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几文
豈几文

一個只有想法沒有做法的中年大叔

花蓮【靜思精舍】參訪心得

最近都在忙一件事。自從去年因緣際會,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團體-- 慈濟 接觸以來,我們就為了一件偉大的志業,展開許多的活動、會議及拜訪等等相關行程。

後來還因為互動層級的提高 ( 有機會對上人做簡報 ),我們老闆決定御駕親征。整個規劃進行的過程,就在老闆也加入之後,因為他的焦躁、不按牌理出牌、端架子,讓我時不時白眼球翻到後腦勺轉不回來,或是上演內心小劇場時國台語髒話字庫用罄 ( 還得搜尋一下各大外語字庫~ 🤣 ),更有甚者,竟然興起超級暗黑想法 -- 謊報確診 ( 雖然我們還在分流,但上週五 7/22 有位一同上班的屬下確診,所以我也有感染風險~ ) 以躲過一切 ! 總之一切的不愉快就猶如漲潮的海水般一波一波接踵而來,甚至強度漸強,直逼海嘯 !

終於,第一階段最重要的里程碑,就落在 7/26 我們要前往花蓮靜思精舍,對上人做第二次更深入的工作進度報告。在此之前諸多爆棚的負面能量就不提了,本文就來談談與慈濟人互動的一些心得。


嚴格來說,慈濟雖大,也並非完美,還是有一些負面的聲量。我也並非慈濟信眾 ( 要成為穿制服的慈濟人其實是有門檻的~ 😅 ),但是就我對與慈濟這段期間的接觸以來,他們的行為是令我相當敬佩的。從兩個觀點來說:


慈濟永遠是最早到達災難現場的團體

不管國內外,南北半球,只要地表上有任何重大天災,慈濟永遠會是第一個到達現場的救災團隊。他們動員的速度及效率,組織的運籌帷幄,遠遠比一些地方政府甚至軍隊來的快速與精準。

我曾經去過南非的約翰尼斯堡,當地的黑人貧民甚至還是透過慈濟才知道台灣的呢 ! 可見慈濟人的執行力與對台灣知名度的貢獻。


慈濟救苦救難的對象不分宗教及種族

大家可以很容易地在網路上搜尋到慈濟跨宗教救災的影片。到目前為止,能有這樣無私大愛的宗教團體,除了慈濟之外,似乎還看不到第二個。我還有看過慈濟協助修復天主教堂,然後神父率領教徒集體向慈濟感謝的影片,頗為感人。


當天下午抵達精舍時,因為顧及疫情與上人的健康,訪客皆須在後門快篩區,進行現場快篩及疫苗接種紀錄檢查後才可進入。花蓮靜思精舍的規模不若各地靜思堂的宏偉壯觀,卻有一份寧靜恬淡的禪風。我們在等待時,看到精舍的廊道、穿堂中,隨處可見以上人手稿之【無量義經】經典字句,如暮鼓晨鐘般,隨時提醒弟子修行之道。

【無量義經】經典字句


簡報完畢之後,上人對我們的用心準備大為讚許,並且在討論中,可以有幸親耳聽到上人以大智慧開示,解答所有的問題。結束時,又獲頒了慈濟特有的紀念幣。我們上次拿到時,是在去年底『年終歲末感恩會』「榮董授證」儀式時,有機會上台領取。而榮董的授證資格,大家可以去網路找答案,我不希望因我這門外漢說錯,導致大家誤會了慈濟的典章制度。大家事後都開玩笑,我們已經為公司先省下了幾百萬了~ 😅

紀念幣
紀念幣


因精舍師父晚餐吃得早,我們也獲邀一同用餐。 餐桌上的一飯一菜都是師父們辛勤耕作的收穫。精舍的菜色,看似簡單卻美味,大家都顧不得熱,多吃一碗飯,多喝一口熱湯。上人對師父們有所訓示 : 「一日不做, 一日不食」。所以師父們都是在付出辛勤的勞力後,讓大家共同來享受成果。

吃飽後,師父帶我們去看看因疫情不開放訪客參觀的【靜思精舍】正殿,這正是上人當年親自設計,最具慈濟代表的建築圖騰。連正殿外的蓮池,都是上人帶著師父一磚一瓦堆砌出來的。在目前精舍不對外開放的期間,更讓我們有種朝聖的感慨 !

【靜思精舍】正殿
蓮池


師父邊介紹著周邊環境,包括他們耕作的農地,他們堆肥、製作蠟燭、製作陶藝等工廠,還拿出小竹簡讓大家抽籤。我抽中的這片「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彷彿也是對我在過去這段期間,為這個專案所付出的心力給予一點鼓勵之意。

竹簡


日落西下,涼風徐徐,大家越走越開心,師父便加碼帶我們走一條秘境 : 『靜思落羽松步道』! 沒想到即使不是秋天,在落日餘暉的映照下,落羽松步道也可以呈現不一樣的美!

落羽松步道


雖然我們不是慈善事業團體,但我們本次的專案也不具銅臭的商業氣息。更在多次與他們的活動與集會中,深深受到上人傳道弘法的精神感召。我還沒有資格渡人,但我可以先修自己。我想,慈濟最大最感人的力量,就是你不一定要信佛,但是他們會讓你願意行善 !


謹以本文對上人、師父們與慈濟人表達敬意。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