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kLee
HankLee

Meds ➡︎ IT, Software Developer, Full Stack Developer, Mentor, Dog Lover

易懂難實踐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生活於現在這種高科技時代下,我們時常透過手機在看這個世界,光是照相的App就層出不窮,甚至App內有許許多多內建的濾鏡,直接套用這些濾鏡,出來的相片就會長得不一樣;而這個現象不只是單單發生在影像上,其實多數人都是透過一層『濾鏡』在看待世界發生的人事物,而這層濾鏡,就是 自己的思維和認知;套上了這個濾鏡,往往就造成了未來截然不同的作法與後果。

自我發掘,從內開始

一般人看到成功人士可能都會感到羨慕,心中會無法控制的萌生出:『為什麼他們可以成功,過上人人稱羨的好日子?』,於是開始四處找尋答案,並期望找到答案後可以直接套用在自己身上,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然而這種看似『特效藥』的答案,或許短時間內可以體現出一定的效果,但畢竟只是治標不治本,時間長了,日子久了,這種改了表卻無視裡的做法終究還是會被打回原形。而想要治本,就需要從『自我發掘』開始,重新認識真正的自己,想想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然後改變自己的思維,一旦思維改變了,看事情的角度也改變了,進而想法、感覺、行為也會跟著改變,進而回過頭來影響自我;其實這件事在原子習慣一書中也有提及,透過改變自我認同來破除一直以來阻礙自己前進的障礙。

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

產能 v.s. 產出

要達到所謂的高效能,唯有平衡產出與產能才能做到,以置產為例,現在人人都想要置產替自己留一點老本,但如果置產後,只注重在這個房子能否帶來足夠的租金或增值空間(產出),完全不去管房子的基本維護與保養(產能),日子過去了,房子愈發老舊,問題越來越多,導致無法提高租金或房價因此下跌,也讓產出下降了。


套用到人身上也是一樣的,倘若有一個人死命的工作,沒日沒夜的工作,除了工作還是工作(產出很高),到頭來,身體可能因此出現很多毛病(產能持續下降),只能決定提早退休,因為產能已經趨近於零,無法再製造產出了;然而若是能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維持了產能,增加了續航力,產出也能有一定水平的表現,最後就能快樂退休,享受美好的退休人生。 因此無論是有無生命的人或物,都需要注意維持產出與產能的平衡,才能保持最高效能。


近利不等同於成功,只是把為了未來準備的柴火拿出來燃燒

自我約束,自我改變

在蛻變成『高效能人士』前,我們要先針對自我進行改變,這是一個由內而外的過程,準備好自我,才有能力影響他人。

習慣一:主動積極

第一個習慣是主動積極,而主動積極其實是非常多面向的,但對我來說比較有感觸的有兩點:

1. 專注做好你能控制的事

我們時常有許多行為都是受制於人,也就是遇到了什麼刺激,就會很自然地有相對應的反應,但其實這都是我們『自由選擇』後所做出的反應,只是我們會下意識地告訴自己『因為別人XXXX,所以我才OOOO』;然而在受到刺激與給予回應的中間,我們其實可以透過自覺想像力良知獨立意志來改變我們原先要做出的回應。舉例來說,我一旦坐上汽車的駕駛座,我就會立刻變成一個脾氣暴躁的人,我異常容易被路上的三寶激怒,但是,如果我在被激怒的時候(受到刺激),能夠意識到『我現在是易怒駕駛』(自覺),然後想想對方可能XXXX(想像力、良知),最後決定我不要跟他計較(獨立意志),這樣我的回應就會從原本的『咆哮飆罵』變成『冷靜看待』。

此外,在與人相處的過程當中,我們其實很不自覺得會去想要把我們的思想直接套在別人的身上,甚至會想要去控制別人,去改變別人,然而他人永遠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與其花時間精力在改變別人,倒不如改變自己,因為自己是可以控制的,況且自己改變了,就有可能進一步影響他人,也就是下一點要提到的『影響圈』。

佛格森(Marilyn Ferguson): 誰都不可能說服另一個人改變,每個人的改變之門只能從內在打開。我們不可能幫別人開門,無論是透過爭執或訴諸情感,都不可能。

