一章:選股票/成長股

為何有人買股票成功? 有人失敗?

主要是難關,上一次好的成功交易不代表下一次就一定能賺錢,充其量代表你有經驗,更有實力去接受考驗。

成長型股票(Growth Stocks):營收獲利與成長高於業界。通常是市場的熱門股票,本益比通常較高,在多頭時候漲價速度很快,反之空頭或不如預期時候就掉的很多。

名詞解釋推薦我另一篇筆記(金融股票九大指標一次搞懂-殖利率/EPS/ROA與ROE/本益比PER/ PBR 股價淨值比),詳細講解金融股票相關的名詞解釋。

最好的買賣點

當一家好公司退流行時候是最佳買點,成長期是最佳投資,等成熟的跡象出現就要賣出。

  • 景氣循環中高點中,銷售盈餘不斷創新高非常適合要做價差者,
  • 循環的低點中銷售與盈餘一次比一次高適合追求穩定報酬者。

這些跡象來自於財務報表,超出同業的盈餘成長率與高淨值報酬率,除了退流行時候外,如果本益比跌到只比這檔股票本益比歷史低點高三分之一時候,也可以考慮買進。另外每上漲10%就可以考慮出售10%左右的持股。

問題

成長股本身就是股市泡沫和崩盤的原因之一,買對股票還要買對時機,是否買在高點還是退流行之時。

你不知道成長股到底會漲到多少,那就在相對高/低點做分批賣出/買入,成長股的週期要三到五年,潛力甚至可以達到數倍。就算使用技術分析賣在當時的相對高點,但很也可能只賣到三五年的相對低點,那就不需要成長股票了。

不要假借他人之手打聽哪一個是未來的成長股,裡頭大多沒有智慧的成分了。

第二章:選股票/價值股

價值投資讓你勇於買進,最簡單也最難實踐的理論,用五毛買一塊的方式,執行時候違反人性,有一套自己的方式去計算價值。

價值股通常都是退流行的冷門股,或是短期出問題、整個股市慘澹的狀況,本益比通常也很低。

價值型股票 ( Value Stocks ) : 以市價低於「價值」的股票,通常是退流行或是一般同資人不感興趣的股票。價值投資法認為買進這些市值被低估的股票,等價格回到價值,便能有不錯報酬,長期報酬優於成長股,但也有可能最後才發現是大爛股

問題

避免踩地雷就是要分散投資,但要找到價值股不容易,但如果要堅持等到市場低點或是大空頭,不知道幾十年後的事情。在現在找到好公司的機會不高,應該瞄準幾家好公司做投資,而不要過度分散持有,這樣買到大爛股的機會大幅提升。

好公司要有長期和競爭優勢,缺一不可,好公司要有護城河,像是專利、品牌、法規等。具有長期壟斷能力的公司我們能做的就是把資金準備好,耐心等待機會。通常價格不便宜或是長期被高估,但每隔幾年總是會原因造成難得的低價,還有邊際效應的搭配,不要怕還會下殺,買就對了。

別人的賠錢就是我們賺錢,股市就是零和遊戲。

大漲潮:技術分析看趨勢

很多人第一次接觸股市也都是學技術分析,技術分析門派五花八門老師一堆,技術分析門派甚至不會看財報、年報等。

技術分析:使用所有用在市場交易資訊做為操作依據的方法。

理論如下:

  1. 所有的資訊會反映在股價
  2. 歷史會重演
  3. 趨勢形成後就會持續下去

在圖上把趨勢找出來然後根據上升下跌決定方向操作,直到反轉訊號出現。

技術分析觀察

推薦我另一篇基礎技術入門分析解釋心得文(技術分析入門:K線應用與買賣時機,一出手就賺錢 — K線日記雜誌筆記)

因為不少技術名詞需要配圖,就不寫太多內容。

  • 移動平均線 (MA):

假設這十天的股價分別為10 、11、12、13、14….19

那五日移動平均線就是第五天開始看,最近五天股價加起來後除以5=12為五日移動平均線。

第十日開始算就是(19+…15)/5=17

技術分析就是在用後照鏡開車

技術分析難以預測未來股價走勢,但搭配不同技術分析可以幫助判斷,也會有不錯效果。技術分析最重要的還是停損,訊號錯誤很常見,嚴守紀律非常重要。

逆勢操作:短線操作,當股價在阻力支撐區,或是技術指標顯示超買超賣,採取反市場的方向操作 — 市場買超時候賣出,賣超時候買進。

逆勢操作時候,順勢操作者正在被股市巴來巴去(處於頻繁波動),若無嚴格執行停損,稍有猶豫就會陷入困境。逆勢操作就像是蚊子吸血,要隨時保持驚覺,不貪心吸一口就飛走就可以保平安,一個沒戒心就是會被打死,

