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筆線
蠟筆線

人生就像一條蠟筆線,乍看是一條線;仔細看才發現其實由許許多多的點組成

學校系統的職能治療師在做什麼呢?

職能治療師服務的地點並不限於醫院,也有一群治療師屬於特教專團,會進入學校服務。


為什麼學校需要職能治療師?

學校是教育的場域,老師是學校的主宰,孩子們在學校學習、成長。然而,有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需要特教服務才能盡量跟上同齡的孩子,以現今教育制度來說,特殊生大多就讀於融合班級,也就是會把特殊生安排在一般的班級裡和大家一起上課,特教老師再藉由抽離、加課的方式幫忙加強弱項;老師是教育背景,論教學當然是老師厲害!然而特殊生先天生理上的限制、需要加強哪些能力或是如何給予適合該孩子的學習策略,可能是職能治療師可以幫得上忙的地方。

其實我對於特殊生究竟要不要融合一直是抱持比較保留的態度,從早期大量設置特教班到現在以融合為主流,其實當然是一個進步的象徵,強調「參與」而非「隔離」,但也是我自己開始入校服務後才發現,對於較輕度到中度的孩子融合真的非常重要,畢竟他們以後有很大的機會獨立,因此需要有更多和同儕相處的機會,適時的挑戰是必要的;但對於重度的孩子,當孩子在課堂上完全聽不懂老師在說什麼、也因為比較特殊而沒有什麼朋友,班級老師也因為要照顧這麼多孩子而顯得分身乏術,其實孩子真的很可憐。


職能治療師在學校做什麼?

職能治療師介入的形式有很多種,包括諮詢、抽離上課、入班觀察、偕同教學等,介入內容包括能力評估、環境調整、輔具建議、活動調整等,介入時間通常一次是1小時(有些會拆成半小時),一學期可能1-3次,最主要的目的並不是要幫孩子復健,而是要讓孩子在學校更適應,讓老師帶班更輕鬆。

實務上其實還是有滿多會抽離上課,也確實有些老師或家長還是抱持著復健的心態,認為有資源就要用(說實話,一個學期做三次沒有家長老師配合真的沒什麼用),要怎麼和老師良好溝通,建立默契其實很重要,如果想要入校有意義,治療師需要主動一些去找老師討論,活動建議也要可以融入班級(通常我會先想好大概的活動方向,然後詢問老師班上的活動或是個案平時會做的活動)。


職能治療師進入學校系統的條件和管道

經驗:如果想要進入學校系統的學弟妹們,建議至少有幾年小兒臨床經驗會比較好,當然這可能不是必備條件,不過在學校其實更貼近個案的生活,還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一次去服務的時間可能就是半小時到一小時,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出問題給建議其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訓練:基本上要到學校系統服務,需要先上「特殊教育相關專業人員54小時職前訓練」,我目前知道開課的單位有兩個:1.北北基政府好像每年會輪流辦培訓 2.國教署大約暑假會辦理(開課地點可能在桃園、新竹或嘉義),這個訓練有些縣市列為先備條件,有些縣市則是當年度補上即可。

加入方式:特教專團由各縣市特教中心去處理,各縣市的處理方式都不同,我這邊就稍微列出我了解的,金門是特教中心自己徵專任或兼任治療師;嘉義市則是發包給公會承接再由公會找治療師去跑,桃園則是特教中心會將有意願的治療師納入資料庫,有需求的學校自己找治療師(通常都有固定配合),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打電話到各縣市的特教中心詢問應該都會有答案。


個人心得

我自己跑了兩年的學校系統,如果喜歡小朋友或是小兒臨床的治療師真的很建議可以加入,和在醫院介入的方向其實是很不同的,而且更能去看到孩子的「參與」和學校老師在意的點是什麼,如果遇到好老師,會很迅速了解方式可不可行、老師執行上有沒有困難需要再調整,在討論和追蹤的情況下真的會很迅速看到孩子的進步,也會很迅速了解到老師執行上的困難然後再調整,我認為對於自己的治療方向或方式也很有幫助,會打這篇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可以讓對學校系統有興趣的學弟妹更了解。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