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ee
Jayee

喜歡文字。喜歡故事。歐美影劇宅。

[movie] 搖滾青春戀習曲-什麼是happy-sad?


在Matters的第二po,仍然搬運舊文。這次記得打上Matters新人打卡tag了!謝謝大家賞光閱讀我的文字。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在新的平台能進步寫出更好的文章。


Sing Street 搖滾青春戀習曲

年份:2016

導演:John Carney

卡司:Ferdia Walsh-Peelo(as Cornor), Lucy Boynton(as Raphina),Mark McKenna(as Eamon)

背景:80年代都柏林

在寫2016年電影回顧時,我試著從2016看過的電影中排出前三名,依序是搖滾青春戀習曲、尋找多莉、動物方城市。Sing street在這三片中不論票房或知名度都最低,覺得有點失望。金球獎入圍了一項,但奧斯卡沒有入圍,也覺得可惜。

導演John Carney因《曾經,愛是唯一》(Once)聞名,上一部電影《曼哈頓戀習曲》(Begin Again)也挺出名的。Sing street也許因為成本和素人卡司,宣傳沒那麼夠力,真是埋沒一顆明珠啊。

以下心得有雷。


[打腫臉充胖子開始的愛情]

故事場景設在1980年代的都柏林,十五歲的Conor因為家庭經濟危機而從貴族私校轉到龍蛇雜處的教會中學,在校面對不良少年和惡霸神父,在家面對失和的父母。他最大的興趣就是彈彈吉他看看MTV。

悶悶不樂地展開新學校生活同時,Conor認識了住在學校對面的美麗的十六歲少女Raphina。Raphina告訴他自己是個模特兒,Conor於是打腫臉充胖子地說自己有個樂團,問她要不要來幫忙拍mv。為了實現邀約,他開始在新學校招兵買馬組團,以贏得女孩芳心為契機,踏上了創作之路。

後來我們才發現Raphina也在充胖子,她並不真的是出道模特兒,只是個懷抱夢想的孤兒。她一直在說要去倫敦,去發展她的事業,但後來才說她的履歷什麼都沒有,只拍過Conor的mv而已。

有趣的是在電影一開始Raphina打扮得那麼成熟,對照Conor的稚氣,兩人看起來至少差五到十歲。但隨著劇情推展,Raphina洗去了濃妝和偽裝的氣勢,展露出荳蔻少女的面容,而Conor則從驚恐不安的男孩蛻變為敢於發聲的自信少年,兩人的年齡差幾乎消失了。


[Happy-sad]

其中一個在公園的場景,Raphina說,她喜歡Conor寫給她的歌,聽得哭了。他馬上道歉,但她說這不是件壞事,你的問題在於不能享受happy-sad,但愛情就是happy-sad。悲喜參半,又歡喜又哀傷。

Conor說他聽不懂。他講給樂團伙伴聽,那些傻傻的男孩們也聽不懂。Eamon一本正經地說這一點道理都沒有,怎麼能同時又高興又難過。我在那一幕突然想起腦筋急轉彎裡那些色彩分明的記憶球,所以說男孩子比女孩子晚熟啊。Eamon的腦中大概有個巨大的兔子島吧。

但Conor接著寫出了Drive it like you stole it,成就了整部電影最happy-sad的四分鐘。他唱得那麼快樂,但又充滿了哀傷的想像。在那四分鐘內他所有的想望都成真了,像電影裡的完滿大結局一樣盛大又幸福,他任自己浸淫其中,直到音樂結束,魔法消失。


[重點是想法,不是手段]

哥哥看了Conor第一支mv成品後說,最重要的是擁有那個想像力,其他的就是手段而已。這句話讓我感到莫名的受鼓舞,但又有一點失望。哥哥其實還是不滿意這個作品,但又覺得以他們的條件,有這個企圖心才是重點?哥哥是他最忠實的啦啦隊,也是最嚴厲的評論家,哥哥的話影響Conor勝過所有人。我想也是因此他們mv的規模才越拍越大吧。在小巷子裡拍攝的Riddle of a Model,然後是出外景的Beautiful Sea,後來到Drive It Like You Stole It還找了臨演。


[航向英國]

看見有些評論認為結尾太不切實際。我是認為結尾是個隱喻,中途颳起的風雨及突然擋在面前的大船,都代表追夢途中的障礙。船上的人俯視主角兩人,但他們熱切地揮手,並尾隨著大船前進。再加上此時響起Adam Levine演唱的插曲,曲風和前面出現的所有八零年代風格歌曲迥異,更加強此景的不真實感。

他們遲早會去英國的,也許被那個城市吞噬,也許掙得一席之地。也許他們會勞燕分飛,也許修成正果,這些我們都無從得知。但此時他們在同一艘船上(管他是真實的船或隱喻的船),不畏風雨地前進,這就夠了。



原發表於MoNA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