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頌華
鄒頌華

香港人,平時寫字、撚貓、行墳場。曾為BBC中文網專欄作者,寫過十年Lonely Planet旅遊指南。修習瑜伽、茶道(裏千家)和花道(池坊)。暫時這裡先放一些已發表但在網絡上較難讀到的文章。

在虛擬實景中暢遊海上佛國

看這個佛教主題展覽時,我腦海中一直出現美國佛教學者柯嘉豪(John Kieschnick)的著作《器物的象徵:佛教打造的中國物質世界》。儘管策展人講解的重點是現代科技如何將難以向大眾展示的珍藏,以「虛擬實景」送到大家眼前,但不論是虛是實,成佛的路上不用那麼多形和色,但偏偏許多佛教展覽,就是以「莊嚴」之名展示各種色相。我無意批評任何宗教,我本身也非常喜歡看佛教藝術,只是覺得這種吊詭十分玩味。

我和大部份人一樣,在瘟疫期間不能出門旅行,但最近我發現了一個可以滿足去旅行慾望的展覽,而且一次過暢遊多個佛國古蹟。這趟充滿動感、知性和視聽之娛的旅程,就是現正在香港城市大學般哥展覽館舉行的《海上佛教地圖集》展覽。

用數碼影像探索聖地實景

在近乎漆黑的空間內,我靠著半球體屏幕上發出的亮光,探索身處的石窟中的細節。我在端詳的,是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建造的阿旃陀石窟,那是印度最大的石窟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佛教藝術的經典。拱門和石柱上雕有精緻的飛天,釋迦牟尼像的沉思與凝視,栩栩如生地呈現眼前。與數年前在香港展出的數碼敦煌展覽不一樣,敦煌展覽看的是「高級老翻」,用特效複製重現;而我眼前的石窟,則是立體實景而且是全景拍攝。

不僅如此,看畢阿旃陀石窟,不用一秒,我就可以看到印度另一端的貝德薩石窟,雖然沒有任何佛像雕刻,但石窟內的八角柱、高挑的內部空間,還有工整的浮雕,古雅又宏偉。如果可以在實地看,我相信這些石窟的規模和佈局相當震撼,因為我單是透過全景拍攝的特效,也能感受到當中的氣派。不過在疫情發生前,如此有名的朝聖地點恐怕終年人頭湧湧,但在這個虛擬空間內,我卻可以獨享整個石窟,並可按照喜好選擇自己喜歡「流連」的角落。

轉過頭來,我又看到多尊佛陀、菩薩的實體雕像,在一尊印度銅製佛陀立像的旁邊,還有一幅型態相似,但在柬埔寨出土的佛像立體數碼圖作對比。是次策展人之一、城大互動媒體與電算應用中心總監邵志飛教授說:「有些藏品年代久遠太脆弱,無法移離出土地,但透過3D虛擬旋轉模型,就可以把這些藝術品以高解像度重現眼前,令更多海外人士欣賞得到。」

印度貝德薩石窟,線性導航系統展現石窟的全景圖像。

佛教傳播有賴商旅船隊

在這個虛實夾雜的展覽空間內,我一直思考一個問題,就是佛教如何豐富人類的物質生活。佛教對物質世界的貢獻,可能比起佛法的傳播影響更深遠──只要有僧人弘法的地方,定必會改變當地人的起居飲食。《海上佛教地圖集》展覽就是把海上絲路諸佛國的物質生活變遷展現在大家眼前。

佛教對物質既是欲摒棄之,但又不得不依賴之。畢竟僧侶要弘法,這麼多個世紀以來也是得到許多商人的支持才成事。海上佛教地圖的地域包括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印尼、泰國、柬埔寨、中國、日本,還有這次展覽未包括的越南和寮國等。這些地方的商旅讓僧尼乘搭商貿船隊,才令佛法得以弘揚印度境外。商旅以印度和斯里蘭卡的海岸線作起點,循海路經東南亞大陸及島嶼,抵達中國沿海城市,再前赴朝鮮半島和日本。

