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列韵
凌列韵

一点分析哲学,一点价值理论,一点机制设计,偶尔会有键盘政治

Price theory: Neoclassical vs Post-Keynesian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边际产出递减?

去年的疫情,引发了对于口罩价格的争论,支持口罩涨价的人往往基于一般的供需曲线,认为设置价格上限,会导致供需无法达到均衡点,供不应求,为了让供需均衡,必须放任价格随意上涨。

supply and demand


回顾教科书中的供需曲线和均衡概念,不难意识到,认为“为了让企业生产更多商品,必须让价格上涨”基于马歇尔的两个传统预设。

(1)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没有任何大企业能对价格做出影响,因而可以画出一条供应曲线。

(2)每一家企业的边际产出递减(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因而边际成本曲线倾斜向上,所以供应曲线也倾斜向上。(整个市场内所有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加总成供应曲线)


以上两个假设在现实中是否成立,是值得商榷的。

对于预设(1),即使是再浅薄的经济学教科书也会意识到垄断理论的重要性,为了文章的简略,在此不做赘述。

预设(2)则相当有意思,大多数教科书都把此当作不言自明的真理,譬如McCloskey 在她的applied theory of price 中直接指出 “边际产出递减是可以直接被观察到的现象 (Diminishing returns is, for one thing, a fact directly observed),然而她举的例子却是种地。这个例子本来没有什么错,当李嘉图首次提出边际产出递减时,也是拿土地做例子(为了解释地租形成)。给定一块固定面积的土地,要想取得粮食收益,只能越来越精细地使用这块土地(使用更多的化肥和人力),边际收益递减,甚至可能为负,是相当直观的。

然而,我们不禁要追问,这个关于农业的例子能否被一般化到现代工业?回答可能是否定的。在土地耕种的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预设了土地的面积不变。事实上,边际收益递减成立仅当某个企业的生产需要某种稀有资源,而这种稀有资源又已经大部分被这个企业所占据,因而其量大致固定(或需要付出高昂成本去增加)。为了提高产出,企业只能更加精细化地使用这种稀缺资源(用越来越多的其他要素搭配),因而边际产出递减。然而,正如斯拉法在1926年指出的那样,对于大部分企业(甚至是行业),其一般只占有某种生产要素的总量的一小部分,面对增加的需求,企业不一定需要精细化使用某种固定量的生产要素,产出增加完全可以通过其他企业向其转移这种生产要素而被满足。【1】另外,正如卡莱茨基观察到的现象,为了应对市场上需求的波动,大部分现代制造业工厂通常都预留一部分空闲生产能力,在工厂的实际全额荷载量之下(below Practical full capacity),一旦需求增加,企业只需要在空闲的机器工位上安排新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此时边际产出不变,因而边际成本也不变。此时不难发现,企业无须抬升价格就能应付增加的需求!在超出全额荷载量的情况下,由于需要支付加班工资和逐渐抬升的机器维修保养成本,此时边际成本增加,然而这不是企业运行的常态。如果需求长期超出全额载荷量,企业一般会试图投资建造新的工厂以增加产能。

cost curve



许多实证证据也表明,对于大部分企业,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边际成本不变是常态。

... [an] interesting conclusion of the empirical studies is that marginal cost in the short run tends to be constant in the relevant output range. This result seems to be at variance with the theory presented earlier ..., which says that marginal cost curves should be U-shaped ... Although marginal costs may well be relatively constant over a wide range, it is inconceivable that they do not eventu-ally increase with increases in output. (Edwin Mansfield,1994: 242)
the long-run average cost function in most industries seems to be L-shaped ... not U-shaped. That is,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it turns upward, rather than remaining horizontal, at high output levels (in the range of observed data) (1994: 242, our emphasis)

成本加成定价与利润最大化

Post-Keynesian price theory认为,企业会在直接成本曲线(注意到,如前文论述的边际成本曲线和直接成本曲线重合)上加上某个mark-up作为自己的出厂价格。这个加成给企业提供自己一个期望的利润率。不少人认为,这样的理论和新古典的利润最大化(MR=MC)的理论并无太大冲突。Mark-up是企业基于自己利润最大化的考量被制定的。如果仅仅是分析企业的短期行为,这么理解并无太大问题。不难注意到,由于原材料和工资一般都以合同的方式确定,在短期内保持不变,此时的成本加成定价可以被看作给定这些成本不变下的使得利润最大化的价格。【2】

