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叶
青叶

一个愿意分享的人

中國的切爾諾貝利(一)

為了孩子們

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已有的事後不必再有;已行的事後不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就有了。已過的世代,無人紀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紀念。「——《聖經》傳道書1:8-11

以這段《聖經》的話語作為開篇詞,是因為這短短的幾行字,道盡了在當下發生的曠世大瘟疫下,被動居家期間,想要來紀錄一些日常點滴的緣由--寫於2020年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大瘟疫在中世紀的1347年至1353年間,橫行整個歐洲,被稱為「黑死病」的鼠疫,奪去了近3000萬歐洲人的生命,幾乎佔當時歐洲人口的三分之一。疫情最嚴重的地方是意大利的佛羅倫薩,被文獻記錄死亡了80%的人,出現當街倒地、屍體堆積的場景,這是人類歷史上曾經發生的最嚴重的一次瘟疫。今天,我們身處21世紀,科技先進、交通便利、物資充裕、醫療發達,卻突然面臨這場疫情,將人們猶如拉入人間地獄,人心惶恐。特別是疫情嚴重的地區:中國武漢、意大利倫巴第、美國紐約、俄羅斯莫斯科、巴西聖保羅等;平日里最繁忙的街市:紐約時代廣場、日本澀谷、法國香榭大街、上海外灘、武漢中正街.....都出現了二戰以後沒有見過的景象:沒有車流、寥寥行人,口罩成了出門必須的裝備。整個世界幾乎停擺、經濟一落千丈,航空業、旅遊業、酒店業、餐飲業、娛樂業、影視業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自2019年12月起,全球已有200多個國家河地區均有疫情,幾乎無一幸免,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每天都在增加。我們不知道大瘟疫是否會隨著氣候變暖而逐漸消失,也不知道是否會在秋冬季再來,不知道疫苗何時能出來,更不知道病毒是否會反復、會不斷變異,或與人類共存?難道這就是現在廣為傳揚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是寫照嗎?看著被關在家裡放了史上最長寒假後的孩子們,陸陸續續地開學上課了,一天要戴八小時的口罩;不時傳來哪個學校的孩子有熱度被120接走;孩子們和老師被關在學校做核酸測試至深夜12點;有孩子早上去學校溫度略高,被勸回家;班裡有孩子溫度偏高,整個班級隔離至學校頂層一教室上課等消息,家長、老師、孩子都會心驚膽顫。而很多的高校、大中專學校,學生則將一概施行只進不出的封閉式管理的制度,學生的校園生活僅在十幾平米的空間內,而學校老師、工作人員卻可以正常出入,名為安全管理,實則一刀切地侵犯了同學們的基本人權。

在「被」居家的日子,讓人們都放慢了腳步,從以往忙碌的狀態中脫離出來,相對靜止的生活可以更多地與家人相處,與孩子相處。我們可追劇、打牌、玩遊戲、刷手機、吃飯、喝酒、睡覺、做沙發土豆.......來打發時間;我們也可以看書、看電影、學外語、喝茶、健身、親子遊戲.......去做平時很想做卻沒有時間做的事,或許我們無法知曉生活何時能夠回歸平靜,在這段特殊的時期,不如去挖掘生活中的趣味和自身的潛力。

我們的生活方式被改變了,出門帶口罩要成為常態,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避免握手、推廣分餐公筷。歐洲人的親吻禮會消失嗎?美國人見面的擁抱也得改掉了!女性都不用化妝出門了,口紅的銷量會銳減吧......本來就不喜見面微笑的中國人,在口罩之下,人人都露出一雙警惕不安的眼睛。孩子們都在家上網課,校內課校外課如是,同學們通過視頻聊天:"哎呀!無聊死了,什麼時候可以去學校呀......"前所未有地渴望上學。網上購物再一次掀起高峰,最忙碌的是送外賣的快遞小哥、物資保障員,銷售行業一律走上直播平台,各大網絡平台均來搶直播這塊蛋糕,明星、網紅、家庭主婦、宅男都參與其中,連一些上市公司也轉型進軍網路直播銷售。

