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我買包菸
幫我買包菸

https://Icery.tw

EP05. 哈囉手機太遠了,先收起來好嗎?

前言

這一集就從大學開始往後講,因為前面的這些經驗歲,所以其實我自己本身是蠻不太相信學校的,就覺得學校根本就沒有辦法給你什麼,因為它教的科目你不一定用的上之外,他也不care你到底學這些東西要幹嘛,我那時候的感覺啦,因為像我高中,很多人都在考證照那些東西,TQC還是什麼的,那個時候我就沒有辦法理解說,為什麼要考那個東西,考會了,考到了那又怎樣?那不代表說能夠證明的能力,你只是滿足了這個門檻而已,前提是你想要做的事情需要這個門檻嗎?對我而言,如果比如說程式設計這類的東西,你只有一張證照,根本就沒有辦法證明到底會什麼,除非像是硬體裝修啊,或者是操作收銀機那種東西,你去考那個證照可能會有一點幫助吧,所以那時候就算學校整天在跟跟外面講說,我們學校的通過率有百分之九十幾、九十六、九十九,我還是沒有去考,因為我就覺得那很浪費錢,可是事實證明到現在到底有誰會去看那個東西?好啦,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啦,所以我對學校這件事情就覺得他只是一個我必須完成的責任而已,然後慢慢地這樣子下來,我就養成了一個覺得與其靠其他人,或者是身邊的資源,倒不如靠自己,畢竟我所有的能力都是自己透過網路、透過書籍去獲取的,真的很少東西是老師帶給我的。

個人案例

影片工作室起步

所以到大學的時候,我還是在繼續的精進個人的能力,那時候我的專業是影片嘛,除了透過一些教學去學習之外,我覺得實戰也很重要,最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我是學生嘛,然後我也沒有什麼作品可以去說服客戶,我剛開始就去,YouTube上面去找一些,台灣人做的影片,然後找一些我可能可以去改進的影片,然後去私訊那個作者,就跟他講說”欸,我覺得你這個影片怎樣怎樣怎樣,這樣這是一個建議,然後如果你想要修改的話,我可以幫你免費修改,然後改到你滿意為止”,然後我也直接表明我的來意,因為我想要累積我的作品,那這種方式一定就會有很多人願意給我這個機會去做嘛,我找的都不是接案平台上面的啦,所以這個跟惡性削價好像不太一樣,我是找已經自己在做影片,然後本身沒有想要委外的需求,然後我去跟他談,透過這個方式我就累積了一定的作品量,那我就可以開始跟人家談價格了,也慢慢能夠去了解到一般的人,一般的客戶會喜歡怎樣子風格的影片,那你後面做這些東西就會越來越快,因為你會有你的SOP。

主動增加曝光機會

那到後面我的個人工作室、因為有網站的關係,所以也慢慢會有一些被動的案源,這樣一些陌生的客戶也會覺得你是一個品牌,而不是不只是一個學生出來做案子而已,那時候我就覺得說,其實我們可以參加比賽,然後增加曝光的機會,所以我就開始找人,但是那時候我的學校,我就說了嘛,不是一間非常好的學校,所以就不太能夠去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甚至有些人是被分發過來的,就連自己為什麼上這所學校都不知道的那個狀態,這個問題就需要去被解決嘛,但是以我目前的能力,我沒有辦法直接對症下藥,於是我就去開始參加一些講座也好,或者是有關影視的東西,然後那時候有一個…某影視協會,他們才剛成立,我就有get到這個資訊,然後我就去聯絡他們,然後我就辦了第一次的像是說明會的東西,去的人大部分都是老師,教授或者是電視台的誰誰誰啊(某高層),我一個人在那邊就超突兀的,就是感覺就像工讀生之類的,沒想到我也是裡面的參加者之一,那個活動主要是他們想要成立這個協會,然後希望大家可以幫忙,然後怎麼幫忙,具體的運作我不太清楚啦,反正他們最後有讓我當他們在過濾一些作品的初審評審,可是也是其中一段而已,不過因為這個東西就讓我知道說我其實可以關注協會這類的東西,然後另一方面也還有一些研究員嗎?他們就好像是台灣想要瞭解影視生態,然後改善影視生態的一個單位,我已經忘記了啦,然後他們需要一些訪談的內容,然後一些建議,當成個案就對了,那時候我不知道為什麼他們會找到我,可能是因為網站的關係吧,讓我看起來很像一個有登記過的公司,所以他們就找到我,那我也就去接受他們的訪談嘛,透過這樣子不斷的去接觸外界的資訊,我就慢慢去了解到說,原來現在的影視生態是這樣子,碰到哪些問題,這些問題我都把它記下來,就想說如果之後有機會可以改善的話可以留意這幾個點,甚至我還把這幾個問題當成是突破口去寫出一個類似企畫書的東西,創業企劃書,然後這樣日復一日的做著,我有些朋友就問我說”那你幹嘛上大學?你都是在做自己的事情,學校的東西對你來說好像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那時候我很清楚,我上大學是為了我跨域之後,不要從零開始,我起碼可以打著”本科系”三個字的名稱出去,不會說我原本是寫程式的,欸?怎麼突然你要來接我的影片案子,會不會怪怪的?那種感覺,我可以說我是本科系的學生,然後我是做影片的,我想說這樣子畢業之後入行應該會比較容易吧,所以那時候我才還是選擇讀大學這件事情。

