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智飲水
見智飲水

準職業治療師 生活|心理治療|工作見聞|感情分享|哲學 因為一個人而開始寫文章 學會以文字治療「不懂喝水」的人

Linguine🍝是一種社會階級

你知道這個世界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知道Linguine的人,一種是不知道的人。
Credit to Heidi | FoodieCrush.com @ Pinterest

2020年尾,我和朋友在宿舍吃火鍋。那天是我們離開宿舍前一天,所以這火鍋算是一場宿舍友間的離別宴。(不是同一間房的室友啦!那時候因為疫情關係,所有人都不允許有室友QwQ)在因緣際會下,其中一位室友帶了一位醫科生朋友來蹭飯吃,因為她的家人恰好不在家。一開始是蠻尷尬的,但我們很快就聊開。女生嘛,最愛聊感情八卦,於是我們聊著聊著就談到大家的理想對象。

「我覺得身高是最重要的!沒有180公分根本沒有feel嘛⋯⋯」

「也不是啦⋯⋯我覺得有才華的男人才最吸引!」

「屁啦,你過往的男朋友都沒甚麼才華,就肌肉最多!」

「都不是啦,我覺得最重要還是相處得舒服。」

看着醫生朋友有點害羞,我們都把目光投向她。

「我呀?我也不知道呢⋯⋯畢竟是母胎單身,不像大家一樣多經歷。我沒有甚麼要求啦。」

母!胎!單!身!?????????想不到眼前這位漂亮的姐姐居然還沒有談過戀愛!?我們很是激動,紛紛介紹朋友給他認識。不知道是否顏值對不上味道,她一直對著照片搖搖頭。在我們的逼問下,她開始像擠黑頭一樣,慢慢滲出一些擇偶條件:大學生、170up、幽默、英語好⋯⋯

「英語好⋯⋯甚麼叫英語好呢?」

「就能應付日常生活啦,去西餐廳不用我逐字解釋就可以呢,這樣太沒有情趣。」

「那還好呀,怎麼會有人不懂呢⋯⋯」

「不是啦⋯⋯上次我的追求對象不斷問我,連Linguine都不懂!」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現場沉默了片刻,連窗外的嘶嘶風聲都聽得到。

「甚麼是Linguine?」

「幹!我也不懂」

我尷尬地問了句,友人A也附和了。


先容我問一個問題:你知道甚麼是Linguine嗎?(不準查字典/Google!)

A. 天使麵
B. 扁意粉
C. 長通粉
D. 蝴蝶粉
E. 其他

給你三秒鐘的時間。三、二、一!揭曉!

Credit to Country Living Magazine @ Pinterest

答案是扁意粉。

「天呀!不是意粉都叫Spagetti的嗎?」

「我還以為是甚麼菜的名字!」

「這是英文嗎?也太難啦吧!」

對。上面就是我的內心小劇場。雖然是場小鬧劇,但這種人與人價值之間的碰撞,確實使我的瞳孔地震了一下。

「你們不會嗎?這個字明明就很常見。」

「對呀,餐牌上常常都出現。」

「是嗎?你們會看英文餐牌哦?」

「我平常都沒有去西餐廳。」

「我以前跟中學同學常常去吃linguine的,因為特好吃!」

閒談之間,我才發現linguine竟成了一種社會象徵。懂得linguine的一方有醫生姐姐和另一位名校畢業生;無知的一方有我和友人A。同一所大學、同一個學院、同一個圈子、同一屋簷下,竟有著兩個世界的人。

先說說醫生姐姐和名校畢業生。他們生於小資家庭,自小就唸私校,住在私人樓宇。對於他們來說,Linguine只不過是日常生活中會出現的英文。早在我們在課本上學會寫spaghetti之前,他們已經透過生活經驗懂得Linguine和spaghetti 是不一樣的東西。「Mussels」、「advocado」、「panini」等食物對於他們來說是與生俱來懂得的英文,正如廣東人懂得甚麼是「細蓉」一樣。

再說說我和友人A。我們生於草根家庭,唸地區學校,在公共屋邨長大。對於我們來說,Linguine是廿多歲人才學會的名詞,是傳統教育中不會接觸到的範疇。(哪個老師會要你背linguine啦……)

Linguine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了一道裂縫,隔開了兩個階層的人。這是香港獨有的分界線。在中西文化交流的中心,配上強烈的殖民主義餘彩,Linguine成為一種地位的表徵。英語即高尚;中文即平民。社會階層較高的人士懂得叫「Linguine」;草根階層只可以享用「意粉」。同樣的食材,相同的本質,卻因為名字及其背後價值,成為不同層次的菜色。

Linguine也成了一條貧窮線。貧窮不只是指金錢上/資產上的缺乏,而是其在資源上、見識上、文化上、社會地位上的連鎖影響。這條分界線成為一個人難以跨越的界限。Proverty is a limit。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思想、限制了我們的可能,也限制了我們的高度。(還有擇偶條件!😭)這不是抱怨,是赤裸裸的事實。

當然我們可以透過努力縮窄這道裂縫。但不要忘了,人家五歲去過意大利,我十五歲才離開過香港。這是一個不爭的差距,正如我們天生的才智一樣。我們在努力,他們也在努力。常言道,知識改變命運。但⋯⋯有多少人真的如我們一樣,生於草根卻能走進大學?少之又少。又有多少人真的能透過努力,追回五歲與十五歲,甚至更多的差距?又再更少了。

寫到這裏,不禁有點明白為何躺平主義在現今社會如此風行。自那天起,友人A不斷強調我們是Spegetti組合。說實話,蠻煩的。是的。我們只是Linguine以下的悲歌。在內地,我們稱之為韭菜;在香港,請我尊稱自己為Spaghetti。


這是見智。謝謝看到最後的你和妳。只要有讀者,我們就會繼續寫。在下一篇文章再見!

歡迎支持我繼續寫作: https://liker.land/chungkinchi8/civic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