2. 造成影響,不要被影響

生活在這個世上,我們都會去在意很多事物,這些東西可以分成關注圈影響圈,前者是指專注的問題,如健康,子女,事業,經濟等,這些是我們無法直接控制的部分,而後者則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可以積極主動處理、改變的範圍。關注圈和影響圈的範圍是重疊的,且通常關注圈的範圍會大於影響圈的範圍,你關注的東西越多,其關注圈就會越大,但影響圈的大小卻需要透過長年累月的努力累積來擴大,主動積極的人會著重在發展自身的『影響圈』,腳踏實地不好高騖遠,把心力投注在自己能有所為的事物上,久而久之成就累積下來,影響圈也會逐漸擴大,慢慢讓影響圈的範圍越來越接近關注圈的範圍。


當我們遇到問題的時候,常常可能會陷入苦惱的漩渦,甚至影響了自己的情緒,進而產生錯誤的判斷;但其實我們可以將問題分成三類,幫助自己釐清狀況,再決定下一步要怎麼解決:

  1. 可以直接控制的問題:這類的問題多半可以透過自我要求、習慣的養成來解決
  2. 可間接控制的問題:這類的問題我們要靠擴大自身的影響圈來解決
  3. 個人無法控制的問題:既然個人都無法控制了,那與其花費時間精力苦惱,倒不如笑一笑,讓他過去

習慣二:以終為始

就如同字面上的意思:『以終點作為開始的依據』。無論是人生目標、工作目標、生活目標,都要先想清楚自己的目標在哪裡,再依據這些目標給自己訂定一個方向,並在過程當中隨時檢視自己是否偏離的原本預定的計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目標在哪裡,該往哪裡前進。就像蓋一棟房子,一定是先想好房子要蓋怎樣,怎樣蓋,才會進行房子的設計,規劃時程等等。而且,一旦目標明確了,才能領導他人與自己一同前進,因為已經知道目標在哪裡,知道要往哪裡走,這樣就更容易帶領團隊與自己。

知道目標在哪裡之後,還要決定自己要『怎麼』走這條路,因為每個人都會有在意的人事物,而這些人事物可能是這條路上的助力或阻力,你自己可能也會知道什麼事情能幫助你達到目標,什麼東西反而會讓你離目標更遙遠;然而,知道是一回事,針對這些事物怎麼處理又是另一回事,極度理智的人可能認為『往前走就對了,目標在那,所有阻力一概棄之不理』,可是如果這個阻力是家人,那這樣的做法是否就是棄家人於不顧了,若是不在乎家庭的人,可能也覺得這沒啥好大驚小怪的;因此重點在於每個人專注在不同的事物上面,也就是重心不同,進而判斷如何前進的依據也就有所不同

舉例來說,如果晚上已經跟另一半約好看電影,但下午主管卻說臨時有事情要你加班,此時以不同重心過生活的人就會有不同決定這件事情的想法:

  • 以另一半為重心:看看另一半同意不同意
  • 家庭:加班能否為家庭帶來好處
  • 工作:工作第一,加班第一
  • 名利:加班可以讓老闆對自己有好印象,加班
  • 享樂:下班就是我的時間,閃人
  • 自我:加班和看電影哪個對我的好處大

因此,為了能夠用客觀冷靜的態度和想法來判斷,不讓自己被情緒所干擾,我們就要依據原則判斷,原則是自己決定的,不是任何外在事物能輕易改變的,因為改變原則前,自身的思維會先改變,不然原則和自身的思維相衝突的話,原則也無法長期維持。此外,基於原則判斷,就可以避免被情緒影響的可能性,訂好自己的原則後,100%按照原則決定事情,比98%還來得更容易,因為只要妥協一次,就很容易有下一次,以上面的加班為例,明明依據訂定好的原則冷靜判斷後是不加班,但主管強調這件事情真的很緊急,而一時心軟,決定留下來加班,此時原則基本上已經被打破,未來,這原則已不適用,因為心裡會覺得反正打破原則也不會怎樣

習慣三:要事第一

習慣三的重點在於管理時間和自己,而如何分辨輕重緩急與培養組織能力則是時間管理的精髓所在,時間管理論在過了這個多個年代後,基本上可以分為四代:

