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E3G3
C3E3G3

嘿,瞧那个人… 自由撰稿人/Podcaster/业余音乐人/日本动画/流行音乐/日本独立偶像/心理学/OCD 个人页:https://linkfly.to/karma-capsule

动画中的强迫症:站在患者角度的诠释和解读


导语:

《空中秋千》
护士真由美

强迫症一词,相信有部分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社交网络的各处地方看到。但是在国内的针对普通人群特定精神障碍的知晓率调查中,结果却发现强迫障碍知晓率最低,至于这里面的缘由,各位应该也能有所体会。好在是有不少的内容制作方和创作者,通过推出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来向一般大众普及精神卫生健康或者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

动画当然是十分好的,普及精神健康知识的载体,尤其是那种除了真正起到科普作用以外,剧情编排、角色塑造以及视听语言风格还都相当出色的动画作品。在笔者的心目中,根据日本作家奥田英朗创作的小说系列《精神科的故事》,所改编的TV动画《空中秋千》,正是这样的优秀之作,而这部全11话的动画中,就有4个不同的,讲述强迫症患者的故事。

一般观众看过《空中秋千》之后,想必会对动画各方面的内容,有一系列的看法与感受。那在真正的强迫症患者眼中(前提:患者的自知力和认知水平并不影响对动画主旨的理解),能够看出哪些东西呢?笔者将会在这篇文章中尝试给出解答。

《空中秋千 岳父的那个》

目录:

  • 一、 为什么要写强迫症?
  • 二、 强迫症究竟是什么?
  • 三、《空中秋千》中的强迫症患者
  • 1、作品简介
  • 2、《恋爱小说家》
  • 3、《岳父的那个》
  • 4、《刺猬》
  • 5、《坐立不安》
  • 6、伊良部的治疗之术
  • 四、强迫症的诊断标准(DSM-5与CCMD-3)
  • 五、基于患者角度的所感所思
  • 六、写在正文之后
  • 1、 对部分强迫症患者的小建议
  • 2、 对精神卫生健康和心理学科普工作者的小建议
  • 七、参考资料


一、为什么要写强迫症?

《空中秋千》OP画面

首先,要明确表示出来的一点,笔者是强迫症患者。正式地开始被医院诊断为强迫症,是于2011年8月,在笔者高考完的那个暑假,而笔者不久后要到大学所学习的专业:应用心理学(医学心理学)。

到2020年8月,笔者拖着这个名为强迫症的“脚链”,接受过药物治疗和团体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方向),逐渐学着和“脚链”共处,已经走过9年的人生路,而且还要维持这种精神状态,不知走到何时何地,“脚链”会轻到终于可以忽视其存在了……

其次,笔者要更加明确说明的一点:强迫症“伤痕文学”和治疗日记,能不写就不写。受到强迫症影响,而对恋爱和婚姻的看法,非特定场合不谈不说。

基于笔者患有强迫症/强迫障碍这个事实,以及笔者大学期间在广州脑科医院精神疾病病区实习过两个月的经历(2017年初,在短时间的症状集中发作后,为笔者诊治的医生,是笔者实习所在病区的主任医师),笔者更想做的事情:解读诠释《空中秋千》中讲述强迫症患者的故事,因为笔者仍然还喜欢看动画啊!

还有就是,通过如此这般的解读与诠释,希望能够给看过《空中秋千》的一般观众,展示部分这些观众未必会在意,也未必会引发持续思考的地方。

笔者的目的,并不是想仅凭一篇文章,就让一般读者能够充分理解强迫症和强迫症患者,由于强迫症的临床表现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也就是说,同一患者在不同情况,不同时期下,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而不同患者在同一时期内,症状表现当然各不相同,再直接地说,在同一期的团体心理治疗中的患者,都未必能够做到完完全全的相互理解。

所以,如果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也患有强迫症,笔者推荐你去看看《空中秋千》,在获得共鸣的同时,希望你的“脚链”也可以变得稍微轻一点;如果你是一般读者,希望《空中秋千》里的角色,会在你的脑海中留下较深的痕迹,然后就是:将来请不要滥用“强迫症”这个词哦,难道你也想被套上不知何时才摘得下来的“脚链”?


