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與小狗ThankYou
米高與小狗ThankYou

我是米高,我與太太有一個很懂事的小朋友 - 小狗ThankYou。 曾經放下畫筆30年,疫情下重新開始繪畫,運用原子筆描繪及追憶逝去的孩子,願他繼續帶歡笑給我們。這個帳號是為小狗而開,In memory of our beloved son

有感而發。為Matters團隊的麵包而思考

星期天,坐在梳化上,看著@映昕的一篇營運手記分享(可看關鏈區),跟著我留了一段話:

Matters就是在體現社區建設之美,任何人也可提出議見,也可以投票。最重要是用戶沒有權重之分,只要是有長遠發展的項目及想法,不論新人或舊人的提出,都有人支持及接納。
這樣的社區,才會長久。

我在1995年開始,為公司建了第一個網站,之後一步一步的進入資訊科技及互聯網領域,最後在十多年前進入了遊戲業界。在每一個階段,每一個企劃都會寫「產品怎樣建立」與及「會怎樣死」。

依遊戲而言,產品生命週期在兩年至五年。至移動平台的手機遊戲,生命週期更縮減至三個月至兩年。

在我手上,終結了不少遊戲,普遍在終結時為兩個處理方法「轉移帳號及元寶的補償計劃」及「風風光光的結業禮,然後關服的不了了之計劃」。但是,有一天,營運同事通知我:

「這個遊戲收到一個玩家查詢,他想買了整個伺服器,與及投資一筆錢進這遊戲內,想我們繼續營辦這個產品。」

這是七年多前的事情,我當時既嚇了一跳,但又沒有辦法營運,因為漫畫角色的版權已終止合約。無法再營運。

這麼多年來,暫時沒有一個項目是存在至今。因為已經預算資訊科技發展迅速,除非是應用工具或平台網站,要不然,很難一個項目長存。

而我主要是做遊戲,一個Project接一個Project。所以,每一個項目的企劃案,成敗也好,也有Exit Plan。


但是,當我認識了區塊鏈的領域,接觸了不同的應用項目後,卻有與別不同的心態。心裡會想著「如何令項目及內容存在更久的時間。」

的而且確,做了十多年遊戲,產品推出了很多個,也關了很多個。但是社交平台及討論社群卻仍在。(當然人流也被社交App拉了很多人。)

經營社群確實會比產品生命週期長,但是前期投放也會相對較多,並且有一段苦行僧時間,無施付出卻零收入。始終為營利部分不及產品般進取。

因為我一直是營運互聯網產品,在遊戲內的主要收入,也是玩家充值的遊戲的金錢。故此,我自己在玩遊戲時,我也會付款,遇上好用的產品,我也會願意付費成為會員。因為我覺得要別人付款,也要自己願意付費。

過程中,好像「讚賞公民」一樣,當我第一次收到讚賞公民的點贊時,不單覺得相當不可思議,也主動去成為「讚賞公民」去支持其他人。只要越多人成為「讚賞公民」,整個Like Coin生態便會起作用。

Matters的發展也是一樣,若這裡真的是大家喜愛或想保護的地方,不怕刪帖不怕被審查,又會否在討論社群規則下,也開始討論「如何讓Matters生存下去?」的麵包問題?

例如:Liker Land最近的議案中,未來Matters作為驗證人的回報比率:

又例如:Matters主頁也加一個拍手按鈕,每天更新數據。大家可以為Matters 每天拍手,透過LikeCoin支持項目。

又或者:Matters會否有「幣幣兌換」,又或者加入BitAsset交易所或區塊鏈信用卡的推薦連接。使用者註冊後,也可以回饋一些給Matters平台。

甚至:Matters又是否會長期有一項年度營運的公眾眾籌,可給大家參與?

若果,認為這裡大家也有份,提出的意見需要製作團隊去實現。但是實現的過程、難易程度與及時間,也需要有麵包去維持。

在香港,一位富經驗的程序人員,每月月薪是港幣$25000-$50000 (即是3200美元至6400美元),還不計燈油火蠟的租金水電雜項開支,與及營運團隊的費用。

我自己不是Matters團隊成員,也不知他們財政能力如何,手上的錢是「永遠花不完」「還是在吃麵包屑」。我只是一個營運了多年互聯網公司的小老闆,在我過往的經歷經驗中,項目越多地方交由社區發展發酵是會提升生命週期及產品流存比率。

若果,大家真的想將Matters慢慢去中心化,而製作團隊慢慢好像秘書處的責任人及執行人的角色。

大家,應該也一起為開發方的麵包提出意見。提出優化系統功能是沒完沒了,意見更是多元化及向著美好方向,並且也有很多想法。若果對系統功能意見及權力下方的想呿也有這麼多的討論,不可能對於平台收入卻沒有意見可以提出。

要不然,有一天,平台沒麵包吃而體力不支倒下。責任難到只應該由Matters團隊去承擔?

圖片來源: Pixabay.com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