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娴
次娴

荷兰,无业游民

能够共情的爱情是怎样的

这本书差点把我变成双性恋。

我记得看过萨莉·鲁尼(本书作者)在一次伦敦书展上针对本书接受采访的视频。她很年轻,脸部轮廓甚至还有些幼态,但面对主持人和读者提问时,她侃侃而谈,眼神闪烁着活力,言谈间不失沉稳。我在屏幕前看着她,仿佛看到了她的小说女主玛丽安的影子;而她时不时转动眼珠思考,或是面对赞扬突然显得局促和羞涩的神态,又让我想起男主康奈尔。我敢肯定,玛丽安和康奈尔同时活在她的身体里。

读书的时候,这两个人物又变成我的影子,我有时代入玛丽安,有时代入康奈尔,听见他们在字句缝隙间窃窃私语,亲吻,争吵,逐渐变成占据我头脑的声音,让我牵肠挂肚。一点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差点把我变成双性恋。

我很疲惫。是的,这是读完此书最大的感受:疲惫。不是厌倦,而是像从一场忘我的聚会中脱身,突然接触到室外凌晨四点的清冽空气时,感到情绪上的精疲力尽。但神经还是兴奋的,你记起在舞池中雀跃的快乐,觉得一切都如此精疲力尽地完美。

同时,你感到身体中有什么在苏醒,在探头,把你的思绪不断扯向远处,那微末的、遥远的记忆。对啦,如果你曾陷入过爱情,你的思绪就更有迹可循。你会像强迫症患者一般,一遍遍检视曾与那个人发生的哪怕是最细枝末节的关联,你会想,我们是这样吗?一定是吧,我当初就是这样爱你的,既像玛丽安一样迫不及待地甘心臣服,又像康奈尔一样谨小慎微地进退难安。

你看到封面上,有两个人像沙丁鱼一样交叠、缠绕,在罐头里紧紧相拥。在渺茫的巨大单色背景下,罐头里的时间似乎才更为真实。你回忆起曾与他度过的时间,块状的、凝固的、透明的时间,在他蓝色长方体房间的一角流逝,你们隔着静谧的空气彼此对望,皮肤上带着咸味,好像被时间腌制透了,只剩下面对彼此的那一侧身体,还保持着新鲜、热腾腾的渴望。

我爱你,不是说说而已,我真的爱你。康奈尔在那个夜晚说。

玛丽安用双手捂住脸,指间满是眼泪。

他们做爱,我也感到情欲,仿佛被暖风包裹。他们之间的性像慢镜头特写,细小的窘态和愉悦都因为过于放大而稍显失焦,但悬浮的情绪颗粒依然像雨点般落在我的体表。康奈尔在每一步之前温柔的征询,玛丽安急切的作答和凌乱的眼神,他们细腻地感受每一寸彼此,像倒在一起慢慢融化的两片奶油蛋糕。

更多时候我体会到张力。玛丽安和康奈尔其实都不是富有张力的人物,他们都很安静,安静得几乎所有的冲突都发生在内心。但是当他们面对彼此,说话或是做爱时,张力就开始向外伸展。我感到剧烈的情绪在他们之间流动,温柔、胆怯、渴望、犹疑、爱意、迷惘……一个人在爱情中能感受的所有,都在这薄薄的两百页纸中一齐涌向你,占据你,裹挟你,有时强烈得令你无法呼吸。

这种张力还体现在,康奈尔和玛丽安的人格就像彼此补全的拼图,互相治愈、完善。而完善的结果就是成为这本书的书名所指涉的——正常人。在看过两遍改编剧和一遍原著之后,我终于明白何为他们眼中的“正常”。

玛丽安在暴力、无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她特立独行,在课堂上直接向老师顶嘴,在被霸凌、排挤的同学关系中,她沉默得像一潭奇异的湖面,湖面下空无一物,仿佛被无形的手掏空。而湖面明厉如镜,她愈是沉默,就愈加反射出那些诋毁她的人的滑稽和丑陋。