二、强迫症究竟是什么?


在说动画之前,肯定要先给各位介绍强迫症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疾病。

《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

以下是国内经典精神病学教科书《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中给出的定义:

强迫症是一种神经症,又叫强迫障碍,英文为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它是一种以反复持久出现的强迫观念或者强迫行为作为基本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强迫观念是以刻板的形式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表象或意向,强迫动作则是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患者明知这些观念及动作没有现实意义,没有必要,是多余的,因而具有强烈的摆脱欲望,但却无法控制,因而感到十分苦恼。
《脑锁 如何摆脱强迫症》

接下来是笔者2017年初症状集中发作过程中重看的书籍《脑锁 如何摆脱强迫症》中对强迫症的定义:

强迫症患者成天忙于各种古怪的、自我削弱的事情,试图避免想像中的灾难,尽管这种做法与想像中的灾难根本就没有任何现实联系。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强迫症是脑部生化物质不平衡造成的,强迫症患者的大脑消耗了很高的能量。
强迫观念是指不受欢迎的、侵入性并造成紧张焦虑的念头与脑海中的画面。强迫行为,是指强迫症患者为了驱赶由他们的强迫观念带来的恐惧和焦虑所实施的徒劳的举动。

从上述的对强迫症的定义来看,我们可以知道的关键词是: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刻板的,仪式性的,侵入性的,反复出现以及“明知没有必要”。

以下是笔者自己的感受体验:

上文提到了强迫症的临床表现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因而对患者疾病体验的纵向(同一患者的不同时期)与横向(同一时期的不同患者)对比,是相当重要的事情。

笔者从2011年8月正式被医院诊断为强迫症,并开始服药治疗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强迫检查确认以及强迫清洗。

具体来描述的话,强迫检查确认的事实有:

1、 笔者当时阅读文字和数字,会反复检查确认有没有看错,其实检查确认自己看过的内容,很多人都会有这个习惯,但笔者是做过头了,当笔者觉得眼前的文字或者数字应该没看错之时,侵入性的焦虑就会在笔者脑中形成一种“声音”(这里只是比喻,并不是幻听的那种,在无中生有的情况下坚信自己听到了声音)。

这种“声音”会一直打断笔者的正常逻辑思考,强调如果笔者不去再检查确认一遍,十分有可能发生不利的后果,笔者想要用逻辑和常理等反驳过去,但“声音”总会抓出这些逻辑和常理的“不完美”之处。

毕竟,这种“声音”是患有强迫症的笔者发出来的,还有,笔者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到十全十美,毫无漏洞。

就是这样,拿着逻辑和常理(一般检查确认几遍过后,没看错的地方就不会看错吧)作为武器,继而试图驱走发作性和侵入性焦虑的笔者(反强迫),与强迫思维(那种“声音”)会对拼着,反强迫和强迫思维的搏斗,令到患者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不顺从“声音”,它会一直叫嚷着,分散笔者做更重要事情的注意力(尤其当笔者没有接受心理治疗之前,不懂得如何以有效方法面对侵入性焦虑的时候)。

如果为了驱散一时的焦虑情绪,而顺从“声音”,真的去反复检查确认的话,那这种行为就会迅速变成加重疾病的模式和习惯(要强迫症患者养成习惯,特别是加重症状表现的习惯,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如此模式和习惯,正是刻板的,仪式性的强迫行为。

《空中秋千 岳父的那个》
《空中秋千 岳父的那个》

引用《脑锁 如何摆脱强迫症》一书的观点,那就是:“做了的话你就该死,不做的话你也要死得挺难看”。

2、 高考完的那个暑假,笔者很喜欢走路到外面,一边用手机听着歌,一边闲逛,但当时有个严重的问题,笔者在步行的过程中,只要认为脚下出现了“动静”,就会因侵入性焦虑而不得不停下来,低头检查地面,确认自己有没有丢了家里钥匙、身份证和现金。反强迫和强迫的过程由于上文已经介绍过,这里就不重复说了。

强迫清洗的事实有:

