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ima
Fatima

I am a bad writer.

我们需要怎样的“国际教育”(1)---从假期作业说起

(编辑过)

周五离开了第二所工作过的“国际化学校”。之所以没有用“国际学校”这个词儿,是因为这所学校在一些招聘或者招生广告中,用的是“国际化学校”

在这里完全不想谈论这所学校。谈一些在这所双语学校以及之前一所国际学校里对国际教育的感受,夹杂谈一些自己对这类学校的观察。

记得面试的第一所“国际学校”的校长这样对我说:国际教育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事物,其实怎么做大家都没有底,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这话是我2017年5月份听到的,到2021年2月份,忽地想起来,觉得这位校长说得是真有道理。

国际教育在中国的兴起,大约还是源于许多中产阶级以上的家长对传统公立教育的质疑,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重复自己十二年苦读,熬过高考的可怕经历,当然也希望孩子可以最终进入藤校,光宗耀祖。但当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开始逐渐进入到这一部分父母的生活中时,很多家长忽然担心起来:为什么没有那么多考试,为什么我的孩子一年多了英语还是这么差,为什么你们学校总是不能给我的孩子及时的成绩报告,能不能给我的孩子重考的机会.....等等等等。作为一个班主任,在凌晨4点半,周六晚上8点多被家长的语音、电话、以及平日的邮件折磨后,不得不总结出这类父母的一个共性:有能力送孩子进国际学校,却没有能力理解国际教育的精髓。

教育当然是为了孩子,父母付了高昂的学费,体制之外学校自负盈亏,在这样的context下,面对这样的父母(并且是绝大部分),作为一所学校或者一个老师该怎么做,就变成了摆在面前最重要的一个命题。这个命题有些太过宏大,今天我只谈一谈假期作业这个小问题。

第一种态度是听从父母。父母说,老师,为什么没有寒假作业?能留一些吗?我说不需要寒假作业,寒假是用来亲子相处的时间,孩子们也有机会和小伙伴一起玩耍,而且社交能力的发展对学业的发展也很有促进作用。懂得沟通社交,从某种程度其实对将来的大学生活、未来的工作有更好的促进作用。人的创造力、对生活的热爱均在闲暇中产生,孩子住校一学期,每天八节课,外加作业课外班,真的也需要这样的break。但大部分父母并不这么认为,于是学校开始妥协,原本有作业的课程布置了更多的作业,原本没有作业的科目也添加了作业。在过去的几年中,每过一个长假我都会问孩子们:你们的假期过得怎么样?大部分孩子说:太糟糕了,不是上补习班就是做作业。父母的心是好的,但这样的假期孩子们没有充电放松的机会,所以开学后一段时间的学习效率反而是非常低的。从长远看,对孩子的成长并无太大好处,可是为了讨好满足父母,牺牲孩子长远的利益,也是许多学校采取的方法。

第二种态度是学校比较强硬,让父母听我们的。譬如我曾经工作过一间美国人开的学校,坚持假期不留作业,孩子们放假的照片都是到各地去玩耍,回来后真的是崭新的面貌。走进博物馆,走进大自然,与长辈聊天,与同伴玩耍,所有的这些活动在学校里均无法开展。假期中孩子们有机会去做这些事情,开拓了眼界,身心也得到了放松。老师们也不用在一开学就批改一大堆的作业。从老师和学生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安排无异是最好的。但国际学校家长是金主了,认为这样的做法非常不负责任,公开或者私下批评学校的不专业。甚至有家长因此转学----学校因此承受了经济损失。

最理想的当然是第三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占据主动权。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校长打过一个比方:教育跟医疗其实很像,都需要非常多的基本知识做支撑。教师就像医生,具备专业知识,必须引导家长,才能让孩子以最好的方式成长。但教育跟医疗又有所不同:开刀子不是人人都会,但怎么教育人人都敢说两句。套用一个前英国同事说的话:从柏拉图开始,两千年来关于怎么教育孩子,没有定论。但我依然相信在这个貌似“没有定论”的前提下,依然是有一些科学依据来指导何为良好的教育。在这里面有认知心理学的依据,有脑神经学的依据,有许多许多教育家理论的支持。学校要做的是,要把这些看似高深的理论和实践,用最浅白的话表达出来,告诉家长为什么你们的孩子,并不需要那么多家庭作业,而且不做家庭作业用来愉快滴玩耍两周,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

可惜的是,最理想的方式永远只有少数学校在做,而且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需要管理层有着极深的理论、实践经验和沟通能力。为了学校盈利或者因为其他种种的因素,在我所经历过的学校中,好像还没有看到过太好的案例。希望下一所学校能好一点。但只能是希望如此。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