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虱
叫虱

无方向写作者,于细微处捕捉时代精神症候

老虱 | 在卢克文尽领风骚的庸众时代,启蒙还有用吗?

文章来源 | 公众号:叫虱

昨天早上,收到一条读者留言。短短二三十个字,浸透着深深的无力感。

作家闫连科在一次公共演讲中说,内心痛苦的总是那些清醒的人。

写公众号以来,我也经常被无力感偷袭,反复地问自己,理想主义到底值不值得?人文情怀到底值几个钱?

何不学一学学术圈子和高校千千万万的同行,整几个科研课题,赚一点外快,弄一个正高职称,名利双收,多爽呢?

然而,理想主义和人文情怀非常像一种绝症,一旦染上,就治不好。好几次,我想汇入世俗随波逐流,却总是忍不住再次回过头,对各种问题牵肠挂肚......

去年冬天的某一天,著名学者钱理群来贵州,到我们学校作报告。

他走出帷幕,由别人搀扶着,登上主席台那一刻,看到他苍老的容貌,蹒跚的步伐,我情不自禁地落泪了。

自从钱理群老先生退休之后,我已经十几年不见他露面了。那一天,突然看到他,我才猛然意识到,这位铁骨铮铮的理想主义者人生即将落幕了。

那一次,也许是他最后一次回到贵州了,也极有可能是我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真人了。

我的眼泪是悄悄地掉下来的,因为同事坐在我旁边,我怕引起别人的尴尬。 

钱老启蒙大众最活跃的时期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候,电脑非常不普及,网络更是稀罕。在纸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受精英主导。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都能保持基本的对话精神,致力于用说理来服人。

在那个时候的大学校园,理想主义仍然保留着一抹亮丽的余晖。很多年轻大学生抢着阅读钱理群的文章,买他的书看。

那时候,钱老的文章不时会出现在《中国大学生》杂志上。因为该杂志参与了当年知识界发起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二十出头还在小镇工作的我,一下就被它深厚的人文底色吸引。每个月固定的时日,我都要坐车赶到县城,或托朋友帮助买。

也许,钱理群老先生当年万万没想到,在隐退十几年之后,中国快速进入自媒体时代。技术革命方便了学习,也释放了愚蠢;信息技术让交流更加方便,人们却无法好好说话了。

在现在的舆论广场上,占上风的不再是有质量的思考,而是有数量的煽情。得到越多庸众的支持和点击,文章和观点就越容易流行。

这几年来,涌向自媒体广场的无脑庸众们,几乎彻底颠覆了纸质媒体几十年来一直在努力维持的精英主义传统。知识精英不断退守,卢克文之流占据舞台中央,尽领风骚。骂战日益取代对话,消费和娱乐不断地挤压严肃的思考.....

现在,大学图书馆的书架上仍然能看到《中国大学生》,但是它早已成功转型了。那些花俏的封面上郝然印着《毕业了我们不分手》、《实习迪拜七星级酒店》、《31天玩转29城》.....

这本杂志已经不复当年的内涵和品位,几乎就是一本关于考试、出国和求职的工具书。它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映照出大学校园过去十几年来精神风向的流转。现在还谈论理想主义,学生和同事只会把你当怪物。

我忍不住一次次地问自己:钱老那么多年的努力是不是白费了?我还该不该坚持呢?我这些年的坚持值不值得?见到钱老那一刻,我的自我怀疑达到顶峰。这同样是文首聊天截图中的那位读者对我表达的困惑。



尽管不时饱受无力感和阵痛的折磨,钱理群老先生隐退之前说过的一句话,却一直在鼓舞着我:“理想主义是一种丰富的痛苦”。

有了这句话,我可以肯定地说,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不会放弃,

情怀固然让人痛苦。但是,情怀引发的思考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这种乐趣,庸人们永远无法理解。一旦得了情怀这种绝症,你会忍不住要去读书,试图在书本里寻找答案,书本里找不到答案,便会逼迫自己彻夜地思考......

康德、尼采、马克思、艾默生.....哪个不痛苦?

没有情怀的人,即使天天抱着书看,也很难深刻起来,因为没有对天下苍生的真诚牵挂,就难有深度思考的动力。阅读更多是一种打发时光的消遣和点缀。

我教过的有些学生也很喜欢看书,但是,和他们聊天,我几乎见不到思想的火花和深刻独到的见解,因为他们内在的情感过于匮乏,对人间的苦难缺乏共情,甚至一边谈论精神追求,一边算计世俗功利。

我坚持写作,目的未必是要改变对立阵营的庸众,我只是希望我的文字能不断地提醒我的读者:咱们并不孤独,咱们并非势单力薄。坚持,挺住!如果我们沉默了,庸众只会更加张狂。

也许,我们无力拓宽领地,至少我们应该坚守阵地。否则,留给下一代的惟有一片精神和理性的荒漠。这也是钱理群老先生坚持和努力了几十年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我坚信,我的文字还是可以改变一些人的。

有一次,一个在遵义某个县城教历史的女教师和我说,她那个当大学老师的姐姐原来非常粉红,自从关注我的公众号文章之后,变了很多。

这个三十出头的遵义县城女教师本身也是我眼中的一道奇观。

几年前,她从遵义师范学院历史专业毕业后,到家乡中学教书。在西南山区那种几近于文化荒漠的小县城,能自己一个人坚持阅读尼采和叔本华。

当大多数小地方甚至省城的中学女教师早已沦为和菜市场大妈一样的长舌妇,上课照本宣科,课后从不摸书,天天东家长西家短的时候,她却能保持很高的思考热情和炙热的现实关怀。

我很想跟她说,她是沙漠里的一颗仙人掌。如果我早几年来贵州,如果我去遵义教书,能碰到她这样的女生,一定会倍感欣慰。

前几天,她在微信跟我说,感觉心有点累了,突然想让自己变得和周围的人一个样。

我笑曰,坚持住,千万别跑,但在内心深处,我笃信不疑的是,她不会真的离开。谁让咱们共同患上了情怀这种绝症呢?

老虱,写于2021年7月29日凌晨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cpR52Zzbb4-2Fz-crTByw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