1、 有几年,笔者的母亲开了家小餐馆,笔者在假期,若餐馆忙不过来,就会去帮忙干活端盘子,这种情况下,笔者的强迫清洗症状就集中出现,简单而言,笔者总会觉得自己的手是不干净的,然后除了自己需要经常洗手外,手摸到的部分东西,也觉得需要清洗或者擦试。

2、 笔者2017年初和2017年底,两次短暂的症状集中发作(现在的笔者会苦笑着调侃成“内爆”),核心症状表现也是强迫清洗,不过这段过于“黑历史”,所以不会细说。


通过这三种方式的呈现与介绍,各位应该至少清楚了强迫症的性质和一些具体临床表现,那我们就来进入本文最核心的内容。


三、《空中秋千》中的强迫症患者

《空中秋千》OP画面
《空中秋千》

1、作品简介

TV动画《空中秋千》,是2009年10月15日开始,富士电视台著名的noitaminA栏目(倒A档)放送的节目,全11话,由《物怪》与《怪~ayakashi~》这两部口碑名作的导演中村健治执导,至于中村健治的动画视听语言风格,笔者就不在这里详细介绍了,没有看过这位导演作品的动画观众,阅读过笔者对《空中秋千》的解读诠释后,也大致能体验到中村健治的趣味和调性了。

动画主要讲述了在平成21年(2009年)12月17日到12月24日期间,伊良部综合医院地下一层精神科室的胖子主治医师伊良部一郎,与性感护士真由美,通过比较不同寻常的治疗手段,去给一众患有不同精神疾病的人治病的故事。这些患者中,有“持续勃起”的(真 考哥.jpg——屹立不倒版),有强迫症的,有手机依赖症的,也有惊恐发作的等等……

真 考哥.jpg——屹立不倒版
真 考哥.jpg——屹立不倒版

其中,《恋爱小说家》、《岳父的那个》、《刺猬》和《坐立不安》这四个故事,主角都被伊良部一郎(a.k.a. 三位一体精神科医)诊断为强迫症。


2、《恋爱小说家》

患者基本情况和诊断如下:

《空中秋千 恋爱小说家》
《空中秋千 恋爱小说家》
《空中秋千 恋爱小说家》

再进一步说明的话,这一话的主角星山(鸡山)纯一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强迫检查确认。先前创作纯文学作品的他,在旁人看来,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小说《明天》被其认为是不卖钱的。后来他转型成为恋爱小说家,写的东西确实畅销,但也变得越来越模式化,创作对他而言,是例行公事。

与好色老前辈所形成的人际关系,读者和媒体的期望,面对“模式化”的评价变得十分敏感的星山纯一,开始出现强迫检查确认的症状:每写一部新的恋爱小说,他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模式化作家,必须在小说主角的职业设定上,都要与之前创作的小说主角不一样。

《空中秋千 恋爱小说家》
《空中秋千 恋爱小说家》
《空中秋千 恋爱小说家》

要是不能够确定这一点的话,侵入性的焦虑就会时常困扰他,让他难以集中注意力在创作上,为了短暂地消除侵入性焦虑,他怀着紧张而匆忙的心情,去反复翻查之前写过的小说,这就演变成仪式性的刻板行为,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强迫检查确认对往后的创作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在不断强化,不断恶化他的强迫症状,这才是更坏意义上的“模式化”。

在这一话中,当发作性焦虑侵扰星山纯一的精神时,在视听语言的设计上,会呈现出如下正片截图中所具有的共性:

没有起点和终点的楼梯
没有起点和终点的楼梯
没有起点和终点的楼梯
没有起点和终点的楼梯
没有起点和终点的楼梯

他陷入焦虑,伴随着心因性呕吐,他的精神仿佛处在一个周围都是楼梯的空间,而他迷失在这个空间中。笔者认为还有一点是比较关键的,那就是这些楼梯一律没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并始终在运动着,这似乎可以表明他处在强迫症状的恶性循环中。

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专业教师,同时也是动画学术趴创始人刘书亮老师的《视听语言的三个进阶思考维度》在线课程中,老师介绍了“视野内外:可见与不可见”,“流动体验:流畅与不流畅”以及“时间关系:同时与非同时”这三个思考维度和底层逻辑。

