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人
槛外人

农妇,母语一般,其他语言更一般,但这些都没有能阻挡我对各种语言和文字的热爱,哪怕是看看也好。

古丝绸之路上的语言

丝绸之路 古代语言 阿拉姆文字

“丝绸之路 ”其实是个术语,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和主张殖民主义的学者费迪南·冯·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1905,他还定义了祁连山脉和高岭土)创造出来,作为一个贸易路线系统的代指名称。在古代的全盛时期,以及在中世纪的某些时期,丝绸之路途经中亚,将现在属于中国的西北地区与东南亚、中东、地中海地区以及欧洲连接起来。随着近代学术研究的深入、考古发掘的进展,丝绸之路的含义越来越广,范围也越来越大。而且在这一大片区域里,除了贸易,也有殖民,而且贸易的物品也不止丝绸一种,只是李希霍芬定下的这个名称确实会以丝绸之华美来掩盖这条路上曾经的一切过往。如今又被所谓的一带一路再次强调、美化,但事实上关于这条路有诸多历史问题。

先抛开这些问题不谈,至少在现代形式的贸易发展之前,古丝绸之路可能是欧亚大陆上最重要的长距离的贸易区域。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单一的线路,而更像是一个贸易网络,与贸易直接相关的因素便是沟通与交流,因此这一网络同时也提供了研究族群人口流动、文化、语言和技术交流的可能性。

古代丝绸之路上几种古老的语言相对于其他方面的研究还不算极为深入,不过德国、奥地利以及荷兰的大学以及学术机构正在对此进行努力。他们得以开展此项工作的主要原因是当年的探险考古队从塔里木盆地带回不少文本到欧洲,当时德国、法国的东方学者已经对一些古代东方语言有所掌握,所以这些文本中的语言得以逐步破译,比如其中的吐火罗语。因此研究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语言重心一直都在欧洲,而非中国或中亚。

古代丝绸之路

上世纪在丝绸之路上发现的未知语言

丝绸之路上分布着一个个的贸易点,它们在今天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阿富汗、巴基斯坦北部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南部地区。随着20世纪初中亚研究的步步深入,这些贸易点和中心城市也揭开了面纱。而且这些城市串联起了丝绸之路上复杂的城市文化系统,其中不仅有贸易,而且有文学、艺术和科学,它们以许多不同的语言和各种宗教为背景,蓬勃发展。

随着对新疆及其相邻地区的进一步探索,在20世纪初左右有十多种古代语言文献得以公诸于世。其中包括现存最古老的7世纪藏文文书和第一本可以确定日期的印刷书籍,上面标注的日期是:868年5月11日,这是一本汉文的佛教《金刚经》,比古腾堡印制的《圣经》早了近600年。另外发现的的大量手稿,经学者研究,发现它们当中不少都是印欧语系的文本,这些文本直到现在仍是历史语言学家研究的对象。

这里涉及的语言有:健陀罗语(佉卢文书写)、粟特语(四种文字书写)、于阗语(婆罗米文书写)、大夏语(即巴克特里亚语,草书形式的希腊文书写)、中古波斯语(摩尼文书写)、帕提亚语(摩尼文书写)。焉耆、库车(古称龟兹)附近的吐火罗语(婆罗米文),叙利亚语(叙利亚文,东方基督徒用的语言)、阿拉姆语(公元前三世纪波斯帝国的官方语言)、梵语、藏语、回鹘语、古突厥语、西夏语等。

这些语言分属汉藏语系(如汉语、藏语和西夏语)、突厥语系(如回鹘语、古突厥语,有学者把突厥语归入阿尔泰语系,但这个分类至今在学界仍有争议)、亚非语系(叙利亚语、阿拉姆语)和印欧语系(梵语、健陀罗语、粟特语、于阗语、大夏语、中古波斯语、帕提亚语、吐火罗语)。

其中吐火罗语经德国印度学和语言学者西格(Emil Sieg)和西格灵(Wilhelm Siegling)释读成功后发现,尽管它的使用地在今天新疆的焉耆、库车(龟兹)地区,但从词汇和语法特征上更接近印欧语西支的语言,而不是东支的印度、伊朗语。

在大约几百年间,粟特语曾是丝绸之路上的一种类似通用语的语言,尤其是在贸易体系里。粟特商人甚至在古都长安设有他们自己的贸易事物办理场所。

印欧语系

佛教之路

之所以在丝绸之路上发现了如此多不同语言的手稿,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公元后的几个世纪里,佛教开始沿着丝绸之路上已存的贸易路线从印度北部向中亚地区传播。在今天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的白沙瓦(Peshawar)周边地区,犍陀罗文化经历了一个重要的繁荣期。在这一地区,印度、伊朗和希腊文化的融合产生了一种佛教文化,同时也对佛教从中亚地区向中国和其他地区的传播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以犍陀罗为中心,佛教沿着丝绸之路继续传播,尤其是在塔里木盆地的各绿洲城镇,越来越多的寺院不断涌现,佛经被代代传承、抄写和翻译。其中将《金刚经》等佛教经典翻译成中文的最重要的译者之一便是鸠摩罗什(Kumarajiva,344-413),他是一位印度僧人和龟兹贵族妇女的儿子。

目前在塔里木盆地发现的手稿多为佛教典籍,也有少数世俗文书,如书信、过所、账册等。大多用墨和毛笔在中国制造的纸上书写,但相对较为零散的。因此,这些手稿由谁、何时、何地以及如何书写和翻译这些手稿的问题仍未得到充分解答,也成为一些由欧盟资助项目的重点研究对象。能够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丝绸之路的历史和对以上那些得以部分留存的语言的理解至关重要。

上述语言的书写文字

语言和文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比如拉丁字母便可以书写很多不同的语言,如英语、西班牙语、越南语等等。

丝绸之路上的这些语言也由不同的文字书写,既有我们熟悉的汉字,也有婆罗米文、佉卢文等,不过往上追溯,绝大多数书写文字都有一个共同祖先,那就是阿拉姆文字(Aramaic alphabet,也有音译为阿拉米、阿拉美等),列一张简单的图表便可以解释阿拉姆字母的演变和流传:

阿拉姆文字的子系统

仅仅从语言和文字上便可以看出,丝绸之路上的文化更多是相互影响,而非单一输入或输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