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eneFu
IreneFu

菜鸡咸鱼。

学习方法

和一个朋友聊天,对方问,“你为什么能学得这么快!”

我:因为你对力量一无所知……

开玩笑的。其实是因为我收集了非常多的学习方法,并且根据场合的需求分别适用,组合拳的威力十分可观。

今天就把肚子里的东西掏空,给大家分享我的学习方法。为了方便大家看完就上手练习,内容编排按通常学习的顺序来。

让我们假设将要开始学习,以阅读为例。

准备工作

来一段woop吧少年。

WOOP是“wish”,“outcome”,“obstacle”和“plan”四个单词的缩写。

先为自己设置一个愿望,大的小的都可以,但一般来说小的容易立竿见影,比如“我今天要读完这本书的百分之三十”,很容易看到效果。

然后放松自己,陷入白日梦/幻想。这个幻想的内容是愿望实现之后发生的事,譬如将书的内容讲给朋友获得夸赞,将书的内容写成读书笔记被网友点赞等等,总的来说是乐观幻想。这种幻想最好是鲜活的,真实的,具体的,仅仅在脑内重复念“我会获得夸奖”并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再联想到现实。什么是实现愿望最大的阻碍?如果一时半会儿想不到最大的阻碍,那就把障碍统统列出来,挨个分析,选择自己认为影响最严重的那个。

根据这个障碍制定计划。假如这个障碍出现了,什么样的行为能够帮我应对它?比如,”假如我想耍手机,那么我应该在解除锁屏后就关机,去读书。“在脑内重复几遍。

不熟悉这个过程时,可能需要十几分钟;熟悉之后只要几分钟就能完成。

准备工作完成了,让我们开始学习吧。

开始阅读

翻开一本书,首先应该从目录开始阅读。目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读者提供最丰富的内容。直接从正文开始看,会失掉这种优势。一名优秀的作者,至少是预备对他的书和读者负责的作者,会在安排目录上花费许多心力,这种精心编排的目录会对读者有很大助益。

看完目录后,不要马上转去正文或者索引。把书合上,开始回想目录的内容。回想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人读书,能记住书中十分之一的内容已属不易,因为他们几乎不使用“回想”。回想是主动学习,与被动接收可不会是一个效果。回想不用太久,第一次尝试可以多花一点时间,但不要超过十分钟。如果十分钟还不能想起来,就打开目录查漏补缺吧。继续硬撑着回想有可能也能想起来一部分,但时间被浪费了更多,性价比太低。

回想完成后,再进入索引部分。索引中包含了大量的引用内容,通过这些内容,读者能够很快补充目录所述框架的细节,看书不看索引,会漏掉很多精华部分。

当然,如果对索引所引内容一无所知就算了,这种情况下,看索引比不看痛苦得多。虽然学习本身就很痛苦,但增添额外的痛苦就没必要了。

进入正文

正文阅读,不同的作者提出过不同的理论,如逐字逐句阅读法,各种速读方法,甚至还有一页读两遍的方法。我基本都不怎么用。速读法的确可以提升阅读的速度,但是,带来的弊端也不少。如果要提升读书效率,减少需要阅读的量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假如需要读某个领域的十本书,将这十本精简到最优的三本,再仔细研读、充分吸收,恐怕比囫囵吞枣读完十本的效果好得多。

读书,就读最优质的那一批,其他的都可以放弃。至于如何选出高水平的书,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但要注意,阅读速度不可以太慢。太慢会影响大脑对信息的处理,看不懂可以在心里记一下,潜意识会帮你在后续的篇章中留意相关的信息。

在正文阅读中,仍然需要使用”回想“,但我不建议频繁打断思路。所以,一小节或者一大章安排一次回想,较为适宜。如选择每读一页就回想一次,一是浪费时间,二是思绪很难连贯,不容易勾勒章节框架。

组块思维。学会将零散的知识打包成一个一个的组块,在应用的时候能够更快调用。学习新的知识,与旧的组块进行关联组合也更容易记住。这个方法具体的内容,芭芭拉·奥克利在《学习之道》中有详细论述,我就不讲了。我用的不多,培养组块思维需要一遍一遍练习,我嫌麻烦。

费曼学习法。简而言之,就是把学过的知识点转化成大白话讲给别人,务必使听讲者也能学会。时间充裕的人可以考虑这个方法,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使用费曼学习法,知识点记得超级牢固。需要速成的人,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要不要使用。我在需要一周或者一夜速成的时候通常不用,太耗时间。