選擇職涯還是進修

到了快畢業的時候,我就面臨到,我到底要選程式,還是要選影片嘛,到底要當程式設計師還是影片製作人員,我還沒有想清楚,因為這兩者做到後面剛開始都是創意的部分,我可以做我想做的東西,但是你做到後面就變成我在做客戶要的東西,發展性相對對自己來說就會比較低,甚至影像又更主觀,如果你覺得好看,然後對方覺得不好看,那你就要修成不好看的樣子,畢竟這東西也是主觀的嘛,我想很多設計師都會有這樣子的感覺,就是改到自己吐血,而且那時候,就是我上集講的,我知道我是井底之蛙這件事情,我都覺得說一定有比我更厲害的人、更厲害的資源,不過我現在的狀態是沒有辦法去觸及到的,然後我就很天真的去想了各種方法,其中一個方法是,我那時候大四,然後我覺得說要就去做到最好,所以我就去報考台藝大的降轉考,我要降轉成大三然後重讀,甚至去補修學分,那些都沒差,當然我知道這件事情成功率一定很低,不過我還是去試了,結果就是很不出所料的沒有上,所以我就想說”好啦,應該是沒有希望了,大概就是這樣子了,我還是趕快決定好我大學畢業之後要幹嘛好了”,然後就在這個時候,有另外一個朋友,他就有報考研究所,他考了很多間,我記得好像十一月有一次,然後三月是第二次,它總共兩次機會,那個時候好像第一次已經過完了,然後他沒有上,他要報第二次,然後我有分享我降轉考這件事情,就是當成茶餘飯後的閒聊話題,他就說那你可以考考看研究所,因為有些研究所不一定只看成績而已,他可能會比較在意你的能力問題,他說服了我超久,甚至還拿簡章給我看,就是有一所學校,它的參考標準是備審資料50%,然後面試50%,也就是說你只要把你的資料寄過去參加完面試,你就知道會不會上了,你也不用去考試,不用考什麼像台藝大那樣考設計史,還是一些很深的內容,然後越看我就覺得好像真的有搞頭,不過因為前面台藝大的這個經驗就讓我覺得說,我根本就沒有必要去做這件事情,根本就是浪費時間,這個機會就不屬於我的,所以我也一方面在排斥,這個排斥應該比較像是自卑吧,就覺得說自己沒有那個能力,但是我朋友還是一直強烈的建議我去做這件事情,畢竟我接了這麼多案子,然後那些東西列起來也是很可觀的,那個時候心裡就很拉扯,就是我到底要不要去報名。