用“可见与不可见”的维度来解读上述的视听语言处理的话,可见的部分当然是迷失的星山纯一,不断运动的楼梯,而不可见的部分则是笔者提到的起点和终点。对于同样患有强迫检查确认症状的笔者来说,更能引起共鸣的是不可见的部分,那种恶性循环带来的纠结与苦楚,不知何时何地结束。

不同观众在观看时所处的位置或者社会性,影响了对动画可见部分和不可见部分的价值评定,观众不一定都会觉得可见的部分才是最吸引人和最深刻的。

星山纯一的内在动物形象是一只鸡
强迫检查确认
星山纯一
星山纯一

整部动画除了在角色塑造过程中加入真人实拍照片和影像,来达到一种虚中有实的奇幻感觉以外,让观众容易留下印象的,还有患者们一来到伊良部诊室,被真由美强行用一根粗得像热狗那般(原作小说的形容)的注射器,打了一针维生素后,绝大部分都以动物的形象示人,星山纯一的内在动物形象是一只鸡,而且生出来的蛋完全没有内容物(就如他创作的模式化恋爱小说一样)。


3、《岳父的那个》

患者基本情况和诊断如下:

《空中秋千 岳父的那个》
《空中秋千 岳父的那个》
《空中秋千 岳父的那个》

在池山达郎的大学同学看来,他将来的仕途肯定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他结婚对象的父亲,一方面是他大学期间的老师,另一方面,是他所任职医院的外科诊疗科长,最后,更是他的岳父。岳父在医院拥有很大的话语权,所以同学都认为池山达郎迟早会继承岳父的事业。

《空中秋千 岳父的那个》
《空中秋千 岳父的那个》

婚后,作为上门女婿,池山达郎与岳父一家同住,虽然说池山和妻儿的关系还算和谐,但池山好玩和喜欢看棒球的一面,则与岳父一家追求高雅艺术的生活方式格格不入。池山面对自己与妻子在家庭背景,与岳父在身份职位上的高低差,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欲望压抑在内心,一直配合着岳父一家的生活方式,但他并不高兴。

久而久之,在家庭中释放不了自己的池山,开始患有强迫症,主要症状表现是强迫意向:

《空中秋千 岳父的那个》
《空中秋千 岳父的那个》

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自己心愿相违背的冲动,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苦恼不堪。池山会在各种情境,突然出现想要搞破坏的冲动,但他就算本性好玩,这些破坏的侵入性想法,肯定与其意愿相违背。这些想法即使并未实际发生,但池山因为压制不住这些冲动,因而变得相当紧张焦虑,尤其看到他的岳父。

在针对池山症状发作过程中所设计的视听语言表现,共性就是当焦虑源出现,池山的身体,会伴随着玻璃破碎的声音,也整个裂开,裂开后冲出来的东西就是强迫意向,同时,池山明显开始流汗。

《空中秋千 岳父的那个》
《空中秋千 岳父的那个》
《空中秋千 岳父的那个》

对于这一话,其实笔者更想说的内容,首先是在伊良部和池山的对谈中,伊良部也强调了强迫症是异质性很强的精神障碍,因为伊良部在谈到治疗方案和用药时,说过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症状而定,要Case By Case。

然后就是,患有强迫症的精神科医生,像池山,也是与一般患者一样,会有病耻感的,导致病耻感的原因,应该有不少,而且也挺复杂,笔者比较关注的是道德伦理以及社会规制方向。池山的病耻感更多是来自于人际关系和职业前途吧。


4、《刺猬》

患者基本情况和诊断如下:

《空中秋千 刺猬》
《空中秋千 刺猬》
《空中秋千 刺猬》

猪野诚司是强迫症与尖端恐惧症并发,在动画中,他的症状表现更加偏向尖端恐惧症。患有恐惧症的人,会对外界某些处境、物体,或者与人交往时,产生异乎寻常的恐惧与紧张不安,可致脸红、气急、出汗、心慌、血压变化、恶心、无力,甚至昏厥等,因而出现回避反应。

