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女子
平凡女子

回歸現世生活去,暫不更新,謝謝大家喜歡我過去的文字

美劇《Smash》一鳴驚人 | 過去我所愛的歌舞劇片段

藝術不是良藥,不是來解決我們的個人問題。我們要把這些糾葛拿來好好利用,不管這傷我們多深,事實上,你傷的越深越好……

說到在2012年和歌舞有關影集,很多人會想到歡樂合唱團《Glee》,它翻唱了許多經典歌曲,喚起了無數人的回憶。連我也從《Glee》裡知道好多動人的歌曲,但內心有部分暗暗抗拒,因為心目中認定的完美歌舞劇,應該是聽覺、視覺和情節兼具,《Glee》音樂好聽,但裝扮太浮誇,劇情過於狗血。因此當初找到這齣和音樂有關的《Smash》時,心情非常雀躍,它幾乎滿足心目中影集有的特點,可惜的是只短暫播了二季就結束了。

《Smash》

《Smash》其實來頭不小,起自史蒂芬·史匹柏的構想,大導演後來也是此劇的執行製作之一,而環球電視(Universal Television)與夢工廠(DreamWorks)等都是它的製作公司。此外,劇裡找了很多大明星來客串,像是烏瑪舒曼(Uma Thurman)、麗莎明內利(Liza Minnelli)和珍妮佛哈德森(Jennifer Hudson)等,可惜我一向臉盲,不太識貨,唯一使我驚呼出聲的是某集看到史蒂芬史匹柏飾演頒獎人。和《Glee》不同的是,《Smash》的曲目幾乎都是原創的,由得過托尼獎和葛莱美獎的Marc Shaiman、Scott Wittman所打造,裡面角色的嗓音也很棒,所以《Smash》的專輯直至現在我時不時會翻出來重聽。

影集《Smash》的劇情是環繞在一群以百老匯為目標的製作團隊上。兩季採『劇中劇』的方式製作了兩齣音樂劇,第一季是以瑪麗蓮夢露人生為主題的古典劇《Bombshell》,第二季則推出偏現代流行趨勢的偶像劇《Hit List》。《Smash》有個特色,它著重在呈現音樂創作的成果,所以即使劇中角色的情感關係複雜也只點到為止,不會過於矯情。相反的,它描寫的挺真實的,演出人物表面光鮮亮麗,私底下卻隱藏許多困難要解決,工作和生活間還相互拉扯,劃不清界線。尤其是在藝術創作上,時常要對現實妥協。像是製作人為了尋求資金,必須配合配合商業模式大幅修改劇本和選角,甚至利用演員的私生活來炒作作品。而演員想一鳴驚人也不是單靠努力就能得到,誠如女主角的競爭對手Ivy抱怨的話,明明自己在表演上累積了多年經驗,憑甚麼沒資歷的女主角Karen可以取代她。為了獲得出頭的機會,演員彼此勾心鬥角,台上演著夢露,台下也近乎步上夢露的後塵。我很喜歡劇中導演對發現未婚夫出軌而無心登台的女主角Karen說的一段話:

Art isn't therapy.
藝術不是良藥
We're not here to work out our personal problems.
不是來解決我們的個人問題
We're here to take those problems and completely exploit them.
我們要把這些感情糾葛拿來好好利用
To hell with how much we hurt.
不管這傷我們多深
Actually,the more you hurt,the better.
事實上,你傷的越深越好

成就了作品,同時也遍體麟傷。

《Bombshell》| 以瑪麗蓮夢露為主題的音樂劇

提到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總不免會想到她的金髮、黑痣及玲瓏有緻的身材,她是二十世紀性感的最佳代表。從一名默默無名的貧窮女孩,躍身成為好萊塢大明星,這樣麻雀變鳳凰的故事,更是眾人的嚮往。不過在人人稱羨的背後,她付諸很多,為了爭取機會,不惜物化自己,願意拍攝裸照、整容到與他人發生關係。她有過三次短暫的婚姻,後期受嚴重的失眠和情緒問題所苦,開始酗酒和嗑藥,在36歲因服藥過量而逝世。

