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欢
刘德欢

盼共我結伴去,以心中暖流,和風對抗。

何為自己的生活

年近90的外公最近異常焦慮,他要去做白內障手術,但那幾天不在家,老年癡呆的外婆就沒人照看了。

外婆並不是真的沒人照看——父母自然會去服侍她。但對外公來說,焦慮還是像陰影一樣揮之不去。

這種情緒在我身上也有發生。同事要我晚九點待命幫忙發稿,但九點時我還在路上,儘管寬限到十點,我仍焦慮不安。母親勸我心寬一些,要在自己趕時間時先把別人拖住而不是拖垮自己,我才稍稍心安。

“為別人著想”的思維似乎是我家的遺傳基因。當我想辭掉現在這份工作時,身邊人勸我再想想,同事也力勸我不要這麼快離開而加重他們的分擔。於是離職之決定,拖延了一個月。這一個月,由於與新上司磨合不好,業績又大幅下滑,我每天飽受壓力,每晚睡滿五小時就必然會醒來。

也因為業績不佳,部門開始從不加班變成越來越多加班,每天只希望儘早交差的我還總是犯小錯誤。

新上司和她的團隊每晚都憑著工作熱情呆到十點鐘,這讓我醒悟,自己可能需要真正喜歡的生活了。

這裡說的生活不只是說沒有加班,也是要真心實意投入熱情的生活——這家公司的業務本不是我的興趣,但當時已經失業半年,加上同事介紹,這是當時唯一讓我馬上脫離失業狀態的工作。

面試的主管問我,你以後想做什麼?我當時無言以對,我只想要糊口又能匹配能力的工作,僅此而已。

我從未考慮過要為自己的愛好投入熱情。學生時代,學習是被安排好的,做不好便挨批,於是我幾乎不發展學習以外的興趣,有的只是娛樂而已。出來社會,許多人會告訴你不要光想著自己愛做什麼,為了糊口,你得適應一切。

於是我成了一個一無所長,只討論工作的人。但在經濟下行的時代,越來越少工作可以讓你不投入熱情,只憑著“糊口”的心態做下去了。

於是終於又回到那個問題,我到底想幹什麼?

我沒有學過一些“不用通過考核”的東西,唯一的可能只有雙拼輸入法了罷。吉他只學會彈某首歌的第一段和弦便被我拋棄。我有許多愛好,但都沒有成為“特長”。

新上司不斷質疑我的工作,最終引起我從工作本身思考,得出了我要放棄目前這份工作的結論。

我的工作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個人痕跡,上一份工作是我認同上司的觀點,並依照他的觀點做成作品;現在的工作狀態要差一些,是上司不認同我的風格,我必須強行把自己掰過來完成作品。兩種的結果其實都一樣,那就是我只是個機器而已。

我開始看《理想國》,蘇格拉底談論正義時用的是排除法,排除掉大家都認為不好的東西,最終剩下的便是正義所需的定義。

一個人要尋找自己的愛好,也必須從每個不是愛好的行為開始做起,不管是因為累還是天賦不足而停下來,最終篩選剩下的總就是愛好了。

所以,我的下一份工作,至少要是我會自願投入時間的東西。如果依然時運不濟找不到工作,也至少把吉他撿回來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