猪野诚司在遇到带有尖端的物体时,最开始是刀具、笔以及注射器等,逐渐这种恐惧泛化到带有尖端的食物(如秋刀鱼和巧克力棒),甚至后来他连眼镜腿都害怕。他一看到这些物体,就会出现明显的退缩和回避反应。

《空中秋千 刺猬》
《空中秋千 刺猬》
《空中秋千 刺猬》

而之所以诊断他同时患有强迫症,一方面他在看到带有尖端的物体时,总会突然出现挥之不去的刺目感,他明知道有些带尖端的物体,一般来说是没有危险的,但这种物体尖端处会发出锐利闪光的想法,一直纠缠着他,所以这应该是强迫意向。

另一方面,猪野诚司的尖端恐惧症泛化之后,他连看到桌子都害怕,为了确保桌子一定是安全的,他会不顾一切将桌子的边角锯掉,这种一定要让桌子变得完全不尖的想法,首先可能包含强迫确认检查的成分,其次,他已经出现了强迫行为(锯桌子)。


5、《坐立不安》

患者基本情况和诊断如下:

《空中秋千 坐立不安》
《空中秋千 坐立不安》
《空中秋千 坐立不安》

对于这一话,笔者为了写这篇文章,再次去看的过程中,会觉得这是可以放给心理学本科生学习强迫症之前,作为课程导入环节来观看的。因为无论从病例本身的特征,还是动画的视听语言设计,都展现得非常典型与具有代表性。

采访记者岩村义雄,他的强迫症症状主要有两点:强迫联想和强迫怀疑(强迫思维)以及强迫检查确认(强迫行为)。

《空中秋千 坐立不安》
《空中秋千 坐立不安》
《空中秋千 坐立不安》
《空中秋千 坐立不安》

岩村义雄初期的症状表现是,在外采访工作时,一打开挎包,看到香烟后,就会马上联想到家里的烟头究竟灭了没有,原本性格就认真负责的岩村义雄,这时候焦虑情绪入侵,产生强迫联想,如果烟头没有灭,就有可能造成火灾,住处周围的人更是会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受到伤害。

强迫联想指的是反复联想一系列不好的事情会发生,虽明知不必要,却克制不住,并引发情绪紧张和焦虑。

那种反复在脑海中使劲回想自己住处情况的症状,是强迫怀疑,其指的是,对自己已经完成的事情不确定,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紧接着强迫怀疑,很快就出现的是强迫检查确认这一行为,岩村真的是焦虑到不行了,他宁可临时停止手头正在进行的重要工作,也要回住处亲眼检查确认,长期这样的话,势必会让他感到身心俱疲,但强迫症并不会因此而放过他,反而因为他真的千方百计去检查确认了,病情变得更加严重。

他在检查确认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明显的仪式化动作,那就是每当他检查过之后,他都会用手指着焦虑源,并说上一句“XXX没有问题!”。

仪式化动作
仪式化动作
仪式化动作
仪式化动作
以防万一

其他的在本话中出现的细节还包括,岩村的强迫症性侵入性焦虑可以在日常生活的几乎任何情景中出现,不止是看到挎包里的香烟,连看到手机上显示的保险广告,都会轻易地触发症状,“以防万一”这句话对岩村的束缚简直太严重了。

《空中秋千 坐立不安》
《空中秋千 坐立不安》

你可能会想,岩村离开家之前,要是担心火灾,对着可能会起火的物体或者器具等,都分别拍照,要是担心因为没有关水龙头,而担心大量的水渗出,最后导致整栋大楼的住户被漏电的电器电麻,也去进行同样的操作,不就可以了吗?作为采访调查记者,平时态度真的很认真负责的他,怎么可能会想不到这种方法呢?可是,他之后突然意识到,如果插座处理不好的话,就很有可能会漏电,从而又造成严重的后果……


6、 伊良部的治疗之术

总的来说,笔者觉得伊良部一郎对这四位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方针,都是让他们直接面对焦虑源,或者让患者试着真正“闯祸”,然后再引导患者自行体会将自己被压抑的情绪以及想法暴露出来后,实际上的结果会是如何,是不是真的就像患者想象的那般可怕。

