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獅
查爾獅

《精準投資》作者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3557 歡迎關注我的網站、粉專 網站:《查爾獅投資理財》 https://www.charles-chiu.com/ 粉專:《查爾獅&牙牙的投資理財與文學》 https://reurl.cc/Kxm8gn 國際認證理財規劃師CFP 定方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 財務顧問

投資的主觀心態與觀念

一、多少才算夠


 快樂的感覺是一個主觀的因素,無論是一個中古世代的人民蓋起一棟房屋居住,或者是現代的人買了一棟房子,腦內分泌的多巴胺並沒有甚麼不同。快樂的本質仍然是一樣的。

 我們要運用相對論的判斷思維:時間、空間、偏差(義與利)、生死的超越為由己出發,由內而外(主動權操之在己)。並且認知到身為人的價值在內不在外,在人不在物,每個人都有機會展現生命的無限潛力,光是這一點體認就足以讓人活得開心。做到不妄圖掌握自己無法掌握的事物,把握自己(由己而出看到事物的觀點),享受生命的每一個片刻,做到樂於死而安於生。


二、財務自由不是追逐金錢,而是獲得選擇的自由


 要獲得快樂絕對不是單純追求物質本身,一旦得到物質,就不知道還有甚麼了。而且若錯將手段當作目的,那可能會為了這部分改變了原本應該堅持的原則。要快樂是因為金錢幫助自己獲得了選擇的自由,並且有動力以及無後顧之憂地追逐自己熱愛的事物。

 這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認識自我,找出自我的中心思想,並不斷的實踐與修正,持續堅持下去後形成正向的增強力量。


三、財務行為學-快思慢想


 快思慢想是由丹尼爾‧康納曼、阿摩斯‧拓弗斯基所提出,表示人們平時在行為、決策上會運用兩種系統做決策(決策時間有長有短)。簡單的說,若有些事情我們在決策上比較自動化,做起來不費吹灰之力,可以一心多用的話那是表示我們在使用系統一處理事情。


 若有些事情我們在決策上比較需要時間思考評估,做起來有點吃力,需要很專注的話,那表示我們在使用系統二處理事情。而為什麼要有這樣的分類使用是人們自古進化得來的能力,因為在面臨生死存亡之際,很可能需要快速反應來趨吉避凶(看到草叢在動會直接連結怕有蛇而不靠近)。並且如果甚麼事都使用系統二判斷是非常耗能量的。若往那個方向進化的人類可能會先餓死而滅絕

某些行為剛開始可能是使用系統二運作,但經過不斷的重複跟練習是可能自然的使用系統一運作(很有機會進入心流),如下所示:

1.提示→行為(系統一)

2.提示→思考→行為(系統二)


 人類的大腦是以模組(心智表徵)來運作的,這是一種框架的呈現。我們的大腦判斷事情是對我們碰到的事情用腦中類似的模組去套用,若判斷相似即會套用上去,這當然不一定能正確,所以有行為偏誤的產生。無奈的是這幾百年間社會變化太大,但人的進化並沒有跟以前有顯著差異,因此我們很容易使用系統一來決策不是生死攸關或緊急的事情,或很容易在應該使用系統二的狀態

卻因為系統一被觸發而做出不理智的決策。


這裡舉我之前提過的兩例對照


例如

1.

一個投資人被好朋友推薦一支股票(問題掉包)

以不買不快怕跟不上的心態在100元買入一檔股票(害怕錯過)

開始想要天天關注它(選擇支持偏誤)

甚至越看越喜愛(稟賦效應)

容不下他人對這支股票的說三道四~而去尋找支持自己的見解(確認偏誤)

股票漲到120時覺得自己太厲害了看得好準(歸因偏誤)

更相信自己眼光神準而這股票肯定可以一飛沖天(過度自信)

當股票跌到110的時候覺得沒關係

反正自己是100塊買入的還有小賺呢(心理帳戶、錨定效應)

結果一路往下跌到90

這時有點難受又帶有點期望會再度高飛(厭惡後悔、沉默成本謬誤)

還想找同溫層跟大師們討拍拍(確認偏誤、權威理論)

結果股價壯士一去兮不復返跌到50~40~30而開始怪罪朋友跟大師(歸因偏誤)

到最後乾脆眼不見為淨(鴕鳥心態)

最終受不了了在20認賠(展望理論)

2.