康奈尔也在她清澈的映照下。在他自己意识到之前,玛丽安就明白他和其他人不一样,他的内在和她一样清澈,只是为了融入所谓正常的人际圈,康奈尔伪装成另一个自己,不谈书只谈足球,在哥们儿炫耀女友的裸照时不置可否,迫于社交压力只敢与玛丽安保持地下恋情。

在现有的社会规则中,玛丽安是异类,而康奈尔与之相反。这本书最具魅力的地方就在于康奈尔的正常与玛丽安的不正常的对比(虽然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康奈尔拥有正常的社交生活,但他不快乐,时不时焦虑、恐慌;玛丽安以一种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方式生活,她的内心却是自洽的。

就像世界上一切衡量标准一样,正常与不正常总是同时出现,相伴相生。正如如果没有大,就无法定义小;如果没有美,就无法定义丑;如果没有文明,就无法定义疯癫……如果不先界定正常,就无法说明什么是不正常。

吊诡的是,什么是正常这一点,并不是由我们定义的。正常的概念是不受控的,是超出自由意志之外的,是自出生开始,就像氧气一样源源不断渗透在我们头脑认知深处的——我们不能辩驳,不能选择,只是接受。久而久之,我们忘记了知晓正常的概念之前的自己,我们与之相伴太久、太亲密,血肉相连,以至于彻底以为它是固存的。

康奈尔的正常,恰恰建立在这个未经省察的“正常世界”之上。他痛苦,是因为他心底里觉得这个世界是有问题的,因此自己也是有问题的,但他害怕自省,因为自省的结论必然是去否定他现在拥有的一切。

他有时会觉得玛丽安很吓人,因为她为他打开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以一种不正常的方式活着,悦纳自己的独特,承认自己的高尚,不要在表面堆砌起毛茸茸的和蔼可亲的表情,那很讨好,很廉价,会让你厌恶自己。有句话说,如果你比众人好上一点,他们会爱你;如果你比众人好上太多,他们会恨你。怎么选择?在这个问题上,玛丽安是一个比康奈尔更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她无所畏惧地将外部与自我割裂,直面自己的内核。康奈尔在心里想,她是一个比我更好的人。

然而玛丽安也有自己的局限。她因原生家庭和成长阴影而困锁,无法相信自己的价值,男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她视为客体支配,先是羞辱,嘲笑,后来又利用迷恋,性,甚至爱情(或者是与爱情相似的某种东西)。她在苦苦求索,有时参与进这个世界需要她扮演的角色,在性爱中受虐,只为获得一丝真实的感觉,仿佛觉得通过直面操纵,就可以消解操纵的暴力。她想要的正常,是能被人以纯粹、平等的方式爱着。她迫切地需要一种确信:那个她认可的珍贵的灵魂,也在爱着她,认可她的价值。康奈尔恰好在这个节骨眼上稳稳地接住她。他的敏感、细腻、智慧,以及最重要的,正直,都让她看到在这个世界可以依存的唯一一束火苗。

康奈尔和玛丽安都是非常复杂的人,他们之间的爱情也非常复杂;也许正是因为两个人同样复杂,他们之间才可能发生强烈的爱情,甚至他们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已经超过单纯的爱情,而是更加深奥的人与人的羁绊。

至此,我得开始讲述在这个看似简单的爱情故事背后,萨莉·鲁尼埋设的一些实则宏大的命题。

康奈尔是个由单亲妈妈抚养长大的孩子,而他的母亲就是玛丽安家雇佣的钟点工。也就是说,从他们的相识开始,康奈尔和玛丽安就隔着一道阶级之墙。虽然说,家庭背景的差异对他们早期爱情的影响微乎其微,但这让他们拥有着比常人更加敏锐的阶级意识。

书中写过这样一个片段:康奈尔参加了一个著名作家的公共朗读会,作家僵硬地对着那些早已读过他作品的学生们朗读,好像他写作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在一个类似这样的场合上表演。康奈尔后悔来参加这个活动,他坐在那里,突然间感到一阵虚无,什么都毫无意义。

