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eflower
Janeflower

分享1、个人自由写作;2、心理学;3、加拿大生活点滴等

关于“我喜欢”—从荣格观点探索个人与集体潜意识

我喜欢这安静的时光,

静得可以看见内在升起

那一丝丝的念头

 

壁炉里的火,温暖的烤着后背,

落地窗外松树环绕

明亮的阳光穿过树梢,

洒落在沙发上

仿佛靠枕上的花儿

也笑了

 

 

心灵自由号写作练习第八天,题目是:我喜欢。翻开群,看到这些话:“印象星空:写作也是与自我的对话,一种与孤独的陪伴,听到那个声音对我说:”走向内在孤独的同时,我们也在迎来生命里的春天“

寿文分享的诗句

 

我用真心待你

但不执着于你

活在超越

而非关系里

 

当我爱你 在人群中

我看见了你

当我真的爱你

我看见你

在人群中

    我记得年轻时充满幻想与热情、天真,我喜欢新奇的事物,喜欢去爱别人,喜欢付出,喜欢讨好,喜欢别人也喜欢我,喜欢物质,喜欢看到家人欢喜。萨特说(或许这句话是他晚年感悟)“我知道再也遇不到能激起我们热情的人或事了。你知道,去爱人可不是小事,需要毅力、慷慨、不顾一切……在开始甚至还得跳过一道深渊。要是深思熟虑,我不会这么做。而现在,我知道,我永远不会再跳了。”在界定喜欢与爱人这件事上,每个人终究要回到内在,不受牵制,我们终其一生,都需要面对内心真正自己的勇气,去整合命运抛向我们,和我们内心真正喜欢这之间的冲突,直到我们心甘情愿看见这些,消弭冲突,人或许才会瞥见当下。

所谓: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回顾童年,我可否见自己呢?

小时候记忆里有孤独和恐惧,父母是疼爱我的,只是他们终日为了一日三餐奔波,无暇顾及我们仨。我四岁时,中国正逢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妈妈怀了弟弟,年幼的我跟随妈妈躲避在非常偏僻乡村一个哑巴家里的阁楼,那是外婆的邻居,半年多时间,我陪伴恐惧的妈妈在那里,一日三餐,哑巴家里人会送些饭菜到阁楼,计划生育追杀团一个个村庄排查,将超生的孕妇拖到医院流产,哪怕女人是怀胎5个月、6个月,还是七八个月,不服从的人,祖屋被拆也是有的。记忆中仍然记得那些杀气腾腾的队伍,几年前和妈妈聊天,听说乡里从事计划生育的许多干部,家里都出了横祸,有许多不得善终。中国人喜欢多子多福,心里为那些不能来到世界上的婴儿愤恨,却也敢怒不敢言,这些集体潜意识里的恨,是难以消散的量子场,主宰轮回,农村人信这些因果。

我也听到妈妈和阿姨们议论我,说我很乖,完全听不到我的声音。如今想起,这种安静对于一个四岁小女孩是残酷的,这一生,我都在学会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一直对于自己不要孩子不知所然,年轻时对于避孕简直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总觉得还年轻,以后再要。后来才知道,这些都和童年经历脱不开关联。

 没有觉察到的事情,就会变成你的“命运“—荣格

 是喜欢孩子的,我喜欢孩子的天真可爱。只是在生命的早期,我无法觉察命运那只无形的手影响了我,况且在未经允许下,70年代中期背景下的农村与家庭,温饱还是很多人的挣扎。我爷爷和父亲都是读书人,父亲写得一手好字,家里是地主背景,“成份”(当年的特殊词汇)不好,只能务农,地主后代加上是读书人,在那个年代是受歧视的。奶奶是城里人,她的父亲是远近闻名的中医,骨科的接骨高手,心善的他,听说给人治病都是随喜,穷人留些鸡蛋、青菜就行。时逢中日战事,奶奶的妈妈觉得城里不安全,就把疼爱的小女儿许配给了在城里读书而老实的爷爷,爷爷没读书后,奶奶也随他来到了极为偏僻的农村。奶奶今年90岁了,我记得她这大半生都常常叹息,好在年老后,她一心向佛,加上很懂得中医草药,即使年轻时就关节炎厉害,到了这么高龄,仍然精神不错。记忆中,父亲为了养活全家,曾把妈妈陪嫁过来的箱子改装成卖冰棍的箱子;做过菌菇菌种;卖过竹子;种过果林,总之什么可以赚钱养家,他就做什么,在偏僻的农村,那个年代似乎什么都很难,我记得家里常会入不敷出。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和村里有些脾气暴虐的家长比,父母是不会打我,家里也总是欢声笑语,记得有一次小伙伴们把门板拆下来当乒乓球桌。家里小人书也多,孩子们喜欢到我家玩,有好几个同学因为挨父母揍也会在我家留宿。从小我喜欢写日记,语文也好,小学、初中作文被老师表扬和贴在校园公共黑板上也是常有的事。