伊良部的部分治疗方法,在现实的临床实践中是具有依据的,比如说暴露疗法,即让患者暴露在容易使其出现症状的环境中,再通过一定的步骤和操作,使得患者的症状逐渐减轻。不过在现实当中,专业人士在运用暴露疗法之前,正常情况下要跟患者提前协商,要在患者同意的前提下,方可进入正式治疗,伊良部的做法则是比较随意,但是却有效。

补偿行为疗法
补偿行为疗法
补偿行为疗法

伊良部在给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也会有相对来说比较新颖的手段,比如说在给池山进行治疗时,伊良部运用的是“补偿行为疗法”,也就是让池山将平日里被压抑的心情,通过其他途径或者场合发泄出来(所以池山在装满了人的电梯里放屁)。

他的这些治疗方法和手段,其实能够治愈的,不仅是动画中登场的患者,还有屏幕前,背负着各种压力,而又不得不继续前行的观众。


四、强迫症的诊断标准(DSM-5与CCMD-3)


下面笔者直接引用DSM-5和国内的CCMD-3诊断标准,主要是为了向各位读者介绍,专业人士在对是否患有强迫症进行诊断过程中,会参考哪些标准,然后再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进行正式诊断,ICD-10的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


1、 DSM-5分类

A.  强迫思维或者是强迫动作,或者两者都存在。

强迫思维的定义是下列2点:

1) 在病程中的某一段时间体验的重复性的和持久性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会很不合适地闯入头脑,以致引起显著的焦虑或痛苦烦恼;

2) 患者企图忽视或压制这些思想、冲动意念或想象,或者用其他思想或行动来中和它们。

强迫动作的定义是以下2点:

1) 患者感到为了被迫作为强迫思维的反应或按照应该僵硬执行的规则而不得不进行的反复行为(例如,洗手、排次序、核对)或精神活动(例如。祈祷、计数、默默地重复字词);

2) 目的在于预防或减少痛苦烦恼或为了预防某些可怕的事件或情景而进行这些行为或精神活动;然而这些行为或精神活动实际上并不能起到所设计的中和或预防作用,或者实际上是明显的过分。

注:孩子可能无法表达这些行为或精神活动的目的。

B.  这种强迫思维或强迫动作产生了明显的痛苦烦恼,有时是费时的(一天花费1小时以上)或明显干扰了正常的日常活动、职业(或学生)功能、或平常的社交活动或关系。

C.  此障碍并非由于某种药物(例如某种滥用药物、治疗药品)或由于一般躯体情况所致之直接生理性效应。

D.  其他精神障碍的症状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个疾病[例如,广泛性焦虑中的过分担心;躯体变形症之考虑到自己的外貌;囤积症的难以丢弃或难与物品分离;拔毛癖的拔除毛发(拔毛症);如刻板运动障碍的刻板行为;进食障碍之纠结于食物;物质滥用障碍的沉湎于滥用药物;疑病症之沉湎于患有重病;性变态之沉湎于性冲动欲望或性幻想;冲动,如破坏性、冲动控制和行为障碍;抑郁症之反复地自责自罪;精神分裂症谱系和其他精神疾病之沉湎于思维插入或妄想;孤独症谱系障碍的重复的行为模式]。

标注:

自知力好或良好:患者认为强迫障碍相关信念明显或可能不是真的。

自知力差:患者认为强迫障碍有关信念可能是真的。

无自知力/妄想性信念:患者坚称强迫障碍相关信念是真的。

标注:

抽动相关:患者有现发的或既往的抽动障碍。


2、 CCMD-3: 43.3 强迫障碍

症状标准:

1) 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①  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强迫性对立观念,穷思竭虑,害怕丧失自控能力等。

②  以强迫行为(动作)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对、检查,或询问等。

③  上述的混合形式。

2) 患者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强加的。

3) 强迫症状反复出现,患者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空中秋千 坐立不安》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3个月

排除标准:

1)   排除其他精神障碍的继发性强迫症状,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或恐惧症等。

