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島民KMnese
戰地島民KMnese

不學無術一事無成,歡迎追蹤。 接受讀者留言請求免費進入圍爐,內含:身為金門人的專題寫作、保存牆內文章……。

遲發|我的911隨筆……

在戰地長大,又和另一場「戰爭」有種種陰錯陽差……

2001年我用拼命打三份工的積蓄當旅費,在暑假的2個月間到美國自助旅行。

當時我買到的機票是來回香港轉機飛紐約,並額外贈送美國國內線來回機票,我在波士頓有親友可以借住,所以我就選了波士頓--紐約來回機票。

這兩個多月旅行期間當然充滿著有趣的經歷,種種際遇與感悟亦難以盡書,不過我得略過大半旅程不寫,只講最後幾天的經歷,這時,我一路窮遊到佛羅里達後又終於回到了波士頓,我的計畫是:在波士頓收拾好大件行李,可使用飛紐約的單程機票,在紐約再待三天就搭機返回台灣。

在這趟旅程中我其實造訪紐約好幾次,不過我很中二的排定最後三天才去自由女神像、世貿大廈、華爾街公牛等一班「觀光客景點」,再加上我記錯航班導致晚一天才從波士頓飛往紐約,所以只剩兩天去走觀光客行程。

一天,我去看自由女神像,並登上那個移民紀念島時,拍下了下面這張有世貿大樓的紐約景觀。

最後一天,我上了世貿大廈的頂樓。


當時我已將相機打包,我在世貿頂樓看到紐約的暮色就只有記在心裡,入夜我回青年旅社取行李,在凌晨搭機離開紐約。

我自助旅行的最後一個景點就是世貿大廈。

看完頂樓的景色,在約末30個小時後我回到了台北。
看完頂樓的景色,在約末60小時後世貿大廈遭遇了恐怖攻擊。

恐怖份子協持兩架民航機自殺式撞擊世貿大廈,在我造訪後不到72小時後,大樓就此倒塌。

那時我回台北後,正忙著把親友託買的東西一一發送,恐攻發生時我一直沒注意手機,當我察覺震動接起電話,是某個同學確認我是否已經回台,他告訴我紐約遭遇恐攻……



有趣的是,對911事件我最難以忘記的竟是「8810手機顯示數十通未接來電」的畫面……除此之外,我當時的感受恐怕就跟全台透過電視收看新聞的民眾差不多。

對於電視新聞Live直播的攻擊畫面我跟大家一樣印象深刻但也同樣事不關己,或許是飛機撞大樓的畫面太不真實,以致於我離攻擊現場這麼近卻很難說自己的體會有何深刻之處……

但如今想來當時的我最特別的反應,或許就是把「感覺事不關己」作為焦點的想法,其實,我當時對於「紐約地鐵淨空」、「當地有X名台灣、日本旅客」…這些新聞資訊都有「新聞搞錯了、才不是這樣、應該有XXX在那裡」這些很切身的判斷,但是,我也明確感受到,自己的狀態實在難以對應新聞傳達的事件強度…

但這才是真實,不論視覺多麼驚異、傷亡多麼慘烈、引發多大效應的事件,身在其中的人體會到的都同樣平凡,同樣不平凡的那種平凡。




911事件堪稱是一世代反恐、戰爭和國際局勢走向的開端,而我和這個象徵性事件又有切切實實的關聯,我隨後發現更多擦身而過的巧合,好些年來總掛在嘴邊。

我原本就只打算選帝國大廈看紐約,是因為當天天氣好我才起意登上世貿大廈。

因為記錯班機時間,我臨時改成隔天早班從波士頓飛紐約,這就是撞世貿大樓的班次。

我是世貿大樓最後一批旅客、
在世貿大樓倒塌前72小時內上過它的頂樓、
我在美國本土遭遇攻擊前剛好離開……

911事件時發生在我身上的巧合確有稀奇之處,讓我既慶幸逃過一劫、也遺憾差點親臨現場,但是,在20年後再回想發現自己談起這些事總帶有言過其實的口氣。

人們總是不自覺的放大自己與象徵性事件的連結,彷彿能讓渺小的個體更接近宏大的歷史一點點。當我們與重大新聞事件有關連,我們也逐漸像個新聞事件的參與者那樣敘述。


20年過去,911的象徵不再鮮明也幾乎沒有新聞的時效了。

在這時又想起911,除了經驗的內容外我可能更感受到「電視新聞直播」、「第一次自助旅行」、「在18歲造訪世界的首都」、「Nokia 8810」……這些充滿年歲印記的符號,畢竟已經到了感嘆青春不再的年紀。

現在談起關於911,我會找出一張照片並且驚訝於照片這個物品在這世界已經帶有陳舊的意義; 我會想起在世貿大樓倒塌前我曾造訪現場的事實,但是我也察覺到這段經歷的意義總是變動的……

現在談起911,差點搭到死亡班機的命運、早一步離開美國的時機都不那麼重要,因為那只強調911事件本身的災難和悲劇,如今看來,911更像是個明確的標記,標記著不可一世的美國和華燈璀璨的紐約的結束。所以我會說,我剛好在911那年去美國,我剛好在911發生前登上世貿大廈看到了暮光下的紐約,我剛好能見到那個紐約、那個美國和那個世界的最後一眼。

然後我暗自嘆息,那個紐約那個美國那個世界裡的那個我,如今是這個我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邊境濁酒路邊攤

戰地島民KMnese

金門是多重邊緣的存在,加入圍爐,聽我說說這裡的我有什麼故事? 在眾聊,歡迎加入發起和參與「公共討論的開展」,分享保存牆內有見解的時論文字。

040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