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老頭
福老頭

泰國華裔/熱愛漢文化/網頁設計/SEO/品牌行銷/數據視覺化 薩瓦迪卡~

60年前的起始點: 歷史上冠狀病毒的痕跡與爆彈

文章分類:知識

2020年4月,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在全球累積接近100萬的病例,其中更是有超過5萬多人因染疫而亡。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世界幾乎無一國家倖免,每日的電視、網路、廣播,都在更新各國的確診數以及防疫狀況。

台灣在此次的防疫表現受國際讚賞,也因歷經2002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的浩劫,使人民較他國有更強的防護意識。雖從過去的SARS到如今的新冠病毒,看似久久才會對人類造成嚴重危害。但其實早在60年前,冠狀病毒就已出現,並從未遠離。




從感冒中發現 1960s冠狀病毒

從醫學雜誌《小兒傳染病》過去刊登的研究發現,早在1965年時,病毒學家泰瑞爾(Tyrrell)和拜諾(Bynoe)就從一名患有普通感冒的成年男性呼吸道中第一次發現冠狀病毒。兩人將這種病毒培養,並植入受式者的鼻腔,發現絕大多數的受試者都因此而有感冒症狀。有趣的是,雖病毒在人體具有活性,得以引發症狀,證明傳染原的存在,但泰瑞爾等人無法在「組織培養液」中成功培養這種病菌。

而幾乎同一時間,另一組研究員哈姆雷(Hamre)和普羅克諾(Procknow)也在培養感冒病毒的實驗中發現,有兩種代號「229E」的病毒,在組織培養中也發生異常,且它們均為「乙醚敏感(ether-sensitive)」病毒,也就是說,醚類等對他們具有破壞作用,間接表示此類病毒應具有脂質層。而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員也將這類需要在器官中培養的病毒命名為「OC」。

由此,最早被鑑定出的冠狀病毒,HCoV-OC43和HCoV-229E,從此在人類歷史留下痕跡。


不定時的未爆彈 冠狀病毒的症狀

從歷史來看,冠狀病毒久久才會以「新的樣貌」襲來,引起人類恐慌。而待浩劫平息,我們就會暫時忘卻它的存在。然而,冠狀病毒其實一直以來都從未遠離過。

研究中發現,除了今年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現今的冠狀病毒大致可分為六種類型:HCoV-OC43,HCoV-229E,HCoV-NL63,HCoV-HKU1,SARS-CoV和MERS-CoV。而我們習以為常的普通感冒案例中,便有15-30%是由前2種冠狀病毒所引起。

而SARS-CoV和MERS-CoV,便是引發我們所熟知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與普通感冒不同的是,兩種疾病都引發大規模的傳染,並使患者產生發燒、呼吸急促,甚至引發肺炎和急性腎衰竭等「威脅生命」的症狀。從2002年11月截至2003年8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官方網站公布遭SARS感染的人數為8422,死亡人數則高達916;而從2012年9月至去年11月,MERS總計有2494的感染案例和858的死亡案例。

此外,不僅人類,冠狀病毒也會在其他動物上引起不同的疾病,並對農畜業造成重大影響。影響動物的冠狀病毒包括禽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IBV)、傳染性胃腸炎病毒(TGEV)、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和豬隻急性腹瀉綜合徵冠狀病毒(SADS-CoV)。在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間,PEDV曾導致美國養豬戶的豬隻減產3.21%;而IBV則重創巴西的禽類養殖場,造成每一千隻禽類就有3567.40美元的損失。

由上述可見,冠狀病毒從未真正消失,彷彿一顆無預警的未爆彈。在病毒容易變異的情況下,對不同的生物與物種造成可輕可重的危害。


爆發後的真相 冠狀病毒的比較

關於冠狀病毒,我們最在意的仍是人類的三次危機—2003年的SARS、2012年的MERS,和現今仍無法平息的COVID-19。你是否會好奇,為何當時的SARS與現今的新冠病毒影響規模甚劇,相較之下,MERS似乎來不及引起人們的恐慌便逐漸停息。而這背後的原因,可能與病毒的致死率有關。

MERS起源於中東的沙烏地阿拉伯,以單峰駱駝為病毒的天然宿主。駱駝在中東地區長期作為人的運輸工具,且駱駝奶也被人類飲用。因此有研究表明,駱駝很有可能為「人畜共患病(zoonotic reservoir)」宿主已達30多年。而MERS之所以沒有像COVID-19重創世界各處,原因可能就在於它的致死率。根據統計,SARS的總體致死率約為9.6%,COVID-19目前的整體致死率約為5%。即使是疫情重災地的中國,在嚴重爆發初期的死亡率也僅有17%,然而MERS的致死率卻高達34.4%。致死率高使人類相互間還無法大肆傳染,病毒便已隨著宿主的快速死亡而消滅。

回到現今,我們無法否認COVID-19所帶來的影響,已遠遠超出人類預期。而可能與它被低估的傳播率有所關係。在流行病學中,基本傳染數(R0),為判斷一位受感染者會把病毒傳染給多少人的平均數。當R0小於1時,流行病才可能消失。而WHO估算COVID-19的R0在1.4-2.5之間。

然而,于默奧大學(Umeå University)的教授約阿西姆·羅克洛夫(Joacim Rocklöv)卻以隨機估算、數學方法和統計方法等,重新審查包括中國與海外12項關於COVID-19的繁殖數研究。結果發現,COVID-19的R 0應為3.68,已大於WHO所估計的範圍。被低估的傳染率,可能也因此降低了世界的防範戒心。

雖然冠狀病毒對人類來說,仍有許多解不開的謎。但無論如何,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即使非研究專家,我們仍應全力了解敵人的背景,才能齊心協力,堅強的共同戰勝它!

關於我們


小精誌希望藉由分享具「臺灣」DNA的人物、器物,傳遞我們理想中「質感生活」的選擇與可能性,讓每個人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風格。

「小精誌」是撰寫網路文章及製作實體雜誌的多媒體雜誌品牌,透過推廣「質感生活」,並融合具有「台灣DNA」的人事物,希望讓讀者們除了更認識我們所詮釋的質感生活,提升對生活周遭的感受之外,也能積極將台灣元素融合進日常生活中。

官方網站👉小精誌
FB粉絲專頁👉小精誌
IG帳號 👉@jingmag.life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