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哈
葛哈

我来自北京,IT技术项目经理,常年在东京工作。虽然做的是最流行的大数据系统,但业余却爱好读古书。最喜欢苏轼的文章。

读书笔记《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4

南朝不到三百年历史,大士族和武装士族都已经风光过了,“数风流人物”,就要轮到南方土著豪酋兴起了。原本大家都认为北方人比南方人会打仗、更勇猛。但是到了梁朝以后,北方移民的子孙已经变得“肤脆骨柔”,不堪大用了。

第十篇 孙恩、卢循之乱(399-411)

"排抑过江晚、婚宦失类的士族人物,在江东是一个普遍现象"。

原来还有“婚宦失类”这样的讲法。又孤陋寡闻了。其实细想这种现象一直有。在抗战时期,做过日伪的官或是娶了日本老婆的,后来即使没有被判作汉奸,大抵也要夹着尾巴做人的。不过东晋时的“婚宦失类”,不仅仅指自己,也包括家族当中其他人。很容易会吃亲戚的挂捞。

五斗米教也借口帮人看病来收拢信徒,与后世的基督教一样。当时五斗米教不仅在一般老百姓中盛行,在上层阶级中影响也很大。连皇室子弟都起名叫司马道生、司马道子(364-403)的

从书中的描述,我并没有看明白这场起义的政治诉求究竟是什么。

 

第十一篇 楚子集团与江左政权的转移

陶侃(259年-334年),寒门出身,能文能武。据说可能是当地少数民族。肯定是“搬砖”的始祖

京口楚子:南朝境内的(逃过去的)北方人

南渡士族中以武见长门阀,是东晋的主要武装力量(靠他们打赢了肥水之战)

大多居于晋陵郡,又多数集中于京口(如今的镇江)

京口就是几百年后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京口。

土断:让外来流民加入本地户籍(又是难民政策问题)

南朝不到三百年历史,大士族和武装士族都已经风光过了,“数风流人物”,就要轮到南方土著豪酋兴起了。原本大家都认为北方人比南方人会打仗、更勇猛。但是到了梁朝以后,北方移民的子孙已经变得“肤脆骨柔”,不堪大用了。

书读到这里想起弗朗西斯福山的《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在那个多民族间冲突不断,很多人远走他乡的时代,人们对于“民族”、“籍贯”、“身份”这些概念会比我们当代人更加执着吧。这种执着引发了对于权力的追逐,而后导致烽火连绵的战争。至少在表面看起来,当时的情形与如今世界上很多政治军事冲突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就是说近两千年以来,人类其实并没有什么成长进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