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島民KMnese
戰地島民KMnese

不學無術一事無成,歡迎追蹤。 接受讀者留言請求免費進入圍爐,內含:身為金門人的專題寫作、保存牆內文章……。

RE: 宗教、心智科學、現象學態度

因為在討論區與@存乎一心、@SeeJay 有些交流,所以隨手寫了一些個人態度如下:

(兩位都是理工背景,但致力於心智、意識類的書寫,在一些概念往赴間,我就一些主題發表個人看法)

這裡可以看到S 原始的回覆


宗教與科學

我不太瞭解@存乎一心 有沒有對宗教的追求,我也不理解你在應用科學連結到金剛經大致是什麼...動機吧?

不過,我每次涉及這類連結都要囉唆一次,正如你的描述:

我喜歡佛陀一開始講的方式(原始佛法),也喜歡腦神經科學發現的結果,尤其是能夠印證到心理學方面的說法,很多思考方式也是我在「批判性思考」金剛經的過程學來的,而不是金剛經本身的知識。

看這樣的文字我會有點遲疑。

我想你們各有專業,或許嘗試著想像你很熟悉的概念(像是量子物理、訊息熵、熱力學第二定律...一類),突然從慈濟師姐口中講出來會有什麼感覺?

其實你越熟悉越可以輕易讓她不再談,但,你又知道真的要溝通爭議你無法說她「講錯」,因為她講的往往是欠缺足夠瞭解的部份或延伸。

可是有一種很明確的想法是:啊,現在已經扯到這裡來了喔?

就因為這樣,一旦試圖連結科學與宗教我通常不太積極。
我的理由是:宗教不需要科學來證明自己。

(而我對佛教粗淺的瞭解中「智性」應該屬修行的阻礙。例如:靈魂、慈悲、愛...我覺得他們單純沒有需要以科學驗證事實的必要。)



行為科學時代曾有一個研究是飼養兩隻小猴子,一隻給母猴相伴; 另一隻純粹功能性與母猴條件相同,而最後後者死了。於是結論是:母愛對生命很重要。有某些人可能歡呼Ya~我們證明愛的存在。但我偏向我老師的老師他們的意見:需要用科學實驗來證明愛的研究,是可恥又可悲的...


不過,可以補充說明的是:對於宗教和科學心理學太急促的連結,我比較保留的原因是我們畢竟處於佛較為主流的社會,任何強勢的宗教都要避免科學這個當代宗教為它加冕的危險。

但是,佛學與心理學界的交流互動和認同有很多,他們面對著基督信仰的劣跡斑斑,通常認為佛教是一套哲學而非宗教,而且,有很多題目研究成果還不少。(所以我們也很容易接收到相關成果)

但,我覺得還是有點...沒必要啦,當前Neuroscience很愛用的是fMRI,你看下圖,再想想請來高僧特地在此禪定讓他們研究腦部活動是不是有點...「有必要這樣嗎?」


現象學的意向性及其應用

(*以下我單憑記憶寫的,在使用現象學的術語系統可能有誤,但我大致介紹的是現象學對照我回應的兩位他們談到哲學時我注意到的「便利性」)

其中有我一直很掛念、想理解的意向性,這似乎對人生很有幫助

我推薦現象學,它至少很難在當今社會並沒有科學那樣的權威性。
(以致於物理學家會酸溜溜的說「號稱最接近真實的是現象學家」...)

...現象學的基礎是意向性但它最大的貢獻在於,它解決的康德以降的主客觀, 然後很適合作為認識論方法學去描述,這稱作「現象學還原」和「現象學態度考察」。

例如,一個六面體,你我各從兩個紅點的視角都只看得到3面,你問我我看到了什麼我一定說我看到那三面,而我問你的答案也一樣。
對你和我這個觀測者來說,六面體實線(虛線)的那三個面向分別意向著觀察者,在沒有關於六面體的知識(公共意向性)時,你和我應該會聲稱線條是實線和虛線(瞎子摸象)。
是康德認為的物自體我們感受不到所以我們只討論物體的現象圖式嗎?
不是,我們確實「都」掌握了物體的真實,但是,我們的真實如何整合呢?
藉由觀察我們得到了知識是:「我們無法同時觀察到六面體的所有面向」,在一人觀測時我們能明確知道的只有眼前的那三面,另外三面我們「推測」它應該是如何。
以上都是觀測者基準的敘述,但是,我們可以改用現象學的敘述,六面體有三面的意向性是滿實的,具備知識後,有另外三面的意向性是「概念的」(這裡的分類詞我有點忘了)。

看到實線三面的經驗是你意向著六面體(物,你不知道它是六面),而物也向你展開不同的意向性(滿實的、概念的、虛無的....意向性。注意,我無法完全肯定另外三面的狀態,所以除了概念的意向性也有虛無的意向性)

注意到了嗎?這時觀測經驗既不是唯心/經驗主體也不是唯物/實證主體而是「互為主體」。

你可以說現象學是觀測即造成改變,但觀察者與物之間意向著彼此,現象學下不可能完全掌握物(康德說的就是物自身無法知道,我們只經驗到現象),可是物被觀察也是物向你示現(這就突破康德了,物的經驗不是在各自心裡的)。

那麼,我們為何看到一樣的世界呢?因為物的意向性式具有公共性,可以成為知識,所以我們對世界的經驗有同一性(現象學家認為科學掌握的就是這個同一性,他們甚至認為,科學始終有虛無假設,因為科學適用數學必然與真實有誤差,這些誤差就具有虛無的意向性)

舉紅色為例,我們能訂定所有指標找兩個人來看紅色他們看了都表達自己看到了紅色,至此,從知識、測量和光線...都是物具有公共性的意向性。
但是,當兩個人稱為「紅色」真的一模一樣嗎?不知道,因為物體向個人展開的意向性又可能有所不同。所以,現象學認為世界與自我有兩層關係,一方面是我們人人可以從世界取用的公共意向性(可標準化的紅色),同時,世界也以獨一無二的方式與每個「自我」有關聯,所以,你的紅跟我的紅「一樣」嗎?不知道。

(記憶,那就是種心智的意向性更多元的「世界與自我」了。)

這僅僅聚焦描述現象學的關鍵差異,一方面對於兩位的研究提供一些工具,而順便也分享給@Ivah,以現象學這樣的論述,「藝術創作正是在公共的世界中將自我的世界公共化」(既不是模仿也不是理形),這比較容許描述主觀經驗和用來敘述實證經驗。

我原本只是想回覆一下文章而已,現象學十四講是很不錯的導論書籍(尤其是我上面講到的胡塞爾完成的部份,但他後面講到海德格就有點爭議...但不會錯得太多,可能翻譯問題而已)

15年前台大哲學所開現象學還是不足3人上課沒開成,我上面也介紹了不少了,歡迎各位隨喜資助:讚、分享、留言、給錢....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