橫跨四天的交叉口

後來在最後一天,我就覺得說好啦,好啦我就當作去陪考,或者是去賭一賭就好了,反正又不是沒賭過,高中知道會輸的東西還不是去參加了,然後我就真的去報名,我就花一天去產出那些東西,什麼研究計畫,然後我預計怎麼去規劃我的研究生涯,類似這些東西,但是我那時候就最後一天了嘛,就沒什麼時間,我就去網路上找一些別人分享的心得,就瞭解到說,原來大學跟研究所在意的點不太一樣,然後研究所比較care的是哪一點,然後我就去找了一個主軸,全部針對那個主軸去寫,就例如說我要研究什麼東西,然後我對那東西非常有興趣啊,然後把我的規劃都寫得很漂亮,當然還是有一點小灌水的部分啦,畢竟我那時候哪知道什麼叫研究所啊,然後我就這樣子送出去了,當然就會進到面試這個階段嘛,面試的那一天,我印出來的備審資料還只是A4而已,然後7-11印出來沒有釘書機的那一種,因為我就覺得說”既然是陪考,我就不要再多花錢了,真的”,我看大家包含我朋友,他們都去裝訂那種備審資料,就是弄得很漂亮、我就覺得說”既然我的機率沒有這麼高,那就省錢好了”,而且那時候大家在展示作品的時候,都是用筆電,然後去show他的東西,不過那時候我就沒有筆電啊(500元的爆了),所以我就帶手機(iphone SE),那是那個面試的距離超遠的,教授根本看不到我的手機,他就說”好好好,你可以收起來了”,然後開始聽我講什麼東西,簡單來講我的內容全部都是在講能力面的東西,還有想法面的東西,能力就是我那些案件嘛,我全部把他列出來,就是說我有非常多的實戰經驗,然後我有很明確的目標,我不是渾渾噩噩,只是要來研究所混時間而已,畢竟我都還是報名了嘛,所以我還是把它圓好圓滿,不能講圓啦,就是盡量把它講好,結果最後成績出來的時候,我是備取第四名,然後我就覺得說,其實好像是真的有機會的,不如我明年再試試看好了,備取第四我覺得應該是沒什麼希望了啦~因為我其實也很怕,如果我這樣子隨隨便便報然後就上了,啊好死不死我朋友沒上,那我之後要怎麼面對他?不就超尷尬的嗎?所以我反而比較care的是我朋友到底上了沒,上了我再看我的好了,我朋友考兩次的關係應該是比較有經驗啦,所以他當然就是上了,我的部分,那個時候,第一輪補上去的名額只有兩個,然後前面兩個人馬上就補上去了,然後我還去找第三個人,就是我前面那個人他的報考的資料,就是網路上查到的那些東西啦,然後我就查查查…結果他就只有報一所而已,我想說完了,他如果有名額的話,他絕對是直接報上去,然後不會有我了,因為第二輪那時候名額真的只有一個而已,我就想說算了,那就是等著看明年好了,那個時候是禮拜五,我其實心裡已經這樣說服自己了,就是安慰自己說”好啦,沒事啦,下次努力就好了”,但是禮拜五的時候還是一直去check說他到底補上了沒,結果禮拜五過了整天都沒有補上,好死不死那一次的補的日期又跨六日又多兩天可以補,我就覺得說”喔幹,超痛苦的”,覺得說你要補助快點補上趕快死心好不好,然後到了禮拜一,因為那時候補兩天的樣子,然後禮拜一就是最後一天嘛,禮拜一的時候他還沒補,我也想說這個人到底是怎麼回事?還有人比我更混的嗎?那時候感覺就是超刺激的,就會說”你到底要我補?你趕快補趕快讓我死吧,拜託”,結果到了最後一秒,他還是沒有補上,我那時候還check說是不是網頁的快取的問題,然後開不同的裝置去check,然後甚至還打電話去學校問,結果就確定說那個人真的沒有補,然後我才覺得說WTF?我真的考到研究所?就我這種學渣也可以考到研究所?還是最後一名上的,這是我自己的感覺啦,跟學校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我跟我朋友在講這件事情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說這所學校到底在搞什麼鬼?包含我自己也是,我自己也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家人也是,我跟他們講說”我上了”,然後都沒有半個人要信,到最後錄取通知來的時候,全部人才接收到這個資訊,就說”蛤?你去考研究所喔?真的假的?”,不然他們以為我在練消威(說瘋話)。

實行心得

不過那是那時候的感覺啦,現在再回頭來看變成…我就另外一種感覺就是,這就很像我們在寫那種創業補助的感覺,你雖然有後台,你的資金很多,或者是你有什麼人脈,可是有一些補助案,看的本身就不是你到底後台有多硬,而是你的東西”市場區隔明不明顯?你能不能生存下去?”,他才能決定要不要補助你嘛,就是一個投資的概念,我現在的看法是這樣啦,我不知道之後的看法會不會改變,所以說不定是我寫的東西,真的有打到這個痛點,或者說我講的東西有說服到這些教授,畢竟我不可能是備審資料贏嘛,所以那時候我就覺得我似乎比一般人還能夠抓到問題的痛點,然後關於這件事情,我在研究所的時候有慢慢地去實驗跟實踐,那這些東西就留給下一集再講。

原文連結獨立樣本創造過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