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es
Ines

学了多年幽默算法还是很烂的机器人

加点灰质

做「反潮流俱乐部」之后,我总在一种困惑之中。

因为,我这种不太关心时尚和潮流的人,突然开始和从事时尚潮流的人一起工作。他们会告诉我某些牌子鼓励个性,但同时我会看到一大堆人去高价买这个牌子一模一样的字母T恤;或一方面他们会为审美多元化呐喊,一方面自己也依然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对看法,去整了一个容。

当然我也不明白为什么盲盒这种小浣熊干脆面卡片升级版,也能引起一轮热潮;再或者,为什么某公众号宣传了某种口红色号,女孩子们就都要去买来用一下。

今天,不相干的一个信息给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首先,先说一个线索性事实,这些风潮/潮流之类的,基本上在年轻群体中流行得更快。

在这个线索性事实之上,这个新视角就很有用了:这和青少年的大脑构造有关。

人类大脑的记忆等等功能在15岁之前就成熟时,但负责抑制冲动和社交的前额叶皮质却要到25岁才成熟。非但如此,和抑制冲动的皮质灰质还会在青春期会萎缩。这使得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不但非常在乎自己的社交形象,变得敏感,而且也很冲动。例如他们会因为周围的朋友都抽烟而去抽烟;或者觉得成为古惑仔才能和好哥们在同一频道,而真的去两肋插刀了一下。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青少年似乎和流行更搭届。青春肯定是更美好更多人喜欢更容易流行,但也可能真是和这一人群更需要扎堆彼此认可也更加容易冲动消费有关。

想清楚了这一点,就发现不但是潮流快消行业这么渴望抓住年轻人(比方说奢侈品行业也低下头开始和潮派合作),其实社交网络的世界也是这样。为什么之前当小孩子都在用 snapchat 时 facebook 会那么紧张,因为这是一群最容易把使用习惯传染给周围人的群体。现在据说facebook还在害怕tictok,因为的确很多北美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在玩儿tictok好玩,你看传染性强,家长还不怎么管。

当然,小天才手表这种之前让我匪夷所思的神操作,现在看起来也是懂得了操控小孩子大脑灰质的套路,直接植入了小孩子的社交圈。

另外如果思维发散一些,大麻、币圈泡沫必定更多,是不是就因为其中的玩家更多是年轻人,所以冲动偏好高风险还非常在乎他人的眼光?额。。。这点肯定是乱猜。

乱猜之余,在想,之后选题会时,会不会提出一个选题,我就忍不住要说。。。。加点灰质!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