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ane
Jhane

UI / UX 設計師&自由接案設計師&雜食設計師 不定期分享設計領域的相關經驗 〘 完整內容請展開介紹〙 | 所有文章:https://reurl.cc/N6Q2Kp 設計作品:https://deerlight.design/ 原創主題:https://reurl.cc/g84djN

設計被參考

Screenshot & Design by Jhane Chou
收到對方回應的當下,突然安心了不少,我要的只是想真心的歉意及換掉,僅此而已

前言

去年底整理 Instagram 小帳,用來宣傳主題,設計簡約的貼文版型,呈現主題插畫及模擬套用的感覺。

也將所有主題進行系列分類,每個系列又能再分支下去,接著將這些主題,依序編碼排列,統整在 Excel。也想好了一些近、中、遠期的規劃,將想法記錄在 Xmind 裡。

Screenshot & Design by Jhane Chou

被參考?

這幾天看見很像的貼文版型,但是發布於別人的帳號,命名的邏輯也是一樣。其實一眼掃過去很明顯,除了內容本身,幾乎有 90% 相似。

我在去年底開始發布,而相似的貼文則是在今年初看見。

當下是有點無奈,我的小帳幾乎沒什麼粉絲,還能被注意到,很有趣。

版型一|Design by Jhane Chou
版型二|Design by Jhane Chou

兩個版型:

  1. 主圖搭配主題的編號與版權,加上我的簽名
  2. 模擬主題套用呈現,搭配編號與版權,加上我的簽名

我想這些看似很簡單的版型,或許在許多人眼中,這根本不算設計吧。我其實也不太清楚是怎麼想的,只是自己身陷其中,會更加的在意。

只能說這些版型的安排與設計,有過往的經驗累積,還有畫面的配置不僅僅是具有一致的美感,更多的是觀看上的體驗。


告知對方

我主動聯絡對方,用詞相當地委婉,不想未確定事實之前,就責備對方。再來是這件事情其實也沒有讓我太生氣,只是感到怪怪的。

我曾在過去發生類似的事情,那次是文章裡的小裝飾配圖,也是90%相似度,但那時對方堅持是自己設計的,我也就認了,這麼小的東西,會撞到也情有可原。我有時候會想,如果我沒看見,或是我不去在意,那就沒什麼問題。

我簡單傳了這段文字給對方:

「... 你的新貼文,排版、格式還有編號,都跟我的好像哦 …」

我用了「好像」的詞,去避開那個意思,不過對方馬上表明「參考」我的排版,如果感到不舒服或困擾的話,真心致上歉意。最後也謝謝我曾經寫過的文章,給他不少幫助。

當我收到回應的當下,突然安心了不少,我要的只是想真心的歉意及換掉,僅此而已。

比起之前的誇張抄襲改作事件〈我成了抄襲、盜用的受害者〉,這次不算什麼,僅簡單溝通就圓滿結束。


如果當時對方先詢問能不能使用我做的版型,我可能會大方答應,然而現在說這些有些事後諸葛。

寫下這些紀錄也不是為了撻伐對方,只是作為紀錄。


我能理解做設計會參考不同的作品或是概念,難以區分那其中的界線,說來說去,不論其他的旁觀者怎麼說,最終都是由原創者的感受,決定將付出什麼行動,只是我覺得這次的相似程度太高,才決定告知對方。

對方或許也沒有那個意思在,現在有許多免費的設計版型可以用,實在是不好區分,有可能你以為這是對方設計的,但他其實是使用現有的版型。

又或者回歸到我最前面所說的,這次看似很簡單的版型,在許多人眼中,不會覺得是精心設計過的。設計很主觀也很見仁見智,我也沒有明確地說,這個版型就是我設計的。

所以原創者不說,也不會有人知道。

但,就是這個但。

當我們參考或是借鏡對方的概念時,需要做好心理準備。可能會被懷疑,有可能不夠高明,漂亮地轉換成自己的東西,總是有一段未知的路。

我想這都是讓能力更好的一個必經階段,而我也在學習,如何判斷事情的輕重緩急,不一開始就責備對方,而是好好地溝通、理解。

某方面來說我是自私的,總是想著如果自己能更加豁達,為了讓一切更好,未來可試圖走向開源,鼓勵大家加上更多的天馬行空。

May 01, 2021

文章首次發布於 Medium,目前閱讀的版本為同步版。


感謝你的閱讀及支持,任何問題都歡迎來信交流|imjhanemi@gmail.com

MediumInstagramFacebookDeerlight

讚賞公民 2.0 訂閱連結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