五大迷思

  1. 技術分析預測未來股價->技術分析只是依據過去經驗去賭未來走勢
  2. 技術分析可以精準掌握買賣點->如果買賣點準,那還要停損嗎
  3. 技術分析為股市提款機->沒這麼好康,要控制風險
  4. 技術分析可以排除個人心理因素->人難以心如止水
  5. 技術分析高手像是諸葛亮->比較像是拳擊手
拳擊手靠著技巧體力與耐力經過出拳閃躲與挨打之間獲勝,或是被擊倒。

如何增加獲利減少風險

厲害的投資者是少數,散戶績效也不怎麼樣,

基金經理人也難以長期有出色表現。(非常多經典之作提出這點)

隨機漫步理論(Random Walk Theory):股價變動像是醉漢走路,忽前忽後無法捉摸,在每一個時間,上漲和下跌力道更是無法掌握和準確預測。更無法有超額報酬。

隨機漫步理論影響了:效率市場假說、投資組合理論、風險與報酬等理論。

效率市場假說:理想的市場具有三個特性:

  1. 所有的資訊都公開免費
  2. 所有人都是理性的
  3. 所有人都密切注意股價並調整持股,維持最佳表現

理想上滿足三個條件,市場就會無時無刻維持股票精準的價值。只要股價高於價值,投資者就會賣出,反之買入。

市場不會錯,錯的是我們,錯在相信市場不會錯。

指數型基金(Index Fund):
根據現代投資理論,市場本身就是一個有效率的投資組合,要打敗市場不容易,因此把投資組合做成和股價指數非常接近,甚至完全一致,就可以得到和市場一樣的水準,而勝過半數以上的基金。因為模擬指數和機械式操作關係,所以成本低廉又有不錯的表現,又被稱作被動型基金。

指數型股票基金(ETF)

ETF根據投資理論是一個有效率的投資組合,是在買整個市場,基於基本概念,電子ETF或是金融ETF已經脫離了基本概念。

美國S&P500是個主動型基金經理人難以擊敗的對象,在市場上難以找到或極少數主動型基金可以贏過S&P500。

  • S&P500可以想像是台灣的元大0050。
夏普比率(Sharpe&Ratio) :做為衡量基金報酬相對於風險的表現,得到的數值越高代表承擔一單位風險的額外報酬率越高。公式為(投資組合報酬率-無風險利率)/標準差

ETF的熱潮

若大家都投入ETF就有可能造成市場價格脫離價值,喪失效率。也許權值股會被高估,到一定程度之時就會有人下車轉而做主動型操作而獲取利益。

如果大家都採用被動投資,就會為主動型投資創造機會,反之都採用主動那就會讓被動處於不敗之地。


股災,獲利的機會

預估報酬與風險?非常難。

隨機漫步就是統計學的常態分配,有平均值也有標準差,也就是現代投資理論所謂的預期報酬率和風險,現代的投資理論就是建立在常態分佈上。

黑天鵝:罕見且事前看不出的重大事件在發生之後,用各種理論解釋此事是理所當然。股市的崩盤就是黑天鵝事件

股市的波動是一個黑天鵝,我們無法預測罕見現象,但黑天鵝不是隨機漫步理論就可以估計出來數千數百年才會出現,而是三、五年或十年就會出現一次。


在沉悶中獲利

價值投資的獲利很沉悶
  • 買進時:成交量低、建立部位花時間
  • 持有期間:股價要死不活,就算大起大落好像也跟我無關
  • 上漲時候:波動不大又要很長時間才有明顯變化,或是在幾天內大漲,等到發現之時又呈現沉悶的走勢

這時候賣不賣好像也沒有問題,因為是好股票,每年都有一定的水準。可以在漲幅到一定程度後逐步減碼,但沒賣掉也沒關係,但利潤就在沉悶之中,

價值投資,沒有沉悶就不會獲利


SUMMARY

最後其實講了非常多的理論來解釋為何股市難以預測,搭配一些常常聽見的股市效應,由於還圖文複雜所以筆記省略了許多,但值得一看,絕對適合入門者先看,打滾者也可思考其中觀念。


歡迎繼續閱讀兩篇讀書心得筆記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