人这一生的喜欢基调是不会改变的,从荣格心灵观点来看,每个人都跟生活的历史背景有所连接(也有潜能觉知到它,荣格表示,潜意识有很大部分不仅来自个人经验,事实上,每个人的心灵都深受来自内在的讯息所左右,只是我们,是否能有勇气与幸运,逐步发展觉知,成为真正的自己,而不是那被外在假象和本能支配的人。一个人,透过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觉察,向内看,可以看到其中的因果定律。当一个人的意识和潜意识越来越统合而为一时,他的人格趋向健全。这样的人,有清醒的觉察力,也比较能对自己的行动、思想、意图负责,他展现出来的生命态度是有力量而温柔的,他对于生命中的关系没有太多“对抗”的能量,他是自由的,他展现的是他独特的本质。他并不是个自我中心与个人主义,他做真实的自己,也允许他人如其所是。

我在年轻时候,哪里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所以现在看到年轻人学习心理学,看到那些年轻的来访者和参加团体课程的年轻人,就很赞叹。很多时候,心理咨询或许是代价最低的。

荣格学派的心理治疗以转化潜意识为意识、协助来访者个体化过程为宗旨。人们容易为了心理补偿机制,或为了适应社会化压抑自己,从而产生内心的冲突,荣格学派咨询师或个人探索可借由揭露自己潜藏的意识层(阴影),或觉察脱离意识层的情节,然后去统合二个对立的倾向,就可化解冲突。普通人大部分要通过专业心理咨询、或其他因缘的老师达到这些整合,但许多开始步上内在旅程的人,也可以尝试荣派,写日记、叙事自我经历、记录梦境等等,增进觉察能力。

 

我见过一些高度统合的个体,他们不仅可以为自己负责,不会在集体的熔炉里失去自己,他们是趋向完整、健全的人,当你遇见他(她),你可以看见他们是独特的,也或许独特而平凡,他们的生活方式不用力,他们是用个体独有的方式表达生命的艺术家,你可以看到他们为社会贡献和连接的能量,带着慈悲。此外,关于荣格理论中“共时性Synchronicity“,是我很喜欢的的。这个话题太大,今天不展开写。  

回顾年轻时候我的喜欢,无非是我为了完成自己个体化的历程,人生如戏,是该好好感谢那些来到我的生命中配合我演这出戏的人们,我们遇见过,喜欢过,或相爱过,也或者伤害过,一幕幕曲终人散,我们送彼此上路,走上这条“英雄之旅“(荣格称整合完整人格的道路为英雄之旅)。

 荣格用根茎类植物做比喻,来进一步说明他提出的个体置身于宇宙场域的理论。根茎植物的茎扎根于地表下,向下生长,地面上它们看起来是许多分别长出来的植物,其实在地下它们是相同的,是从同一个植物体中繁衍出来。竹林和鸢尾花就是其中二个例子。荣格说,人的意识就像根茎植物—在社交生活中,我们看起来是分别的个体,但实际上在集体潜意识里,我们全是相连的。2020年春节爆发的新冠状病毒,用这样惨痛的发生让我们深刻看到了这样的关连性。


如今的我,喜欢心理学;喜欢独处,也喜欢与人连接;喜欢自然疗法、中医;我也喜欢团体课程;我喜欢看到孩子们做喜欢的事;我喜欢看着爱人在院子花园里面忙碌;我喜欢团体课程里,人们真实展现自己的过程;我喜欢孩子们无邪的欢笑,在自由与爱的环境下长大,我喜欢父母保持学习、反思,从课堂与咨询中出去时,投入爱与耐心去陪伴家人。回望这些我的喜欢,和儿时历史背景下,自己喜欢的区别不大,唯一是如今多了一份觉察与臣服。

   愿你我都走在这条自我成长的英雄之旅上。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