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花魚
小黃花魚

説説真實的世界,這是我的願望。 衹是,人生,從來不是預設,而是要一步一步地走來,所以,對世界的認知,也是漸進的。

资本的财富寄生 - 702 - 中国的留学生

在资本的代理人们看来,中美之间的一切民间交往,都应该被切断,这分明是恐慌之下的无计可施。

911发生后,美国根据反恐的需要收紧了各类赴美签证。

自2006年开始,每年获得美国签证的中国学生的数量,才开始大幅回升。能自费出国留学的学生,家庭条件大都不错。

这些学生当中,家里有工厂或者有企业的不在少数。父母把孩子送到美国,求学是一方面的原因;让孩子到美国见见世面,开开眼界,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愿望

之前,中国和美国的经贸交流,一个主要的通道,就是中国的进出口公司。中国一直缺乏外语人才,为数不多的外语人才,主要集中在和外经贸有关的实体中。所以,中国的生产厂家一直有一种渴望,那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和美国的采购商或者零售商建立起直接的合作关系

当美国开始放宽赴美学生的签证,改开出生的新生代在年龄上刚好适合走出去。家里条件也不错,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充足了,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就顺理成章地实现了。

年轻人的适应能力快,他们很快就融入到美国的社会中。他们发现,自己家里或自己了解的产品,在美国的售价居然是工厂价的几倍甚至十几倍(这分明是财富寄生惹的祸)。有价格差,自然就意味着商业机会。在求学的同时,他们就开始尝试把自己家里或者自己有渠道的产品推广到美国市场。

没有语言障碍,有产品,也不缺运营资金,国内电商的模式也给了他们不少启发,亚马逊已经在西方为电商经济做了很好的铺垫,剩下的,就需要一股子闯劲,外加熟悉美国的市场环境和市场规则。

这些孩子的努力很快就见到成效,他们当中不少人迅速脱颖而出。他们租仓库,搭建销售平台,通过Google在北美定向投放广告,他们自然也不会放过eBay和Amazon这些成熟的电商平台。很快,适合电商运作的产品就纷纷上线了。

改开初期来美国留学的师哥师姐们,他们基本是以求学为目的。那时候,在中国组装或者加工的产品,相关的流通工作,还是被国外的采购商或者批发商控制着。而且,那时候的商品种类还不是很丰富,电商平台也没有出现,所以,即使有人有什么想法,也不具可操作性。

在美国,很多IT零售商,对于电子产品的销售,只求微利,甚至经常平价出货来追求销量,然后通过销量返点和供应相关产品的耗材来盈利。

一些中国的年轻人直接就瞄准了耗材的销售,直接用电商模式开路,没有豪华卖场昂贵的物业费用,也没有传统模式下不菲的人工支出。

从中国拿货本身就有优势,运营费用又比大型卖场低,那么,竞争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随着销售的规模不断扩大,受到打击的美国本土IT零售企业开始不断地倒闭。

站稳了脚跟后,这些孩子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跟踪和引进欧美市场上的爆款产品,毕竟,这些产品就是在中国组装、制造甚至是设计。

这些爆款产品的引入,立即就威胁到美国本土小型研发实体的生存了。

这些实体发现,不在中国而是在美国生产自己研发的产品,产品的成本就会高到让消费者难以接受;在中国生产,倒是可以降低成本。但是,一旦产品热销,市场上立即会出现价格更低的同款产品。受这些同款产品的干扰,自己研发产品的销量就受到影响,甚至无法回收研发的成本,这些初创公司往往要面临一个尴尬的结果,那就是倒闭。

为什么在美国本土生产就无利可图?这是因为美国的一切商业要素都是被财富寄生过的,财富寄生所形成的财富沉淀,会悄悄地引发这些产品在加工、仓储、物流和分销等方面费用的增加。这种增加的费用,本质上是帮助资本实现对寄生财富的回收,被资本如此贴身扒皮,创业者在美国生产自己的产品怎么可能有利可图

美国本土的企业为什么如此脆弱?如我们做过的分析,美国的商业大环境已经被财富广泛寄生,财富寄生后,财富就形成无孔不入的沉淀,沉淀的财富就构成了虚高的物业和人工等成本。一旦出现某些环节有优势的竞争者,例如,电商无需豪华卖场,人工费用支出也低,那么,传统零售业会立即溃败的。

所以,要保证资本在美国,对剥削自全球的财富完成收割,美国的社会经济必须保持平稳的运行,基于这种使命的美国经济,就必须是计划经济。一般意义下的计划经济还不行,必须是不受任何扰动的计划经济。这就非常可笑了,如果整个北美的商业环境,如同一个理想的温室,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感冒打喷嚏,那么,这个温室的维护就非常困难了,尤其是,如果很多人知道了这个秘密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过邓宁的一个说法:只要有百分之百的利润,资本家就会不顾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家就会铤而走险,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在中国留学生的眼里,把商品从中国带到美国,利润空间绝对是高于300%的,况且,这么做,是百分之百的合法。既然不违法,也没有绞首的风险,那么大家还客气啥?!又不是谁跟钱有仇。