Mark-up pricing


然而,企业的长期行为并非那么简单,正如拉沃指出的那样,企业尤其是大企业,其作为一个复杂组织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保持和扩大其市场份额和对周围的政治、经济环境持续施加影响力。为了实现此,企业必须时刻准备好足够的现金流来扩大市场,投资工厂或是研发新产品。因此,企业有动力通过增加mark-up来筹措资金。然而增加mark-up也有其成本。考虑到需求弹性,过高的价格使得利润不升反降,现金流减少。此外过高的价格也可能会吸引其他企业进入此行业或是引发官方的各种反垄断措施,从而降低自己的市场份额。

Mark-up在长期内的确定,取决于企业的现金流需求,银行贷款的利率以及Mark-up的成本。如果企业的需求较大,而Mark-up已经很高,此时再增加价格,其风险和成本已经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那么企业会以向银行贷款的方式来满足剩下的资金需求。然而其最终目标,是保持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并不是利润最大化。

Mark-up 的决定



长期均衡下的价格——斯拉法系统

接下来我会简要地介绍另一个替代模型,以证明市场经济中价格并不取决于需求【3】

假设存在两个行业,玉米种植业和钢铁业,外生给定一组线性生产关系:

280吨 玉米 + 12吨 钢 → 575吨 玉米

120吨 玉米 + 8吨 钢 → 20吨 钢

为了简便,假设劳动者的实际工资已经由玉米支付并被纳入到生产关系内。此时我们注意到,整个系统不但能周而复始地循环生产,而且有所剩余(575>280+120),此时,整个经济体存在利润。

玉米与钢的相对长期均衡价格应当满足这样的条件

(1)使得系统可以循环生产,比如,如果玉米价格过高,钢产业无法以钢交换到足够的玉米,则钢产业不能循环生产。

(2)使得利润率在各行业保持一致(斯拉法认为,如果不一致,企业家会转移资本使得利润率一致)

因为求相对价格,一般化玉米价格为1,钢价格为p,利润率为r,则有以下线性方程组。

(280+12p)(1+r)=575

(120+8p)(1+r)=20p

解出 p=15 r=0.25

此时不难发现,此模型里并没有需求端,然而我们仍能求出价格和利润率!需求不会对价格产生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只会导致资源在各个产业之间的重分配,价格取决于给定的线性生产方式(技术条件),与外生的实际工资。


注释:

【1】此问题牵涉到的分类讨论较复杂,可参阅Bober, S. (2001). Alternative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p21-22

【2】如企业采用normal cost pricing 或是 Full cost pricing,则边际主义的价格理论甚至和短期内的企业定价不兼容,此处讨论较为复杂,故省略。

【3】关于斯拉法模型和后凯恩斯主义价格理论之间的复杂关系,参阅 Lavoie, M. (2014). Post-Keynesian economics: new foundations. p179-181


参考文献

Lavoie, M. (2014). Post-Keynesian economics: new foundations.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Bober, S. (2001). Alternative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ME Sharpe.

Bober, S. (2019). Pricing and Growth: Neo-Ricardian Approach. Routledge.

Näslund, B., & Sellstedt, B. (1978). Neo-Ricardian theory, with applications to some current economic problems. Berlin: Springer-Verlag.

McCloskey, D. N., & McCloskey, D. N. (1985). The applied theory of price. Macmillan.

Sraffa, P. (1926). The Laws of Returns under Competitive Conditions. The Economic Journal, 36(144), 535-550.

Eichner, A. S. (1985). Toward a new economics: Essays in post-Keynesian and institutionalist theory. Armonk, N.Y: M.E. Sharpe.

Mansfield, E. (1994) Microeconomics, 8th edn, New York: W. W. Norton.

Hill, R., & Myatt, T. (2010). The economics anti-textbook: a critical thinker's guide to microeconomics. Zed Books Ltd.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