影集安排了女主角Karen和女配角Ivy兩人競爭瑪麗蓮夢露的主演,以外形來說Ivy神似夢露,她能演繹夢露的野性,但Karen挑逗的嗓音很有喧染力,舉止也優雅。在這兩種風格裡,個人是偏好Karen音色,不過在追完第一季後,覺得她們和曾經的瑪麗蓮夢露一樣,渴望有天能成名,演出過程都代入真實的自己,用自我特質讓觀眾記起這位無人可取代的大明星,至於誰演得像不像也沒那麼重要了。

左是主角Karen 右是競爭對手Ivy

分享《Bombshell》的歌舞片段:

I Never Met a Wolf Who Didn't Love to Howl

這幕是夢露在1954年2月和第二任丈夫狄馬喬到日本度蜜月,中途到韓國參加聯合勞軍組織(USO)的演出,激勵那邊的駐韓士兵(實際表演)。

Mr. & Mrs. Smith

夢露和觀念傳統的第二任丈夫新婚。

Public Relations

這首裡面有很多夢露的名言,例如有記者採訪她拍過裸照的事,她幽默地回:『 It's not true that I had nothing on. I had the radio on.』

Let Me Be Your Star

回頭看那個年代,被過於包裝的夢露,造就外人認定她和她的作品一樣,除了性感、還天真無知,就是個傻妞。夢露也因為拍攝白裙經典照,和第二任丈夫關係破裂。儘管如此,現在再欣賞她的影片,她那微翹的紅唇,曼妙的身姿,和時刻保持完美妝容,至今擁有獨特魅力,讓人目不轉睛。以下節錄1953年她主演的電影 紳士愛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es》插曲:

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

《Hit List》| 走流行曲風的音樂劇

《Hit List》是第二季裡,女主角Karen和導演Derek決定出走《Bombshell》後,投入的音樂劇,製作團隊都是新人,在沒有金錢援助和知名度的情況下,只能從小劇場做起,沒想到意外受觀眾熱烈回響,因此得到《Bombshell》製作人的前夫贊助,打入百老匯與《Bombshell》抗衡。

《Hit List》的架構就是觀眾百看不厭的通俗愛情劇,窮途潦倒的作曲家和夢想當歌手的富家女孩(女主角飾演)墜入愛河,但有天晚上女孩偷走男孩的作品,並離開了他,成為了揚名國際的歌手,招致另位歌后的妒恨。這部音樂劇採倒敘的懸疑情節作為開場,以歌唱取代對白,劇情也呼應夢露音樂劇那首的《Don't Forget Me》,在最後一幕唱了一首不同風格勿忘我。《Hit List》劇情沒有像《Bombshell》那麼飽滿,但我很喜歡裡面的歌曲和表演元素。

《Hit List》女主角阿曼達和男主角傑西
I Heard Your Voice in a Dream

用舞群呈現相愛兩人受旁人的阻礙。

Rewrite this story

用兩個螢幕背景表示分隔兩地,很喜歡這樣的巧思。

Reach for Me

飾演《Hit List》的反派歌后,吊繩索表演,編舞很美。

The Love I Meant to Say

男主角的哭腔很觸動人心。(不哭不哭眼淚是珍珠....)

《Bombshell》和《Hit List》海報

《Smash》的Soundtrack連結

這部劇不只唱和音樂劇有關的歌,也會根據人物心理狀態演唱各種類型的歌,總之我就是太喜歡裡面的歌舞橋段,為了不失控分享太多歌曲影片,在這裡附上《Smash》OST Spotify 連結。

翻唱 Florence + The Machine - Shake It Out
翻唱Rihanna - Cheers (Drink To That)

後記

我常覺得自己在美劇這塊一定是中了某種魔咒,只要不是追醫務、推理的題材,而是看一些和藝文或生活相關的戲劇,這個魔咒就會啟動,不管我多愛這齣劇,外界也給予不錯的評價,可是國外觀眾偏偏不買單。結局當然千篇一律,就是低迷的收視率,導致電視台取消續訂。好不容易找到一部看得津津有味的影片,最後沒落收場,難以言喻這份失落感,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影片終結者了(笑)。最近都在追老片,才又想起這樣一部令人很遺憾的作品,不過它實在太舊了,想重溫劇情也只查得到片段,只好用文字緬懷它一下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