海上通商/弘法的路線,比傳統的陸路帶來更龐大的經濟效益──在陸上,一隻駱駝只能載400磅貨物;但一艘船可載的貨量是數以百噸。貨物的種類多樣,有中國絲綢、南印度的黑胡椒、斯里蘭卡的玉桂,還有棉花、寶石、象牙、翠鳥羽毛。海上路線發展出多個交易港口,包括馬來半島的吉打、蘇門答臘的巨港、湄公河三角洲的澳蓋和中國的廣州。而這些港口不只因為舶來品的到來而令民眾生活起變化,僧尼的出現也令這些城市出現前所未見的景觀。

佛教豐富了物質生活

先說城市面貌的改變。佛教鼓勵信眾修造佛塔,用以供奉法器寶物,如舍利和塑像,建造佛塔亦被視為積聚功德的法門。此外還有支提窟,即沒有舍利的佛寺,通常作禮拜之用。在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至少六種形態的佛塔和支提窟,在沿海路線以有別於印度模式的全新形態呈現,如斯里蘭卡的佛塔是鐘型、中國和日本是高聳的多層寶塔,而東南亞諸國的佛塔則以本土的方式演繹了佛教的宇宙觀。

這些宗教建築的出現,也意味著商業活動甚至是因宗教之名而展開的掠奪應運而生。最明顯的就是舍利的爭奪,美國佛教學者柯嘉豪(John Kieschnick)在其名著《器物的象徵:佛教打造的中國物質世界》中,就描述了歷來許多佛教徒對舍利的痴迷情況。佛塔供奉的對象是舍利,但許多時,信徒們不只是想獲得供奉舍利的機會,而是想擁有它。單是在中國,佛陀的舍利「供不應求」,退而求其次,得道高僧的舍利也「有價有市」,而在一些出土文物中,連用牛骨做的舍利膺品也受到供奉。

柯嘉豪也引述了《高僧傳》中的描述,在竭國界醯羅城,「精舍門前朝朝恆有賣華香人,凡欲供養這種種買焉,朱國王亦恆遣使供養。」雖然這項記述沒有著墨香火和鮮花價錢幾何,但是這些細節,足以說明舍利帶來的經濟利益。

在佛像出現之前,信徒以足印、菩提樹、法輪象徵釋迦牟尼。

華麗造像助人成佛

造像是另一項佛教改變/豐富物質生活的「貢獻」。展覽開首就顯示出,原始佛教鮮有用佛陀塑像作敬拜之用,而是以足印、菩提樹、法輪象徵釋迦牟尼。至公元一世紀開始,印度才出現佛陀和菩薩的人像造型。

隨著佛經傳入多國,異國信徒也想知道佛陀及其弟子長什麼模樣,於是僧人從那爛陀和菩提迦耶等地購買雕像,然後由當地藝術家複製。佛陀本來並沒有提倡偶像崇拜,但畢竟世人總覺得看得見、摸得著,才能證明宗教的靈驗。而舍利、造像等聖物,也是最能夠將宗教變得實在和觸手可及的東西。

宋代學僧贊寧編的《宋高僧傳》有云:「功德佛事需用壯觀」。至少在中國佛教的典籍中,與佛教建築和藝術相關的詞藻往往是華麗的。縱然佛教鄙夷物質,但為了追求更高境界,這些物質也不妨一用。在佛教典籍中,幾乎沒有一處文字是頌揚質樸無華的造像和廉價佛塔的。

佛家有七寶,不同的經書對七寶有不同定義,但皆為金銀、珍珠、瑪瑙等寶物。而《法華經》崇奉舍利塔的供養禮拜,支持虔誠的信徒向佛塔供奉這些寶物,目的只有一個──這些貴重器物不是為了僧眾而設,而是為了莊嚴佛陀。儘管通往涅槃之路須不為物慾所束縛,但助人成佛的藝術品卻極少呈現簡樸克制的風格,相反,佛像要壯觀才能令人敬畏虔誠。看著展覽中由私人借出的珍罕佛像,就愈覺得成佛的弔詭。沒有人會信奉一個貧窮的宗教,只有財雄勢大,才能助人修成正果。

《海上佛教地圖集》展覽

日期:至2021年10月3日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般哥展覽館

詳情:https://www.cityu.edu.hk/bg/zh-hk


原文載於2021年9月號《信報月刊》

訂閱贊助: https://liker.land/learnedfriend/civic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