随后,萨莉·鲁尼以自己的声音,出现在康奈尔的意识里。她写下一段最为犀利、令人绝望的话,我不得不整段摘录:

它是一种文化性质的阶级表演,受过教育的人迷恋文学,因为它能带他们体验一段虚假的情感历程,他们喜欢读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情感历程,以便读完后可以感觉自己比那些人高一等。哪怕作家本人是个好人,哪怕他的书真的很有见地,所有的书籍最后都会被营销成地位的象征,所有作家在某种程度上都参与到这种营销当中。

作为一名作家,萨莉·鲁尼理应认为文学是高尚的,正是这种高尚滋养了她笔下人物的人格和爱情,但她依然辛辣地道出了文学在阶级划分中所扮演的几乎是卑劣的角色:资本强大的收编能力连艺术和文学也无法幸免、无法抵抗。康奈尔所仰仗的文学的力量,也立于构成他痛苦源泉的社会结构中,因此最终,没有任何信仰可以解救他。

我喜欢萨莉·鲁尼用这种辩证和解构的方式解读玛丽安和康奈尔周围世界的某些面向——当然也就是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这可能和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有关。她认为经济结构是现实世界维持运行的根基,金钱使一切变得真实,不仅铸造建筑、地铁、艺术,还建构了阶级、性别、意识形态。更可怕的是后者,那些不可见却如巨云笼罩的东西,共同塑造了我们脑海中那个“正常”的样貌,而我们都得依靠它们活着,甚至有时得承认它们很性感。

虽说这是激动人心的见解,我却对此感到恐惧。鲁尼解构了一切,可解构到尽头就是虚无,亦没有任何人、任何事物、文学、艺术能在虚无中幸免。我们看清了现实的真相,然后呢?真相并不能给予我们选择的余地,反而造成更多痛苦,孤独的痛苦,漂泊的痛苦,乃至不断在堕落和坚守之间徘徊的痛苦——也就是康奈尔和玛丽安所感到的痛苦的来源。

我想,让他们深受困扰的,并非真的是小镇同伴的疏离、城市上流阶层的惺惺作态、派对上的琐碎谈资、脸书主页里对逝者的悼念墙……而是促使人们做出这些行为的他们脑子里的某样东西,一样几乎不可名状却时时受到它的压迫的东西。是资本主义吗?是,又不全是,更像是资本主义形塑下从各层体制到文化观念再到个人生活方式中不可剥离的虚伪和荒谬感。他们就像是世界上唯二的看见那样东西还试着去反抗的人,其他人都在坦然接受,觉得一切正常,于是整个世界都在叫嚣着他们不属于这里,而他们又必须属于这里。

在一个本就虚伪、荒谬、不正常的世界中,像玛丽安和康奈尔那样活着,在旁人眼里就是跌向深渊,饱受失望、抑郁、他虐、自虐,直到伤痕累累,但在他们自己看来,成为“不正常”的存在,才越发触及到真实的底部,那深渊的底部,那超越建构、虚无、形式、意义的底部。

更好的是,他们有彼此相伴,来保存和提醒与世界对抗的理智。他们用相似的目光望向外部世界,看见相似的荒凉;他们经历着相似的内心折磨,依然无私地给予对方支撑和陪伴。深刻的共情,是他们的爱情存在的根基,就像两个人在冰天雪地之中得以找见彼此、抱团取暖。这是我所能想到的最好的抵御方式——群体并非归属感的来源,一个彻底共情之人才是。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如他们那样幸运。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但凡对周遭世界有所独立思考,就不可能不感受到一种精神孤独。康奈尔和玛丽安就是这类年轻人的精神画像,让他们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某些困惑,某些坚守。我们对书中爱情的渴望,归根结底,就是对共情的渴望。这种共情不止发生在琐碎日常,更重要的是当我面对整个不合理的社会感到力不从心时,你能否站在我的身边。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