完成阅读

完成阅读之后,不要马上开始复习,应该去好好休息。睡眠能够帮助大脑完成对信息的处理和组合,熬夜会损伤大脑这种能力,熬夜学习是真的得不偿失。

大睡一觉起来,通过画思维导图的方式回顾整本书的框架和要点,遇到忘记和不理解的内容再回去查漏补缺。

思维导图的训练能够极大激发人的创造力,思考容易局限的人不妨从现在开始练习。一个超简单的问题——早上吃什么,都可以拿来练习发散思维。这是本篇唯一一个需要长期练习但我强烈推荐的技巧,如果总觉得自己思维很狭窄,不会发散,请务必长期练习脑图。

应用

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任何时候,只要觉得疲累、倦怠,产生放弃的念头,不妨再来一遍woop。woop对人的激励效果非常好,不需要长期训练,没有其他条件的限制,任何时候想做都可以。原作者有提供app,也可以自己制作woop卡片随身携带。

还在念书的学生,前述方法就足以应对平日的学习。如果还要巩固学习成果,写作业的时候就要远离课本,使用定时器,把做作业当考试来应对,此法效果拔群。

已经毕业的工作党,要在某个领域速成时,挑选三本该领域较为权威的书,横向比对,制作读书笔记。以一本为中心,三本书中重复的内容重点掌握,不同的地方看情况掌握。笔记以问题为导向,整个笔记的制作务必以如何解决具体问题为思路,进行组织和安排。复习时,不要去阅读笔记,而是用脑图的形式去回想,想不起来再查漏补缺。

特殊情况

当需要一周或者一夜速成的时候,比起逐字逐句地阅读,还是更建议速读法。十倍影像阅读法,亲测没用。但是,抛开其中“量子翻书”的部分,其他仍然可以借鉴。

在提升阅读速度时,如果经常跳字跳行,就使用食指或者铅笔等工具,人为制造一个视线落点。眼睛跟随工具的速度移动。放松神经。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比你我想的要快。

扩大视野可以扩充一次性摄入的信息量,但这个需要长期练习,至少控制视线落点以达到扩大视野的效果,未经训练的普通人想一直保持,还挺难的。

我个人的方法是,跳读。时间如此紧张,已经来不及慢慢理解,那就先“扫一眼”,找到论述的中心句,然后跳读此段的几个关键词,记住某个知识点的结论。到用的时候,只要背会结论,知道关联的中心句和关键词,剩下的自行发挥即可。

更多的技巧,《如何阅读》中有详细介绍,有兴趣者可以找来看看。

日常的其他小方法

背单词首选《二十一天搞定雅思词汇》的方法,选择一个月时间,集中记忆四千左右的单词。结合艾宾浩斯曲线安排新学单词和复习单词。到月底,至少有一半左右的单词会经过五轮复习,之后想忘掉也不太容易。

学语言的听说读写。听的素材很好找,说如果不好安排,淘宝可以找便宜的外教,就让对方陪你聊天听你讲话即可,一节课十几二十块,不贵;读的素材也好找,写的话,自己每天写外语日记,一两句话都可以。

技术类。技术类一般在学完理论的时候才会上手实操,而我自己学习的时候,会一边学理论一边实操。实践中,以我当时掌握的知识能完成的部分就先完成,不能完成的就跳过。如果掌握全部理论之后再操作,前面学过的理论早就忘光了。譬如一套教程视频,分为理论和操作两个部分,我会穿插着看,两边只要保持内容对应,就没有完全不能理解的地方。真有很不能理解的部分,但又属于细枝末节,就跳过,后面绝对会讲,不用急。

阅读障碍。有阅读障碍的人,使用音视频学习会有不错的效果。如今许多学科,网络上都很容易找到对应的讲解视频,例如中国大学mooc,网易云课堂,b站等等,大家要善于找资源啊。使用视频学习的方法与前述使用书本的并无太大不同,同样是从woop到目录到正文,穿插回想和脑图。

最后

无论学什么,学到能够输出了才是自己的。能够就学习内容轻松完成主题小论文,就说明要学习的东西确实掌握了。这是我比较推崇西方教育的原因之一。

所以如果大家学到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可以试着写写文章、做个演讲,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还能提升写作和表达能力,一举两得。

扩展阅读书目:

《如何阅读》 美国普林斯顿语言研究中心、艾比·马克思·比尔

《学习之道》 [美]芭芭拉·奥克利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美] Peter c.Brown  [美]Henry L.Roediger lll  [美]Mark A.McDaniel

《脑力升级手册》[美]杰夫·布朗、[美]马克·芬斯克、[美]莉丝·内伯伦特

《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 [美]卡尔·纽波特

《WOOP思维心理学》 [美]加里布埃尔·厄廷根

《思维导图》 [英]东尼·博赞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日]奥野宣之

《如何有效阅读》 [日]藤原和博

《为什么精英这样用脑不会累》 [日]桦泽紫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