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人
槛外人

农妇,母语一般,其他语言更一般,但这些都没有能阻挡我对各种语言和文字的热爱,哪怕是看看也好。

失了一味香料的《沙丘》

如果看过科幻小说《沙丘》,就知道把它拍成电影是有相当难度的,它本身就像是作者设定的那个“香料”,充满诱惑又有无限可能,导演们很难不想用它来完成自己的一次电影试验。邪典电影导演霍多罗夫斯基(Alejandro Jodorowsky Prullansky)就弄了个半成品而贻笑大方,大卫·林奇的那部成了他的滑铁卢。

这次由一向表现稳定的丹尼斯·维伦纽瓦出手的《沙丘》从上月15号公映后,我一直有点犹豫要不要看,不过经不住怂恿,还是在要下线的后一刻进了影院。2个多小时后,从黑暗的影院走进秋天的雨夜里,竟然一时不知如何说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它不那么刺激,但也不无聊,虽然时间很长,但完全不会让你脱戏。不仅如此,它还完整又有条理地把一部科幻小说的脉络给理得清清楚楚了,视听和画面完美无瑕。但我又不觉得那么满意,步步展开的情节、恢宏壮阔的画面、紧张激越的音效却没让我有任何起鸡皮疙瘩的瞬间。

由于情节设定中所有的阴谋都取决于过去,而两位主角却极专注于未来,现在这个时间维度便消失了。这种没有现场感的脱离状态一直贯穿全片,不能说是问题,但于我来说总觉得了少了什么,如同你想起身时,发现脚下是空的。

不过这些都会被影片浩瀚无边的视听体验给遮盖,这是电影的成功,是文字和想象万难达成的。这种感觉就仿佛一个无神论者走进圣彼得大教堂也会产生敬仰之情,甚至还能得到些精神慰藉。单从电影的视听来说,《沙丘》是部十足的交响乐,一定能让你从眼耳到大脑都进入科幻奇观的愉悦中。

《沙丘》剧照

尽管导演已经接近完美地讲好了《沙丘》的故事和逻辑,但观影前了解一下这部作品还是有必要的,它会让你更好地理解一些影片中无法涵盖和表述的层面。

《沙丘》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在战争中惨胜机器人后,制定出新宗教戒律,严禁所有机械“假冒人类思维”,迫使人类在没有电脑的未来开始一种另类演化或进化。在开发人体潜能的过程中,一种稀有香料Melange成为关键,它能够提升人类心智,是探索星际航道、维系帝国统治的重要工具,而茫茫宇宙中就只有那颗名为“沙丘星”的贫瘠星球蕴藏这种香料。

沙丘星上住着野蛮桀骜的土著(据说作者是根据贝都因人的形象想象出来的),还有强大无比的沙虫,但这些都不能阻挡帝国开采香料的野心,贵族亚崔迪家族(House Atreides)的继承人保罗踏上沙丘星,却发现体内的神秘意识觉醒,这将会改写宇宙内全人类命运。

这个故事设定从一开始便不合科幻的普遍传统,因为电脑和机器人几乎是当时科幻小说的两大要素,赫伯特却把两者排除在外,使得这部作品别具一格。尽管用科幻来反集权已经有前辈们的尝试,但赫伯特做得更出色、更明显,而且探讨的主题更丰富多样。

无论魔幻、奇幻还是科幻,作者讲述故事都必然有时代印记。 写于1965年的《沙丘》以及70、80年代的续作正反映了这二十年里人类对环境压力的关注、对自身潜能和意识转变的审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颠覆欧美国际秩序的紧张。

作者赫伯特19 岁开始半职业写作,在地方小报当记者、为杂志写短篇故事,但一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一度需要靠妻子养家。赫伯特的作品里时时能反映出他性格中的自由意志,他相信个体能力而非中央集权,富有冒险和实验精神。

回顾一下原著和作者后,我想这部大片《沙丘》如果缺了什么的话,那就是缺了一味香料——那种只有从生活的磨砺中才能掘到的精神力量。


另:沙丘——dune这个法语词来源于早期日耳曼语词汇,西欧北欧与之相关的地名不少,其中最著名的便是Dunkirk——敦克尔刻,Dune+kirke,意为沙丘教堂。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