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kosensei
hokosensei

想成为轻小说作家,有一个telegram频道 https://t.me/hoko_place 会发除了小说之外的感想,诗歌,杂谈

《饥饿的女儿》书评

(编辑过)

注:本文涉及剧透,请酌情阅读

《饥饿的女儿》是重庆女作家虹影的第一本书,也是一本讲述她年轻一直到成年的自传体小说,我在阅读该书之前度过的类似形式的自传体小说仅有托马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两者几乎有着同样的时间起点与时间终点,但由于后者阅读时间距今已经过去很久,我无法再通过精细地回忆来大刀阔斧地写一篇别开生面的比较,我自身也不是一个合格的文学评论家,我仅以我个人的角度写下这篇书评。

我是首先知道虹影其后才知道这本书的,当时虹影在豆瓣创建了新的账号,我出于好奇便开始了解这位早已名声斐然的重庆出生的英籍作家。我对苦难充满着兴趣,而光从简介就可以看出:《饥饿的女儿》是一本充满着文革年代的苦难的作品。这本书完成于1997年,那时候相比与如今,党和国家对作者的规训还没有扭曲到如今这个地步。我非常好奇她会如何描述自己的过去,我关注的两位豆友分别给了本书1星和5星的评价,还有另一个豆友写下:“她就是个成功学家”的评论。后来我在开始了解顾彬的时候看见(我关注的豆友们对顾彬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史给出了几乎一致的低星,但完全没有留下足够我推测缘由的评论),顾彬曾经被人问到过如何看待三位女作家的作品,他表示都是垃圾,不出意外,其中一位就是虹影。

其实类似书外的细节还有更多,但我已经不想赘述,否则我的读后感所占的篇幅或许将远远不如这些轶事了。

饥饿的女儿本身的故事非常简单,从某种程度上讲基本没有悬念:身为家庭最小成员的作者本人被父母和兄长姐姐们隐瞒了自己是母亲和外人的私生女的身份。在这样一个命运多舛的年代于重庆南岸的贫民窟里逐渐长大,和历史老师发展师生恋,发现自己私生女的身份后,终于明白了自己为什么长久以来在家中被其他兄长和姐姐看不起,成年后和生父相认但拒绝之后再和他相见,历史老师害怕平反的审判波及自身后自杀,她在意识到自己怀孕后去堕掉了这个遗孤,最终参加高考考上了轻工业学校远走高飞,和那个年代的文艺青年们在大江南北“鬼混”,直到27岁时回家呆了一天就离开。

书中涉及到的令我印象比较深的形象包括母亲(啊我最讨厌的地方来了,写书评的人为了保证读者能看懂总得先复述一下书中的内容,此时的窝就会觉得在从事某种重复的搬运工作),大姐和历史老师,生父算半个。母亲和大姐都是叛逆的形象,都有着自己摆脱家庭束缚的行为,母亲逃婚才逃到重庆,大姐追求自由的恋爱几乎不怎么回家,或许作者之后的离经叛道也是从这两个角色的大篇幅描写的故事里受到了影响。母亲的转变似乎在于子女,有了子女后的母亲离开了因为解放战争被送进大牢的前夫,和平凡的父亲结婚,这对夫妻无时不刻都在为了生计而劳累,“我”的生父好意的收留帮助他们一家度过了漫长的饥荒岁月,却也因为常年同在屋檐下和母亲暗生情愫,产出了错误的我,后来这件事被家里人都知道,母亲从此在家中抬不起头来,父亲也原谅了母亲,生父自己选择离开之前条件优渥的岗位,每个月都给我们家寄来自己一半的工资赡养我。最终生父等到18岁时和我相见,给我买了新绸缎做衣服,带我吃好吃的,领我去小山顶的公园看满城烟火,等来的却是我的一句“以后再也不要见面了”。最终直到死前也没能和我再见,等我27岁回家后才从母亲那里得知,即使我已经成年,生父仍然把自己每个月一半的工资都寄到我家,他自己也是有家室和两个儿子的人。

