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島民KMnese
戰地島民KMnese

不學無術一事無成,歡迎追蹤。 接受讀者留言請求免費進入圍爐,內含:身為金門人的專題寫作、保存牆內文章……。

談「我們該譴責私了還是警暴?」

一連在Matters看了幾篇文章譴責示威者「私了」行徑的可惡。
反過來看PTT、獨立評論和Twitter對港警暴力的訊息讓任義憤填膺。
每當兩岸讀者比例較均衡的端傳媒報導進行中的運動事件,總有質疑和諷刺的留言諸如:「香港示威者有XXXX的罪行」、「在XXXX明明就有XXXX的證據」以及萬用的語法「你怎麼只說OOO不說XXX」總穿插出現。
近期,XXX最適合填上的是示威者的「私了」倡議,特別是影像捕捉到的那樁黑衣人以火水潑藍絲老人的犯罪行為。同一天,一個交警對一個黑衣人開槍。

當天通車時看了報導,以及底下的留言,我開始像考試般設定了如標題所述「私了vs.警暴」這則考題並馬上作答。

「私了固然可恨、但警察是國家暴力應負更大的責任」、
「警察有武器,而民眾是萬不得已,原本200萬人上街沒有暴力,是官逼民反」、
「正是因為你們中國人縱容中共凡事鎮壓,怎麼有立場來譴責潑火水的行為」
  以及,萬用的絕招
「你怎麼知道犯事的人不是臥底或收錢辦事的」

我當時是用手機瀏覽,輸入不便,因而沒有即時回覆。
再打開電腦看見類似的留言增加,我又馬上敲打起鍵盤,但適逢球賽也沒有送出。
最後在深夜,為了備課重讀了Regarding Other's Pain的筆記也再次看了槍擊的影像,於是,在Matter's寫了文章(當然是帶有怒氣的寫的)。

現在看來,上述那四個可能的回覆其實只有前兩則說詞堪稱「合理」,後兩則恐怕只有表態的意義,更仔細的想,前兩則就算合理,在一篇對於警方槍擊和示威者傷人的報導中,其實亦無特意寫下這兩段回應的必要,必須回應恐怕是應試教育那種「有寫有得分,交白卷肯定沒分數」造成的結果。

靜下心來想,若是為了與那些觸怒我的留言者對話,我心理明白四種回答都毫無意義,他留言的內容正是表達他拒絕去聽,諷刺的是,若我回覆「暴政必亡」這類罐頭回應,恐怕反而能引發他為訕笑而注視。留言的心態恐怕更多是預設了「其他不留言的讀者也會看到」,但平心而論就算前兩則留言稱得上「合理」但實則了無新意。那麼是什麼驅使我看見一則報導必須「答題」?我發現這隱含一種知性的責任感,評論,是榮譽感的驅使。但目前資訊傳播的時限內的評論,注定難有深刻的思維,在太短的時間內知道的訊息得太少卻又太急著說。更糟的是,如TS Eliot看到的 :當我們不夠瞭解或瞭解得不夠多時,我們傾向用情緒取代思維。原本是基於良善的榮譽感為區動力的評論,不但無助生產論述與對話,反倒陷入了論戰情緒驅使下羅織言論的泥淖。

以此反思,前兩天那篇「旁觀」的文章,也是看見交警的槍擊示威者新聞、深夜看到影像而被情緒驅使作出「答題」的反應。不過這樣的反應還不只是前面提到的「知性」的使命感,其實還帶有一種焦慮。讀文字的新聞會有評論的驅動力,它比較不猛烈,持續的時間較長,但影像不同,影像喚起的「知性義務」既快速又猛烈,也導致情緒取代思維的狀況更加嚴重。

人類見到他人痛苦會心生自身的痛苦,為此個體會去幫助其他痛苦的個體,這是演化留下的機制,也是道德義務的基礎。這個機制不僅在現實中,也在觀看現實事件的影像時運作。
影像撩動道德義務的效果是雙重的:一方面,「影像就是事實」此一權威感如今已強烈又即時:少年受交警槍擊的影像迫使觀看的人頓時「在場」,而這個宛如自己在場的事件讓人緊迫,因為視而不見或不發一語都是可恥的。 另一方面,影像是從真實中,攝獵(Shooting)人類最敏銳的感官:視覺所能感知的訊息,就如古老的格言所說:To see is to believe,但它終究不是真實本身,在強大的鮮明性(Vivid-ility)的衝擊下,我們很難警覺影像其實由詮釋和說明所左右

在雙重作用下,影像即真實的幻覺既使觀者有在場的壓迫感因而必須說些什麼以緩解焦慮,但,影像並不是真實,於是,必須發言的焦慮會讓人迅速利用這個漏洞嘗試著詮釋為最符合自己意願的說詞,哪怕那有點牽強。在談「旁觀」槍擊事件的文章裡我正是對這種「找藉口」的言論感到不滿,我想:面對槍擊案影像竟費心思尋找「被槍擊者有錯」的詮釋是一種墮落,相對地,我想近日大陸朋友看待「私了」的相關言論肯定也充滿義憤,潑油燒人的私了的影像歷歷在目,這些辯護的說詞簡直還有人性嗎?

回到標題,談「我們該譴責私了還是警暴?」。
我無意就引號內的問題作答,我疑惑的是為何私了與警暴二選一?
為何有那麼多人輕易接受問題中的二元對立,還迅速給出答案?
私了或警暴在這篇文章裡是用文字敘述的,但過去幾天,當我們對私了或警暴表達看法時,我們是否陷入了影像的威嚇、逼迫和衝擊,我們是否理性?我們是否真的能夠判斷自己足夠理性?

自欺是所有欺騙中最頑固的一種。

以Susan Sontag那般直白雄辯的態度審視的話,我們該直視自己的「仗義之言」源於一切事不關己,更不光彩的是在發言時我們還偷渡侵略性和道德優越的快感。

當我們對著事件的影像表示:「我從未想過港警會如此殘暴」或「示威者演變成暴力我就不再支持了」這種語帶驚訝的表達,其實多少有點虛偽。我們並沒有那麼天真或遲鈍到對這些事件感到驚訝,學過戰爭的歷史早知道武裝力量的殘暴,度過群體生活又怎會認為眾人有一致溫良恭讓的可能。只能說,我們「知道」但沒勇氣「瞭解」更逃避「面對」,於是當影像挾帶真實的權威出現在眼前我們才慌慌張張的回應,且總是放大或忽略些什麼。

對影像的逼真得讓我們手足無措,以致於放棄思考便套用選邊站的方式表態,這說來悲哀且難以避免。不過,自知本來就格外艱難,只能像感染感冒病毒,一次次的折磨後終究能產生抗體,明早醒來或許我點開新聞又陷入了義憤填膺,又再次被仗義的幻覺綁架,又過度天真、膚淺、愚昧而健忘。

自己難以改變這個事實固然殘酷而悲涼,不過,行筆至此也發現承受挫敗的能力似乎稍微成長了一些。原本,是看見上一篇文章遭受的質疑想大書特書的,但腦海迴盪著Susan Sontag字字句句的警語反省了起來,不失為一種收穫。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