一個理性的投資人上面的心理狀態通通跑不掉

但就算聽到甚麼股票不錯

也不會冒進

而是去思考找出不錯的原因

並理解價格與價值的不同

也知道自己會受到以上的本能心理狀態影響

但因為大量學習而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策

並不會讓自己輕易陷入那樣的狀態

若自己以100買入

那必定有為何買入以及為什麼以這個價位買入的理由

就算一時的價格跌超過買入價

只要自己分析決策的買入原因不變

是不會因此而緊張或大驚小怪的

甚至覺得還有機會加碼撿便宜

而漲到150時

可能一堆人看著前面的漲幅在搶進

你卻發現你當初看好的原因不在了

或甚至也不值這個價位了

就變成一堆人在買你卻賣了

不知不覺就會跟大多數人不一樣


四、市場先生


 這是巴菲特的老師~班傑明‧葛拉漢提出的觀念。我們可以把整個市場擬人化,並且把他想像成各位的事業夥伴,他每天會不厭其煩的跟各位報價,風雨無阻。但市場先生非常的歇斯底里跟不理智,針對同樣的東西卻隨時因為心情而開高價或者開低價,你永遠有權利選擇要不要跟他買或者賣給他。並且也不需要想今天沒跟他做交易會影響之後的交易,市場先生一點都不在意,只要我們自己拿捏得當,在市場先生很明顯開低價時買進,開高價時賣給他,反覆操作即可。


 這個意思是,價格是人給的(很重要說三遍)。價格是你買進的成本,價值才是你得到的東西。市場上充斥著許多的不理性,我們完全不需要去在意它,我們看重的是評估後的投資標的價值。


 舉個例子來說,台積電今日收盤價222.5元,但我們分析完後估計價值在350元,推估計算報酬率在36.43%,但因為市場先生反覆無常,你並不知道甚麼時候會達到,但只要評估正確,投資標的是好公司,市場先生遲早有還你公道的一天(約莫3-5年,若3-5年沒達到的話,很可能評估有誤或中途公司變差了,但肯定會發現的)。那換個角度說,如果今日台積電收盤價是150元,但分析估值仍然是350元,這樣我們是付出更少的成本,得到一樣好的東西,股價下跌是件好事情,因為打折買好東西。這是預計報酬率133%(一樣約莫3-5年達成)。


 這樣可以發現我們用越低的價格去投資,達到預計估值的空間就越大,相對來說風險就越小(付出成本較低,獲利空間更大)。這也是為什麼價值投資是低風險高報酬的投資方法。


五、安全邊際


 安全邊際對價值投資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狹義上來說:


價格–內在價值=安全邊際


 所以說評估下來的內在價值越高,價格越低,安全邊際越大。但實際上來說安全邊際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因為內在價值不是隨意就能決定的,要估值的前提是公司要是好公司,否則定下來內在價值並且買入仍然不具備安全邊際。


 而廣義上來說,判斷安全邊際的重點在於公司要夠好,涉及產業結構、是否真的賺錢、負債狀況如何、有沒有現金、公司決策、賺錢效率、企業文化圈、有沒有長久下來讓公司持續成長的各種優勢(商譽、正面體驗、定價能力、網絡效應、高轉換成本、利基市場、政策優勢、專利著作權、甚至政府背景或黑道背景……等)、以及設想這公司可能遭遇的風險(如航空業是競爭市場,客戶最優先考量是價格,機師是稀缺人才,所以較容易受稀缺人才影響各種狀況。再如博弈業,受政策影響很大,就有政策改變的風險。)〔這裡每個東西都可以打出文章來,所以不在這做過多解釋,免得我過勞死在這…〕


 這些判斷簡單的說就是只要有一項符合條件,相對就是少了這方面的風險,估值下來才合理。因為公司不會隨便轉差,股價當然長期看來不會一厥不振,那就有股價還你公道的一天(貼近賣出估值)。這也是安全邊際的重要性(讓你風險降低)。當然也可以在估計價值打折計算風險更低,但也可能因此而買賣不到,所以隨個人判斷。


 但也因為價值投資的做法,所以很少會去投資到熱門股,因為熱門股股價容易受關注,當然也很不容易被低估,甚至往往是高估的,比較難撿到便宜好貨。不過在金融海嘯後,買較受關注的大型好公司,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較單純買冷門股回來的快,這也是看個人考量。


六、經濟護城河


 一般來說我們相信好公司就會長期有好表現,這時可以從過去財報中去判斷。但是不見得過去有好表現,就能持續地維持或者成長下去。這時候我們就要判斷公司是否具備經濟護城河。


 經濟護城河是一個公司能夠長期維持好表現的原因,就像是中古世紀的城堡一樣,外面有保護著城堡的護城河,若預期賺得多那就有深度,預期賺得久那就有廣度,若有寬廣又深的護城河那就是最棒的。只要是能讓公司長期維持競爭力的因素都可稱作護城河,大致上有以下五種(不在這裡打太多內容,不然手會殘):


1.無形資產:

因為投資公司絕對不是只是要投資公司有多少財產,重點在於它能創造多少價值。這時候無法估計但卻有實質效用的部分就有區別,譬如品牌、專利、技術、文化等等。


2.定價能力:

公司毛利率的提升來自於提高賣價或者降低成本,但提高賣價就要有能讓人仍跟你做生意或者非你不可的能力。降低成本也是要比其他同業取得較低成本的能力(來源地、通路模式、一條龍作業等)。


3.網絡效應:

表示這類型的公司模式或者產品模式會對其他類似的公司或產品產生排擠效應,也因為使用人數的多寡才體現出價值。例如Line、FB等。


4.轉換成本:

這表示公司模式或產品模式有一種你不願意去學另一種新的東西只得到差不多的效果(反映的是時間成本)。例如說微軟的作業系統用習慣了,除非特意想要用蘋果,不然就算學了新的操作方式那也可能只得到差不多的效果。也好像假設在國泰存了300萬,除非特殊原因,不然也不會想要特別領出來存在玉山。


5.有效規模:

這是指公司在產業領域上已經成為龍頭或者具有寡占地位,通常反映出來的表現是有很高的市佔率。又或者是特許行業也是類似的情況。


當然一間公司具有越多的護城河當然是越好,但也要有能力判斷護城河產生的效果是不是很強(否則很可能是快乾涸的護城河)。


七、投機與投資


 其實投機跟投資最大的差別在於讓自己在做這項決策的時候會遇到多大的風險,就本質分析判斷決策能力上沒甚麼不同,原則上的話主要是兩種形式,以下直接說明。


1.投入與本身自有資產的比例:


 因為每項標的決定要投入我們的資產(甚至時間、精神),都要去評估是佔了我們所有的幾分之幾。


舉例說巴菲特投入100萬美金在某項標的,而一般上班族投入100萬美金在某項標的。風險絕對是不一樣,因為人無法全知全能,無法預期甚麼事情會發生。


 就這個投資標的而言,對巴菲特是九牛一毛,但對一般上班族則很可能是賭上了身家。


2.投入的標的是否能分析判斷跟確實估值:


 若一個標的(公司)在還沒確立長期的獲利方式以及穩定的成長前,即很難去估計出內在價值。


 這對投資者而言的話,就是要對未來的預期建立在當前狀態的延續甚至更好。對投機者而言的話,在還沒確立這些,即開始做投入。如此下來就有風險的差別。若對投機者來說要降低風險的話即要做良好的資產配置。


 例如說巴菲特早期不投資科技股,是因為當時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市場),林林總總一堆公司都還沒展現出績效卻已經一窩蜂的創立以及帶動熱潮,回首過後,或許有的的確不錯,但大多是成為滿地的殘骸。


 但巴菲特現在投資科技股,是因為目前來說很多以前認為的科技,現在卻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生活的一部分,也能夠確立獲利方式以及穩定的成長。


附註:

額外提一個類型,叫做賭徒或者玩家。即投入者本身沒有本質分析判斷決策的能力,卻只一味的期待投入標的會很好,這跟投機者也有很大的差別。


八、倖存者偏差


 首先我們知道人會因應各種情況並且做出決策,而某些重大決策可能會影響到每個人在每個領域的表現。若是這個決策後得到的結果越依賴不可控面(運氣、隨機性)的話,但可能決策者只以為好的結果是因為自己的好決策,並且繼續持續這樣做,也很幸運的在運氣的幫助下持續得到好的結果,這時幸運存活下來的人即為倖存者。若人們又以為這是可重複性並且是依賴能力的事(非運氣)時,即對這些倖存者的產生有偏差的認識。


例如:

1.

玩六合彩玩了10年

並長期下來報酬是正數(甚至賺很多)

這時每一次的獲勝在心理層面形成自我強化(每贏一次都覺得自己做得很正確)

並且覺得自己好棒棒

而很可能持續這麼做直到幸運女神不再眷顧

但我們若合理判斷

知道在期望值是富的情況下(十賭九輸)

卻仍賺錢了

那主要就是運氣因素

那這存活下來的即為倖存者

賭博六合彩比較極端也讓人很好判斷是不是倖存者


2.

2008年後投資房地產或股票

並且投資了10年

長期下來報酬會賺不少

甚至覺得不可能會跌

並且誤以為既然都不會跌

那用融資來做就是最好的決策

這時在持續上漲的情況下

誤以為全部來自於自己的正確觀念跟能力

其實也是倖存者

但若發生了自己完全無法預料的事情

在之前誤以為自己很正確而做的決策(融資、買賣金融資產)

就會變成自己無法承擔的事實


其實倖存者都是對風險也了不正確的認識

而去做了自己很可能無法承擔的決策

畢竟人不會知道事情有錯還故意去做

都是誤以為事情很好才去做(甚至不顧一切)