  1. 第一代注重利用便條紙和備忘錄調配時間和精力
  2. 第二代強調行事曆和日程表,此時已經注意到規劃未來的重要
  3. 第三代講求優先順序,依據輕重緩急設定短中長期目標,再訂定執行計畫,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加以分配,爭取最高效率
  4. 第四代主張的不是『時間管理』而是『自我管理』

我個人滿同意第四代的說法,因為時間管理好做,把個行事曆拿出來,可能半個小時就可以規劃好未來一週的行程;此時若缺乏自我管理,就算你知道當下這個時段應該要幹嘛,你仍然沒有照表操課,那時間管理還有啥用處,反正規劃好了也不會去做,因此自我管理反而比時間管理更為重要。

若依據時間管理的概念來將代辦事情進行分類,也可以分成四類:

  1. 急迫又重要:有期限壓力的計畫等
  2. 不急迫卻重要:自我培養、休息、人際關係等
  3. 雖急迫卻不重要:某些會議、某些電話、突然有人來訪
  4. 不急迫也不重要:雜事、浪費時間的事

第一類事物是人生在世無法避免的,遇到就是要處理;第三類事物大概就是最容易讓人誤以為不處理會爆炸的事情,然後就把大部分的時間花費在第三類事物上面;第四類事物大概就不用多說些什麼了,想要逃避其他事情的時候,人就是會自然而然的投入第四類事物的懷抱,例如一旦要開始唸書就會覺得家裡很髒,然後開始打掃。重點在第二類事物–不急迫卻又重要的事,這類的事物多半需要花時間培養,而最後也是能從中取得最多的好處,只是因為不急迫,所以往往被忽略,一再地被延宕,最後可能就不了了之。因此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要嘗試聚焦在重要卻不急迫的事物上。

縱使知道自己應該要花費精力在第二類事物,仍然會有機會在執行的過程當中,突如其來冒出其他不那麼重要的事情,此時就要有勇氣說『不』,只要以正確的原則為中心,聚焦在個人的目標,就能做出最正確的決定,而且這個決定也不會讓自己因此而愧疚;再來,時間有限,為了進一步有效的管理時間,還需要懂的『放手』,授權其他人做原先自己要做的事,讓自己有多餘的時間去做更重要的事,然而在放手前,雙方必須有足夠的默契和共識,針對預期的成果、應守的規範、可用的資源、責任的歸屬和明確的獎懲都達到一致的認知,若授權者以真心誠意為出發點,而不是只是講求效果,則可以獲得最大的輸出效果。

透過習慣一來改變自己的思維,再用習慣二釐清自己的目標,決定方向後,配合習慣三來有效管理時間和自己。

影響他人,改變結果

利用習慣一至三來改變自己,準備好內在後,再用習慣四、五、六來達到公眾的勝利。

習慣四:雙贏思維

習慣四的重點在利人利己,要打造利人利己的特質,有三大品格特質將會事半功倍:

  1. 真誠正直:沒有真誠,利人利己只會變成口號
  2. 成熟:哈佛商學院的薩克瑟尼安教授提到:『所謂情緒上的成熟,是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感情與信念,又能顧其他人的感受與想法』
  3. 富足的心態:基於個人的價值觀與安全感,樂於分享一切事務,對自己所擁有的事物感到滿足

要建立利人利己的人際關係,需要有厚實的情感帳戶為基礎,彼此需要互信互爛,才能充分發揮利人利己的效果。

凡事從雙贏角度思考,在你想要的和他人想要的當中求取平衡

習慣五:知彼解己

我們無敵容易把自己的『眼鏡』直接套到別人身上,此時心中就會立刻有所『評論』,然後甚至會在『傾聽』別人的想法前,就直接把自己的認知說出來,如果想法一致倒也還好,但倘若看法不相同,這就如同直接拿著大砲對著別人,只會讓對方對於『跟你分享事情』這一件事有極大的壓力,最後就乾脆不說了,久而久之,人情存款就慢慢消耗。人情存款的消逝,意味著失去了未來可能聽取第三方意見的可能性,因此我們要盡可能地避免這種事情發生,而在我們做出任何判斷之前,必須以了解作為基礎,不然妄下斷語只會掩蓋真相。

同時我們也要避免自己成為自以為是的人,自以為是的人常有下列四種反應傾向,現在回想起來,我自己似乎也常犯下列這四點:

  1. 價值判斷:對旁人的意見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2. 追根究底:依自己的價值觀探查別人的隱私
  3. 好為人師:以自己的經驗提供忠告
  4. 想當然耳:根據自己的行為和動機衡量別人的行為與動機

或許我們可以透過時刻提醒自己,在下評論之前,先想想:

  1. 我了解對方的想法了嗎?
  2. 我知道他背後的動機了嗎?
  3. 他會有這樣的行為的原因是什麼?
  4. 他的價值觀是否與我不同?不同的話,他的價值觀又是什麼?