疫情初期,每天高頻率洗手,出門戴口罩的同时還會戴手套,隨身攜帶75%酒精消毒液;稍有喉嚨不適就有點擔心,網上說很多人得了病毒臆想症,老是覺得自己發熱了,或者想要乾咳......城市裡剛剛因地鐵線路的逐漸開通,稍有緩和的交通又開始堵塞。本来從去年開始越來越習慣地鐵出行的人们,都在稱等家門口的地鐵通了,就盡量不開車了,而如今為了安全起見,只能寧可堵著蝸牛爬也要開車出門。2020年開始,自行車銷量暴增,即可健身、又環保、安全,還有一個好處是,騎車帶口罩,還不會覺得太悶太熱……

很多家庭因為朝夕相處,比以前更和睦了,妻子學做烘培,有足夠的下午茶時間,丈夫可以學著下廚,嘗試新的菜餚,孩子當然喜歡本來早出晚歸的父母整天都陪在身邊,一起的親子遊戲,讓孩子感覺到以往沒有的溫暖。但也有很多家庭因為24小時無間的相處,過往被掩蓋的矛盾爆發了,丈夫不願意整天對著嘮叨的妻子,妻子不願意對著不幫忙做家務還抱怨的丈夫,孩子更不願意看到父母如同炮仗一樣,一點就著,很多夫婦在疫情緩和後離異了,感覺真的無法這樣共同生活下去。一地級市的民政局朋友說,疫情期間高峰時一天內36對夫妻辦理離婚,現在辦理時,有一個離婚冷靜期,留給辦事人員以調解的機會,但是,一天內排隊離婚,疏導人員根本來不及有足夠的時間給予輔導,況且,前來辦理的人員都像火藥桶,無法進一步通過內心的溝通交流。人們的惶恐和壓抑,使看似平靜的重復日子過得並不舒暢,甚至焦慮成疾。而外部世界的風起雲湧,則讓憂慮加劇:這是怎麼了?我們這個世界怎麼了?我們國家怎麼了?我們這個城市怎麼了?我們的家庭這麼了?我們這個人怎麼了?

「我們離婚吧!」舞蹈老師王思對妻子說。妻子默認許久,眼神略過一絲哀傷,嘴角卻笑了:「好啊!女兒跟我吧。」漸漸冷落的感情在疫情居家期間,兩人時時相处,竟也無言以對。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下,也變得內向寡言,睜著一雙無邪的眼睛,一會兒望向媽媽,一會兒望向爸爸,而後躲在自己的房間,那裡才是唯一自己想要的空間氛圍。兩人最值得回憶的是婚前的西藏之旅,那次自駕游的照片在家裡隨處可見,照片中的兩人,在籃得讓人炫目的天空下,相視相擁......兩套房子隨妻子選,但王思得到的那一套因為是學區房,女儿和妻子要在這裡住到孩子小學畢業,還為了照顧孩子的情緒,他仍然和妻子住同一間臥室,睡同一張床。王思很苦惱,經常故意晚歸,或與朋友聚會後直接去酒店過夜。但總覺得這不是辦法,不是長久之計;自己肯定會再結婚,需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可是,疫情尚未結束,創業剛起步的學校也同時受到衝擊:“我首先要做的是穩定自己的事業,其他的,都等疫情過去再說吧......”他悻悻然地自顧自說著以為只有自己聽得見的話語。

2020年伊始,幾乎每隔幾天都會出現大事件,值得關注和探討的话题,雖然這些話題在很多海外的公共媒體和自媒體,以不同的觀點、方式輪番播報,但是,為了孩子們,仍想以文字的形式,在龐大的「快餐文化」里留下些記憶,每天記錄一點當下人們的日常生活及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大事件。因為無論這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我們都一同經歷著。

一位高中老師給學生的公開信中寫道:「今天的這些數字,這些故事,這些人物,這些精神,這些教訓,這些反思,不能只出現在多年後的課本里,成為僵硬的答題要點。這些真實的一切,應該讓孩子們知道,一張安靜的書桌來之不易,不能只安放沒有思想的大腦」。 其實我的內心更想做社區庭院裡的一顆樹,無論外界發生什麼,一直屹立在那裡,不需要走動,不怕人傳人的病毒侵害,隨著日頭升起、降下;一年四季,抽芽、開花、落葉.....低頭看著人來人往,從騎車少年到步履蹣跚,即使發生變革,時代更迭,仍在那裡看著。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