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彥
葉彥

浮游宇宙裡的一點塵埃 驚覺現實的自己開始變得喋喋不休不吐不快 唯有逃到虛擬空間接納自己(茶)

《誠惶(不)誠恐,親愛的》-- 黑暗中,有光 (劇透慎入)

在The One 觀看麥海珊導演的《誠惶(不)誠恐,親愛的》(2019) 數小時前,在TIDF的Youtube頻道看完羅卡的《全線》(1969),我找到同一天看這兩部影片的趣味。

《誠惶(不)誠恐,親愛的》以作者自身的恐懼(驚恐症和對當下的政治社會局勢的不安)作為出發點,從個人經歷到訪問「同路人」,進一步思考和拆解,2019年的香港社會動盪帶來的不安和恐懼,除了一團無法排解的情緒和感覺以外(又或好像片頭片尾的意像,在大海上浮浮沈沈),源頭究竟是甚麼。影片訪問了數位育有孩子的朋友和沒有出鏡的家長,他們最關心最著緊的,終歸是下一代將要面對的「未來」,而孩子和香港「未來」的命運,就掌握在現在的家長的手裡。

影片裡,導演每次都會問受訪朋友兩個問題:恐懼和希望的關係,恐懼和自由的關係。恐懼和希望於我來說,可以用「危」「機」來演繹,若以客觀條件來說,有危險情況出現,若及時發現處理得當,就有希望,或者可以是一個扭轉乾坤的機會。在心理層面方面來看,恐懼的感覺若能妥善掌握,就能找到解決的方法消除讓自身恐懼的元素,希望是一個驅動力。至於恐懼和自由,若放置在政治和社會環境裡描述,想必每位觀眾都會有相似的重點,但不同的演繹方式。而這正正是我覺得影片有趣之處。導演以平靜聲線以及簡單的引導,影像所盛載的不但是個體感受,觀映的集體同時亦參與其中,共同經歷和思考自身經歷,從集體記憶再回到個體反思。而導演亦採用一行禪師對於個體和集體經驗的文字作為結語,恰到好處地包圍及完整了這部影片。

羅卡的《全線》是一部16mm、復修成Digibeta的作品,「紀錄1968年的香港、從天星碼頭的士站前到九龍塘《中國學生周報》社址的全程街景。可以看作是當年的城市景色片段,也可算是作者在香港六七暴亂後若干心境的紀錄。」(來源:TIDF官網)這部紀錄直白地從拍攝者進入計程車後,透過鏡頭往車窗外拍攝紀錄沿路街景。(細節我希望能開另一篇詳述) 代入當年拍攝的羅卡及攝影師,於六七暴動過後一週年重遊事發場景,草木依舊,人們生活如常,拍攝者心中的五味陳雜想必強烈。而觀看《誠惶(不)誠恐,親愛的》的時機,剛巧亦是國安法公民抗命一週年附近,兩部影片雖然長度不同,而且拍攝方式、處理以及命題都各異,然而兩部影片的共通之處都讓我思考:甚麼是紀錄 / 紀錄片,以及它們的功能是甚麼。

導演在映後分享時有提及,她邀請的朋友都是藝文界別人士,因為希望同時引出藝術作為回應時代的功能。而我看畢羅卡的《全線》以及《誠惶(不)誠恐,親愛的》,都感到這些影像紀錄就似一個謎面,引領觀者發掘更多未有詳述的細節,更重要的是它們所牽動的情緒和思緒。《誠惶(不)誠恐,親愛的》在接近尾聲時有近兩分鐘的鏡頭,以定鏡展示已蓋上油漆的文宣牆,背景聲音就是日常:孩子玩樂的聲音、街道人來車往的聲音,跟羅卡的《全線》簡直有異曲同工之妙— 對於「正常生活」的諷剌、視而不見的諷剌、對遺忘的諷剌、對「同路人」狠狠搧了一巴— 一道道沒有批判的前文宣牆壁,觀者的記憶和心境如何,自有不同解讀。

謝謝HKAFF 在這個時機帶來這部及時的紀錄片,尤如今年的主題:「光影載癒・一齊集戲」,我從《誠惶(不)誠恐,親愛的》某程度上獲得了提醒和療癒。

#HKAFF #誠惶不誠恐親愛的 #FearlessandDear #lawkar #全線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