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AfterEcho
EchoAfterEcho

用力寫字

島上讀書 - Small Island by Andrea Levy

最近與牙買加很有緣分,一是喜歡的一位歌手剛推出在牙買加製作的大碟,聽他講在那裡錄音的點點滴滴,心都飛揚起來。二是日前在漂書站隨手拿回一本小說,原來是關於1948年英國初代牙買加移民的故事。很奇妙地,短時間裡我知道了越來越多關於它的故事,地球上另一個曾經是英國殖民地的小島, Andrea Levy筆下的small island。

Andrea Levy是所謂的”疾風世代(Windrush generation)”, 也就是1948年來到英國的移民後代。她的作品多數描寫移民二代的生活,而Small Island則與前作不同,聚焦在1948年初代移民的故事,那正是沉默失聲的一代。小說以四個人物的視角交替敘述,包括來自牙買加的Hortense和Gilbert,以及英國夫婦Queenie和Bernard。全賴生動而飽含細節的筆觸,每一個人物都非常立體。對牙買加風土人情的細膩考察和描寫,更是一種「尋根」文學。

小說以牙買加人Hortense初登英國陸地為開端,自恃受過良好教育、性格高傲的她,不得不面對與想象中完全不同的mother country,她的學歷在這裡一文不值。Gilbert參軍來到英國,發現這個在教科書中無比熟悉親切的國家,對牙買加卻是全然的陌生,甚至對前來拯救母國於水火之中的黑人士兵亦冷眼相待。牙買加人以為自己來自加勒比海上最大最富饒的島國,直至來到英國才發現,那只是面目模糊的眾多小島之一,牙買加人的犧牲和付出,不會在英國的歷史上留下任何記認,他們屬於「invisible」的一方;而傳說中宛如天堂的母國實則蕭條慘淡、充滿歧視和不公,再閃光的夢想也會在這裡幻滅。Small Island講的正是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不對等的權力關係,怎樣剝削和壓迫後者,又深深扭曲了後者的身份和民族認同,造成幾代人的困惑和傷痛。

而書中另兩位英國主角Queenie和Bernard,滿是弱點和瑕疵,正代表了普通人的善惡。Queenie是天生富有正義感的屠夫之女,屢屢對牙買加移民伸出援手,幫助戰爭難民尋覓居所,最後更生下有黑人血統的孩子。Bernard是Queenie的丈夫,循規蹈矩的銀行職員,卻參軍上了戰場,與黑人同袍奮戰也沒能洗清他那根深蒂固的歧視。他們是歷史中的小人物,沒有「殖民者」的光環,同是在戰爭中被犧牲受磨難的一群,也因此更加可悲可歎。

今天的牙買加,仍然有小說中描寫的種族區隔和巨大階級差距,如南非一樣,鐵網林立、劫案頻繁,那是殖民歷史留下的傷痕。然而,牙買加不再是「看不見的國度」,出現了Rastafari這樣的宗教和社會運動,School of Vision這樣的烏托邦社區,Bob Marley這樣的文化標桿,那是從傷痕中開出的花。聽說有不少香港人在六四之後移民牙買加,不知道他們又在那裡耕耘出了什麼?期待有天能去看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