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Not Split
Do Not Split

大陆青年人观察/永不割席/文章备份 微信公众号 DoNotSpilt

我,在煽动群众吗?| DoNotSplit 一周观察

本周,我们不再奢望世界和平和不割席,只求在荒诞的宇宙中寻找一点点人类文明和对同类的爱。

本周,我们不再奢望世界和平和不割席,只求在荒诞的宇宙中寻找一点点人类文明和对同类的爱。

 

被迫伟大的医护人员,

随时加班的英雄


这一周,广州的疫情又严峻了起来。连续了三天的核酸检测同志,让我回想起疫情初期的情形。那时候,还在大三的我,对武汉的医护人员心怀无限的敬畏。

2020年初,医护人员累得睡在地上的视频,被当成是正能量宣传,亿万群众感动于为疫情奉献的伟大。而医护人员自己,也终于被迫接受了属于自己的那份伟大。


一晃神,排队到我。我坐在医护人员面前,是一个贴着睫毛的很漂亮的姐姐。忽然脑中闪过一个想法,如果是我的话,我也做得到义无反顾的伟大吗?

作为到了下班时间就跑的新时代反内卷青年,我自认是做不到的。

但当我被期望伟大,被期望成为英雄,很难说我会丢掉身上不知从何而来的的社会责任不管不顾。即使我努力牢记八小时工作制,牢记争取我的每份权利。

伟大,多像社会冠之于母亲的名号。

伟大与牺牲是共存的。伟大等于不怕牺牲。如果剥开白衣天使的外壳,看看内里,会发现他们也是普通人。

重庆医护人员原地待命

我们在非黑即白的价值观中,将人性完美化,而忽略了人世间处处存在的不完美。大人把歌颂当成一种美德,孩子对着医护人员舞蹈,这真的是对被迫伟大的英雄们最好的回报吗?随时随地等候召唤变得合理真的是对英雄的尊重吗?

歌颂奉献之余,允许不伟大,允许提出质疑,允许制度变得更好,才是对牺牲更大的尊重。


当国家高过个体,

当个体自然而然地成为国家机器里最轻的一部分

 

微博网友 @M2奥特慢 发布视频,一位上海老人住在街边无人关注,只能吃好心人给的饼干盒泡面。视频下的评论里,网友@陆月里 在视频下面回复,"老人已经接到xx医院 请大家放心"。

经过求证,该医院并没有老人相关信息。被戳穿的 @陆月里 在微博解释说,只是想减少大家的焦虑,让大家安心睡觉。

 从实行了三年有余的防疫政策来看,中国形成了一种社会共识:发展必须剥夺一部分人权。在国家机器面前,人们总是脆弱而被动。很大程度上,人们向国家让渡了隐私权、出行权等一系列权利,但此时,一部分人还在和弱者争夺讲话的权利。而争夺的理由是:让更多的人睡个好觉。

很遗憾,我可以理解这位网友。当我们讨论道德的时候,他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在寻求意义。

的确,在这个被数字评判的世界,个体是远远小于集体的。但野蛮到文明的人类发展史告诉我们,当我们忽略了一个人,就会忽略千千万万个体的声音,而在乎每一个人才是真正的拯救社会。

然而时代的灰尘落下,我们会发现,远方的哭声并不远,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千万网友睡个好觉,而是面对下一次危机的勇气和准备。道德和理性才可以支撑人类文明延续。

我依然渴望听到每一个个体的声音,珍惜热烈的情绪,观察琐碎的人间,期待每一个生命之间的碰撞,向往公民社会的互助和更多人性的显现。

 

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饥荒,

挣扎的人们、让渡的权利与缺失的共情


这周的上海,哀嚎遍野。

打开上海疫情求助的微博超级话题,人生的混乱与激昂,人生的无奈与力量,原汁原味的在这里呈现。


第一条,我看到了 90 岁高龄的「老人」因为快递网点关闭而拿不到救命药,整个脚变得腐烂。

第二条,我看到了网约车「司机」发烧到 39.5 度,核酸检测也可能阳性,但方舱医院却因为满院两天后才能接收。

第三条,我看到一个宾馆的外地求医的「肿瘤患者」,由于宾馆被封,没有外卖送来,也没有医疗条件继续治病。

 

一股很强的无力感涌了上来。我不知道如何是好,只有机械的点击转发键,为远方的哭声祈祷。


 这种无力的感觉从 2020 年开始,一直断断续续的在我的生活中出现。疫情初期女性医护人员没有足够的卫生用品的时候,重病的人得不到救治的时候,宠物被强制隔离甚至打死的时候……

看到一条视频,上海有一个小区,大家一起在唱《We are the World》。

一鼓手在上海封控小区内打鼓,表演结束之后传来阵阵欢呼。

音乐自有它的力量,艺术由于其广泛的适用性和千人千面的理解而伟大。这首创作于 1984 年的歌,是为了声援非洲饥荒而写,在目前疯狂抢菜的文明都市上海倒也十分讽刺。

但我更想唱的是 《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虽然,重病而得不到医治的人已经在呐喊,家里余粮只剩一两天的人也已经在争取。但是,更大世界外的理解和共情还是太少,无数困难还是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保安才一次次质问想要食物的民众,你是被谁煽动?

即使这些求助的声音声音被评价,被揣测,甚至被定义为反动。但这周的网络观察中,我看到的确是实实在在的求助,是渴望生命的呐喊。

但我们仍需要更多人大声疾呼,勇敢的表达,勇敢的体会人间,参与公共讨论。作为人类与自己的同类共情,并意识到,在同样的国家机器里,谁也不知道,不合理的制度会压倒下一个谁。

我停下笔,思索。我,在煽动群众吗?

但我继续写下,不要被意识形态驯化,不要陷入自我审查。我在因为恐惧而被自动噤声,而放弃我的那一份公共讨论的权利。

知识分子把民主的发展寄托于沙龙,而在网络时代的沙龙就近似于微博。这里,允许人们自由讨论,理性思考。

我们没有知识分子那么崇高的民主理想,但我们不会停止大声疾呼,呼唤更多人:

要基于道德和人性做出每一个正确的决定。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