这些年轻人哪里想到,他们打算赚取的利润,是资本委托美国回收的财富,是资本从全球大生产中盘剥的财富,这些财富要经过巧妙设计的渠道,最终被资本完控。那么,他们未经资本许可就来主动分享暂存在美国财富大池中的寄生财产,这就是现代版的打土豪了,这样的做法可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啊。

美国也是过于自负,由于长期无事,在这方面居然逐步不设防了,那么中国留学生自然就毫不客气地自作主张了。

中国的年轻人在美国的运营,去掉各种费用,最终利润率肯定是不等的。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赚的肯定比本地经销商赚的要多的多。

按照我们对美国财富寄生的分析,中国留学生只要把他们在美国获取的收益,最终在美国这个系统里消费或流转,美国的财富回收机制,终将会吞噬掉他们的所得,那么,中国孩子们的“恶作剧”是不影响美国本土财富大池的总量的,不过是从一个口袋里转到另外一个口袋里的金钱游戏而已

事实并非如此,对于这些学生而言,他们赚取的美元,往往会反馈回中国,提升中国工厂的生产和研发能力。

在留学生大军崛起前,中国进入美国的商品,基本由美国企业主导的。

在既定框架下,零售端才是获利关键点,这是中西方不对等合作体系在美国变现的节点

也就是说,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是按照7:1(也就是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的比例,贬值了中国劳动者的劳动;在美国,由美国人按照1:7的比例进行价值还原,然后进入流通环节销售变现。中国劳动者相关劳动的一贬低和一还原,最终的收益属于美系资本

也就是说,自改革开发以来,过往由美国资本控制的封闭产业链,保证美国剥削中国的所得不外流的封闭链条,被中国的留学生攻破了。

中国留学生凿开的每个漏洞可能都不大,可是,如果是多点泄露,那么,美国的损失就非常可观了。这就意味着,长此以往,美国财富的大坝有可能决堤。

我在这里只是描述了美国财富大坝出现漏洞的一个大致流程,实际的运作比我说的要复杂。而且,用这种手法攻破美国财富系统的,也不仅仅是中国留学生,也包括居留在美国的华裔。但是,这个做法形成规模,造成大的影响,乃至专业化运作,和中国留学生群体有着绝对脱不开的干系。

中国的留学生群体不断蚕食和瓦解美国的本地市场,不断侵吞着资本寄生于美国的流动财富,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景观:中国的民营企业生意兴隆,美国的市场是常年繁荣。可是,美国本土企业的销售额在连年萎缩,美元财富不断地进入华人经贸圈中

美国政府没有精力仔细浏览具体的每一笔交易,但是,美元在美国的国内如何流动,美国政府还是可以统计出一个准确结果的。我想,这个统计结果肯定是触目惊心的,美国政府不能长期坐视不理的。

更有甚者,这群中国学生的某些运作手法,干脆摆脱了美国的监管。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们在中国的很多采购,并非是通过美元进行支付,而是利用美国无法监控的微信直接支付人民币,他们在美国收的却是美元。

也就是说,中国的留学生群体,在美国的内部,如同孙猴子大闹天宫,把美国过往井然有序的商业环境,搅得一塌糊涂。

看到这里,大家就知道,前总统特朗普为此做出的每一个举措,绝不是神经质,而是极具针对性。本届拜登政府在特朗普矫枉过正的基础上,可能会摆出一些缓和的姿态,但是他不会颠覆特朗普取得的那些来之不易的战果。一旦拜登政府过于右倾,那么,四年后,一个类特朗普式的莽撞人物会再次登台的。

对于中国政府而言,在初期,好像也是不知情的。因为,这些孩子们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国家授意和组织的。中国政府多年来和美国规规矩矩地合作,没有任何逾越之处

中国政府是否渴望中国的民营企业在美有所突破?那是必然。可是,这个必然,居然被一群年轻人完成了,这不能不让大家汗颜。这些孩子为什么如此“胆大妄为”?我想,这和他们的家庭教育有关吧?和中国的大环境有关吧?

他们的父辈,在四十年前,就接受了解放思想和不畏权贵的教育。这种教育和熏陶,起作用的时间点,却是在三十年后,发生的地点居然在美国,这实在有点匪夷所思。也许,我的这个关联有点牵强,但是寻根求源,这样的解释或许不过分。

美国模式出现破绽,也就意味着,和美国模式类似的同盟国,也会有同样的漏洞。如法炮制,多点发动攻击,美国辛辛苦苦构建的财富体系,就存在崩溃的危险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