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減少人情存款的流逝,同時也讓別人覺得自己是個懂得體諒別人、好談心的對象。

據統計,人際溝通僅有十分之一是透過語言來進行,三成取決於音調與聲音,其餘六成則是靠肢體語言。

習慣六:統合綜效

我覺得習慣六大概就是最難理解的一個部分,但也大概是最活的一個部分,因為統合綜效的執行過程當中,會牽扯到習慣一到習慣五。所有公眾的成功中間都是需要經過無數的溝通,而溝通也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1. 最低層次的溝通就是人人注重在自我防衛,講出來的話可能都不是真話,目的是在不讓別人中傷自己,亦或是擺低姿態降低敵對意識
  2. 好一點層次的溝通就是彼此尊重的交流方式,看似極好,但其實都只是為了避免發生衝突,也不一定會站在對方的立場思考,即使知道了對方的意象,也不能了解背後真正的原因,進而無法開誠布公,看似有個好的溝通過程,但結果未必真的好
  3. 最好的溝通方式就是統合綜效的溝通方式,前提是要先做到全體的相互了解,了解後,更容易知道當一個人提出一個想法時,他提出這樣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唯有知道了真正原因,才有辦法討論出利人利己的解決方案,但這也相對難且耗時,畢竟要全體相互了解,就是一件非常花費時間精力的事了。


此外,在溝通的過程當中,假如兩人意見相同,其中一人必屬多於;與所見略同的人溝通,毫無益處,要有歧見才有收穫,人際關係的可貴之處就在於能夠接觸到不同的觀點,一致不代表團結,相同也不意味齊心,唯有團結才能互補,而合作便需要珍視差異,因此我們需要敞開心胸接受布農的第三方意見和想法,這樣才能找出最佳的解決之道。樂高於2005年開發了免費軟體讓顧客可以自己設計誠品,該套軟體名為LEGO Digital Designer,後來被一位駭客入侵,結果變成每位顧客都可以看到每套積木組合的內容,這樣變成顧客可以知道裡面有什麼,進而排除一些自己不需要的積木,藉此省一點錢。樂高公司並沒有因為被駭一事而大受打擊,反而退一步歡迎駭客的修正,也因為這件事公司知道忠實粉絲需要的是什麼,基於這件事情再進一步的改進,最終成就了公司更大的佈局,這也是一個綜效思維的表現。

然後,統合綜效不會自然發生,可以透過簡單五個步驟加以促成:

  1. 確定所面對的問題或機會
  2. 先設法了解別人的想法
  3. 設法讓別人了解你的想法
  4. 創造新選項、新構想
  5. 找出最佳解決之道
習慣四、五、六的成功關鍵不在於理智,而是在感情和厚實的安全感,而安全感來自內在,不假外求,外界的權勢、榮譽均不足恃。

習慣七:不斷更新

這點我應該就不用贅述些什麼了,人就是要持續成長,不斷學習,讓自己能一直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延續自身的影響力,不讓自己的影響圈縮小;只要把人生的意義與方向想透徹,他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我們積極前進。

歌德:以一個人的現有表現期許之,他不會有所長進;以潛能與應有的成就期許之,他就會不負所望

結語

這本書可能會給人一股太過『理想』的感覺,但仔細賞味一番仍可從中發現一些適用在自己身上的內容,然而這一切都源頭,都要從改變自我開始。讀過這本書之後,現在生活中時常可以運用到書中的幾個概念來幫助自己判斷,但有些內容還是太難執行,可能是自己還沒有那個影響力,持續努力,期許有一天我能走到我的目標。

愛默生:經過努力不懈,一切都能變得迎刃而解,這並不是事件發生轉變,而是因為我們的能力變強了

本文亦分享於InformisTry-HankLee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