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oAfterEcho
EchoAfterEcho

用力寫字

到一拳書館,看看外傭攝影師眼中的香港

過去的星期日你做了什麼?一群外傭就在一拳書館x木棉樹灣仔Pop-up Store設了一個相展。

展覽的緣起其實即興:書店有場,Lensational Hong Kong有外傭攝影師,大家一拍即合。Lensational的Rachel找到我,希望給些建議。第一次開會,我慣嘴說artist如何如何、artwork如何如何,不料大家都笑,左看右看:「Oh we are artists! 」白天開貨車的Jade, 喜歡在ins上傳時尚的人像攝影;說話小小聲的Seneng總說自己不會拍照,街拍卻屢屢被網媒轉載;Terenia每週趁自由的一天出來爭分奪秒為移工媒體拍照並傳回印尼國內。他們當然比許多自稱artist的人都更是artists。

這個展覽沒有策展人,從展品的選取、組合、描述、甚至陳列方式,都是群策群力的「真普選」。這不是容易的事,外傭的工餘時間極少,平日晚上要開個zoom會都難,甚至沒有設備和網路上傳高解像度的相片...但在過去幾個月,他們總是盡量一起開會、創作、討論,參與到每個細節中。展覽能順利開幕,全靠這群有話要說的外傭攝影師、幾個熱誠的義工,在緊絀的時間和資源下一手一腳deliver出來。

展覽叫「We Creating Home Kong」,我最喜歡的幾組照片是Terenia拍下的抗爭記錄,在香港街頭遊行過的有香港人也有印尼移工,只有視此為家的人才不會啞忍這裡發生過的任何不公,也只有不息的抗爭能連結彼此原本陌生的血脈。我也留意到大家都喜歡拍人——清潔工、擦鞋的人、牽著孩子的人、馬路上騎單車的人、擠在地產鋪裡工作的人,是感同身受的目光讓她們把注意力投向這些城市罅隙中生存的無名者嗎?

另一重思考,是我們到底如何定義自己和他人?我們可以用職業或處境或外表去定義一個人嗎?Seneng有一張相片(海報那張)的標題是「We are not dirty, we just clean dirty things」。讀大家的作品描述,我聽到很多這樣掙扎反抗的聲音。知識分子、社會運動者、外傭、攝影師,種種身份可以同時存在於一個人身上,定義他人前不妨先打開心胸。

展覽從即日起到2月12日止,如你經過灣仔,歡迎來看看。

We Creating Home Kong

日期:18/1-12/2

時間:每天12:00-20:00

地點:一拳X木棉樹Pop Up Store (灣仔軒尼詩道302-308號集成中心高層地下2-4號舖)

主辦: Lensational Hong Kong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