历史老师也是有家室的人,他在文革期间和自己的弟弟从属两个不同的派别,两边武斗时自己开炮把在目标舰艇上的自己弟弟炸死了,他平时和我很聊得来,最后我鼓起勇气向他告白,他把一些可能违禁的藏书送给我后,在一直担心被审判的心理的压力下,销毁了一切可能危害到我的痕迹之后就在家中自杀了。

其实我是个有点道德洁癖的人,特别喜欢在心底里掂量对方是好人还是坏人,但说实话可能确实是我在象牙塔里呆太久了,对着历史人物指指点点时心中丝毫没有什么思想负担。母亲无疑违背了婚姻的礼教,但他和生父才是真心相爱的人(至少作者多次暗示),阻止母亲和生父组成家庭的最主要的原因或许是周围人的看法,领居会叫你“破鞋”,她们会落得永世的骂名,父亲离开母亲,也很可能养不起这些孩子们,最终母亲的选择是留下这个孩子,让她承担被邻里在背后戳脊梁的生活。

生父或许正是因此才一直背负着巨大的愧疚,但事后也草草地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我只能猜测是为了完成父母传宗接代的家族使命。其实这个故事的主线应该只有这三个人,母亲,生父,女儿,女儿最终的决定是不原谅生父,不原谅母亲,作为一个私生女在这个家庭寄人篱下,最后也远走高飞。(我其实有点好奇读大学的钱哪来的,不过也可能那时候对大学生的福利政策比较好,不怎么需要自费。)

书中的历史背景存在感比较薄弱,基本没有讲清楚那个年代的重庆发生了什么,或者说也没有必要,这些故事也没有过于缜密地嵌入到作者的生活中来,对作者本人的影响微乎其微,只是文革的背景隐约导致了历史老师无休无止的自责,但“我”的堕胎只和自杀有关系,和自杀的理由没有关系。

文笔我觉得一般吧,不过也足够描述这些不那么复杂的感情了,她最后一章喜欢的那首诗我也不怎么喜欢,我在微信上看过虹影发的诗,我也没什么感觉(我不喜欢捣鼓没感觉的诗,我会下意识觉得我不是这首诗的目标读者)。

其实真的没啥说的,这个故事太简单了,我早该预料到是如此,一个18岁之前的世界的自传能有多么复杂,如果不是这些一层堆叠一层的重庆背后的人和事的堆叠,这篇小说可以在两万字以内结束,无止尽的苦难只是苦难本身,正好我就是冲着苦难本身来的,所以这部分我非常满意,这些苦难的介绍帮助我丰富了对那个年代的普通人生活状况更为细致的了解,但这些了解也仅此而已,我无法从这本小说中察觉的她家所处的贫民窟里复杂的人际关系,实际上我只能察觉的贫民窟的破败肮脏和丑陋,以及一些千篇一律可有可无的名字,这本小说太过于私人了(虽然她从来没有声称自己要多么普世),或许顾彬讨厌这类作家的原因就是如此,这本书更像一本日记,写作者怀着一种报复的心态去讲述自己过去发生的一切,我丝毫不觉得她真的有希望和自己的过去和解,她无疑完美地达成了这样一种报复,但饥饿和报复却完全无关,饥饿本身和时代有关,我在这样一本以时代为装饰的书中读完了这个私人的复仇故事,在结尾得到了也是这样的一种割裂感。我知道,过去的你贫穷,你饥饿,你闯过无数的鬼门关活到了长大,你缺乏直接的爱,你从历史老师那里寻找虚假的替代品,你离开,你拒绝一切所谓的道歉,你再也不回来。但是,我知道你为了爱的饥饿完成了你的复仇,可你腹部的饥饿呢?你用整个重庆的时代背景装点出的2/3的饥饿在文章的最后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

不过我也基本没指望这本书可以回应。所以我并不会因此调低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我非常满意整个阅读过程的体验,这本书带领我重回1997年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了解在那个有着珍贵和平的年代里,刚刚脱离饥饿的这群人是如何看带自己的过去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