2)   排除脑器质性疾病特别是基底节病变的继发性强迫症状。


五、 基于患者角度的所感所思


首先,站在动画观众的角度,笔者会觉得,能够遇上一部将强迫症或者其他精神疾病讲好的作品,是挺不容易的。一方面,精神疾病和患者的故事并不是动画创作的主流题材,就算在一部主流商业动画中出现了患有某种精神疾病的角色,疾病本身和患病体验很有可能就是一种次要设定而已,要突出的,还是更加受到一般观众青睐的设定。

另一方面,就算遇上了这样的动画,也会出现比较可惜的情况:真正的患者在观看的过程中,会明显地觉得创作者好像并没有很透彻地理解患者的疾病体验,以及精神疾病本身更为核心的描述。

这里笔者举的一个例子是2018年中国的一部毕业设计性质的动画短片《OCD》。

《OCD》
《OCD》
《OCD》
《OCD》

这部动画短片的故事概要是这样的:一位图书管理员,在将书本放回原来的书架时,会出现侵入性的焦虑,此种焦虑迫使这位图书管理员要想方设法,将书本放置得刚刚好,书与书之间不允许存在缝隙,一旦缝隙存在,侵入性焦虑就会在她的心理活动中幻化成如恶魔一般的藤蔓,这些藤蔓不断增殖,她想要逃避,但这样的心魔总能够轻易抓住她。

根据上文笔者的介绍,有心的读者应该会知道,强迫症状表现过程中,相当关键的一点是:患者明知道这种侵入性焦虑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但还是陷入到强迫和反强迫的精神争斗中,且往往是强迫的那一方取得胜利。

《OCD》并没有直接表现出图书管理员的这一必要表现,而将更多的篇幅放到了对心魔的描述或者具象化塑造中。缺乏了更为核心的疾病体验,笔者甚至可以这么说,将动画短片中的部分内容修改一下(比如说图书管理员具体害怕的场景或者特定物体),然后作品的标题改为《恐惧症》,对心魔的表现方式基本不变,整部作品依旧成立,因为图书管理员在面对自己害怕的场景或者物体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回避反应(这是恐惧症的核心表现之一)。

《OCD》

其次,可能会有人觉得强迫症患者就是想太多了,笔者不否认这一点,但是,平时想太多的人,与患强迫症之间,还隔着各种有可能导致起病的因素。笔者觉得对于精神疾病和患者的研究,除了对生物医学的重视之外,对社会学、文化背景、道德伦理以及哲学的关注,也是十分重要的,但遗憾的是,无论是笔者大学本科所接受的精神病学教育,还是亲眼见证部分专业人士的做法,都没有很好做到这一点,强调人文精神病学,什么时候不再只是一句教科书上写明的口号呢?

对于强迫症的患病体验和治疗过程,如果真的要深入探究患者个体生命历程的话,笔者认为最先要做的一步,是将个体放回到整个社会结构中,想太多的人,如果是生活在一个更加安全的,更加宽容的社会中;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更多一些;如果笔者写稿的过程中,不需要担心各种莫名其妙的审查和规制,不需要在每写一个句子时,变得焦虑,变得小心翼翼……那想太多是不是真就是个问题呢?

笔者比较喜欢伊良部医生说过的这么一句话:

伊良部医生
真由美护士

还有,患有强迫症这件事情,在社会意识的层面上,是否真的就是完全负面的?笔者并不这么觉得,伊良部和真由美也不这么认为,岩村因为其强迫症,变得有名起来,也因此认识了著名的棒球选手(他们都是伊良部的患者)。

《空中秋千 坐立不安》
《空中秋千 坐立不安》
《空中秋千 坐立不安》
《空中秋千 坐立不安》
《空中秋千 坐立不安》

另外,笔者对于岩村这样有良知,工作态度认真的媒体工作者,是抱以敬意的,并不会因为他患有强迫症,而觉得他应该顺从某种“做事标准”,“灵活地”作出变化和妥协,伊良部和真由美也不会这么去建议岩村,伊良部更多是要岩村不要在日常生活中,想那么多“要是”和“如果”,就算闯了祸,也不一定真的像自己想象得那么严重。


