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
ECHO

用生命体验,经历,追逐真实,叩问内心,打磨文字

把时间还给时钟了?

人们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留给了时钟,但似乎一点也不自知。

如果这世上有最公平一说,那么每个人一天都有24小时应该算是其一了。但对于时间的利用,尤其是利用结果,存在着千差万别。同样的教室、老师和习题,学生很难学出同样的结果。当然可以说其中有很多因素,智力,环境,注意力,种种,这些都可能存在差别,但时间是一样的,每个人付出的时间都是被这些种种因素给干扰了吗?或者说有些人的时间只是从时钟上划过去了,并没不曾属于过ta,所以不管是否其他因素干扰,时间的付出也是不对等的。

“一万个小时理论”,相当范围内都很火,即任何一件事,无论艺术,科学,体育锻炼,只要人能坚持一万个小时以上,总能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所谓专业能力以上, 专家级别吧。这个理论,从理论上来说很正确的,听完后醍醐灌顶,但想象很难执行,所以觉得自己和专业人员只差一万个小时,会让人变得很有优越感,不过一万个小时而已。人们真的缺一万个小时吗?每天有24小时,出去吃饭,睡觉,大概总能剩12个小时吧,既然要成为专家,每天挤出3个小时要求也不高,在加一个周日休息,那么每年就有近1000小时,十年就绝对是专家了呢。

“对杰出作曲家人生经历的研究显示,他们大多数出类拔萃的作品都出现在大约练习了10000小时之后。只有像莫扎特或者帕格尼尼这样的“天才”,才只需要9年的时间。”

许许多多的人一生要经历过好几个十年,但是成为专家的极少,是说真才实学的专家,并不是冠以“专家”的名号。

实践一万个小时理论,这一万个小时可能只是变成了打卡时间,累计时钟划过的度数圈数,而不是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把时间当做自己的时间使用。有激情的,主动的,有意识的投入时间,这样的时间才是个人的,有效时间,其他时间只是让渡给了始终而已。打卡主义积攒了很多时间,可能也累计了很多种一万个小时,也许只有划分时钟不同段位的时刻是有效的,其他都是让渡给了时钟本身,造成了一种没有功劳有苦劳的假象吧。

反思自己的时间让渡给时钟的好多好多,无意识的刷手机,电子产品和放空脑袋的看资讯书籍,思至此处,冷汗惊醒。怎样才能把时间从时钟手里夺回来呢?慎思深思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