之後才發現事情是錯的

但已無法承受


相反而言

也有人認為能存活者都是倖存者偏差

但其實很可能只是對倖存者偏差這件事的偏差


其實無論哪一種情形

都是對事情與風險有錯誤的認知

不知道本質問題在哪裡

甚至對事情沒那麼熟悉卻誤以為很了解


那我們就知道如果要避免自己有這樣的想法產生

重要的是

1.對無法控制的隨機性有所了解(永遠知道結果伴隨運氣)

2.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可以控制的層面)

這樣才能有判斷的標準以及能力來知道決策背後的本質到底是甚麼

而不是老是誤解而隨便判斷

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九、我們是否真的投資在長期增加生產力的事情上


 金融業的獲利模式是把金錢連結到生活上實際產生的各種態樣甚至包裝成各種商品來獲利,而這種情形看似好像分散了風險,卻是漸漸的把所有的人綁在一起,尤其許多不知情的民眾也往往不知道自己透過各種間接的方式參與其中(基金、各種衍生型金融商品、房地產、各種消費品甚至退休基金),但對金融業而言,若能有獲得更高報酬但卻降低風險的事情,當然何樂而不為(正面我贏,反面你輸)。它們也只是在合法範圍內希望賺到更多的錢,所以這是整體制度產生了誘因,也才是問題所在。


 而複雜化實際上是直接獲利的敵人,投資應該簡化並實行在實際產生生產力的事情上面,而不是一層層的包裝加一層層的對賭,後來才發現賭的東西實際一文不值。尤其某些看似經濟的成長只是藉由某些人或金融機構大幅的把持跟推動,而不是一般大眾變有錢了或生活變得更好了(如房地產的增值是真的人民收入變高更買得起也願意買房嗎?),那就其實超越了經濟的基本成長了。


 在例如不動產證券化這一塊(REITs),實際連結的收益是來自於租房者的租金,那最根本的問題就在於租房者生活實際上有沒有更好,而不是單純把租金拉高看似投資組合的報酬率就很好(金融商品的確是連結到我們的生活)。而這種方式跟2008次貸風暴連結不動產來支撐證券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只是連結到未來的租金收益)。這樣是否我們可能又要經歷類似的泡沫?而且又創造出大到不能倒的風險?把本來對一般大眾該得到的獎勵(實質生產效益),一層層的集中在某些人的手中。


 這些現象也反映在主動基金以及公司的情況,會變為注重短期績效以及股價上面(因為對他們來講利害關係跟一般大眾不同)。甚至基金管理人也是靠領錢吃飯的,因此只要不去冒著跟同業相差太大的風險,就可以保住飯碗。甚至為了達到業績而越來越積極操作(周轉率提高),使得獲利更少或虧損。約翰.伯格說:「長期以來,持有共同基金的高成本,很可能吃掉退休計畫原本能輕易賺取的利潤的65%或更多。這只是把市場的投資報酬,從基金投資人手裡轉移到基金經理人手裡而已。」那為什麼金融業仍然宣導募集資金做投資呢?其實跟我第一段提到的部分是一樣的,這模式對他們產生了誘因,可以因此獲利更多。


 每每想到這些,都有些鬱悶跟食慾不振,希望所有的投資能在實際上產生效益並且真的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事情上面,而不是只是在意在短期的零和遊戲上面。


十、債務危機-循環


以總資產(財富)、債務、自有淨值、收入、支出這些面向來看,小到個體與大到世界並沒有甚麼不同。只不過越大越更有手段去控制也越錯綜複雜(不見得是好事也不必然是壞事,但是某些事情是依然會發生的)。

債→人(家戶)→公司→國家→世界

收稅是減輕債務的一種調節(通膨有類似收稅的效果)

小循環是金融調節的情況(治標)

大循環就是債務豁免的情況(治本)

財富稅、遺產稅(緩不濟急),是否有機會落實全球資本稅?

金融行業大量增長是元凶(無法提高經濟產值、債越高金融業賺越多)

股票選擇權之類的變相薪資(難以課稅)

鼓勵當沖(調降證交稅為正常的一半)、ETF及ETN做短線

資本報酬率不可能永遠高於國民所得成長率

我們可以思考的角度有:

1.債務增長的同時是否帶來實質生產力的增長

2.淨收入的成長是否跟得上債務的成長

3.長期R(資本報酬率)>G(經濟成長率)貧富差距擴大(財富跟所得的不均等)

4.經濟指標有所偏誤,會往想修正的方向修正

5.個人避險轉移影響整體風險(產生出乎意料的連結)

6.去槓桿化模式-可能發生通貨膨脹型(商品、勞務膨脹)景氣循環或者是通貨緊縮型(資產膨脹)景氣循環

7.經濟循環會刺激人們的貪婪與恐懼(本能心理)

8.在高風險時總是最多人投入市場,也因此冒著自己承受不起的風險而不自知,損失最重的總是無法避險的一般民眾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