六、 写在正文之后


1、 对部分强迫症患者的小建议

限于篇幅,笔者只在这里针对同样对看过的文字和数字,具有强迫怀疑和强迫检查确认,继而影响到用眼睛阅读的强迫症患者。

如果除了这一点外,你还与笔者一样,对通过听觉接收的信息,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强迫怀疑和强迫检查确认,那笔者会建议和推荐你,在一系列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利用文字转语音的软件或者应用进行阅读(比如说PC电脑端的balabolka,手机端的讯飞有声等等)。

balabolka

这些工具可以用来帮助你以更加放松的心态阅读相当一部分的电子书(尤其是epub格式,因为可以直接将内容复制到工具中),和发布于多种内容平台上的文章,当然,有平台已经实现了语音朗读文章的功能。你还可以选择有声书,虽然国内的有声读物收听环境,还有不少需要改善的地方。

虽然从很多细节的地方来说,这绝对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

既然对看过的文字和数字等表现为强迫怀疑和强迫检查确认,而且就算是处在治疗期,也不可能让这些症状说没有就没有,那笔者觉得就不需要将自己完全束缚在某些人所倡导的“阅读”理念和行为上。请维护好自己对于“阅读”的解释权和实施权。


2、 对精神卫生健康和心理学科普工作者的小建议

正如笔者的大学本科专业那边,也开始在哔哩哔哩这样的平台上开设官方账号,去发布专业相关的介绍视频。就笔者所了解到的情况,有部分精神卫生健康以及心理学科普机构或者媒体,同样在哔哩哔哩发布知识普及类的内容。

总的来说,这样的倾向是好事,而且也符合哔哩哔哩如今的发展规划,对于这些精神卫生健康和心理学科普领域的“知识分享官”,专业上的事情,笔者也没资格说太多,不过站在亚文化爱好者的角度,笔者的小建议是:

A. 哔哩哔哩上的少男少女用户,如果不是真的患有某种精神疾病,或者有特定的心理困扰,一般情况下,这些用户没有任何义务要去接触你们发布的内容,所以请先将姿态放下来,你们至少要知道,怎样的方式和呈现手段,会让这些用户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到愉悦和抱有期待。

B. 在一定程度上迎合用户,但并不是说为了追热点流量,追用户关注度,而在进行知识普及时,将知识本身完全娱乐化,让知识普及变得不严肃不认真,要是真那么做的话,不就跟内容低质且量产化的营销号一样吗?

C. 就算是一般的观众,在观看《空中秋千》的过程中,也会比较容易从一个个故事中获得“治愈”的感觉,那是因为这部动画除了真的在普及精神病学知识,真的在讲患者的故事外,里面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压力等问题的探讨,是具有更大范围的普适性的。还是那句话,一般观众没有义务去了解清楚相关的知识。内容有趣度和官方倡导二选一的话,你们觉得一般观众会选择哪个?

Denki Groove - Upside Down
Denki Groove - Shangri-La (Y.Sunahara 2009 Remodel)

D. 《空中秋千》是一部能够从头到尾取悦笔者的动画作品,除去上文笔者提到的对精神疾病和患者的呈现,故事设计以及视听语言风格之外,OP和ED都是日本著名Techno音乐组合Denki Groove的作品,包括正片中的配乐也是。如此既有知识,又有趣,还从许多细节体现出强烈个性和潮酷气质的佳作,请“知识分享官”好好借鉴其中的创作精神和创作追求。

《空中秋千》OP&ED主题曲,by Denki Groove
To Be Continued

这样“我们”才会更好地听你们讲话。


七、 参考资料

书籍:

【1】《沈渔邨精神病学第六版》,陆林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2018

【2】《脑锁 如何摆脱强迫症》,Jeffrey M.Schwartz 著,谢际春 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2008

影像:

【a】《视听语言的三个进阶思考维度》,刘书亮 主讲,2020

【b】《OCD》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W411w7He?p=1 ,浙传动画毕设, 2018


笔者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让你一边看着,一边让你自行觉得自己就是患有强迫症的!

还有,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有可能患有强迫症,并感到明显的焦虑与痛苦的话,请去寻找专业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笔者能够帮助到你的事情,其实真的很少,笔者也有自己的生活,而且所存在的困扰还有待解决,说白了,笔者也没有这个义务。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