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雪見
山雪見

欲往晴空,浮雲作引。一個漂泊無定的無國界旅人。

立秋之日,望徐徐涼風能吹散憂愁

昨晚在睡前給摯友寫信的時候,寫到末尾,看了看日曆,警覺已經不知不覺到了立秋。

「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秋天,我最喜歡的季節來了,願友人看到那封信的當下,伴著徐徐涼風,能吹散一些他的憂愁。

這一年開始,伴隨著疫情,自己有了很多「返璞歸真」的嗜好。其中寫信作為交流工具就是其中的一項。我覺得當雙方的思緒都是經過整理的時候,表達以及溝通都會更加有效,更加達意。而且其實整理的過程,也是與自己對話的過程。在打出這些字的時候,已經在腦海中對自己說了一邊,又告訴了鍵盤一邊,在螢幕上顯示了出來,然後才靠著懸浮著的網路世界傳遞到對方那邊。所以在這過程中,我想其實有些問題,心裡應該已經有答案了吧,這樣是不是更加能面對/讀懂真實的自己呢?

香港疫情仍然嚴峻,自己也很注意防護措施,wfh的生活中多了更多的時間看書看電影,與自己相處,甚至有點anti social的傾向,例如想開始遠離社交媒體,更專注在當下對這個場域的感悟。

摯友說心裡有著很困擾的問題:「最矛盾的不外乎:坚持是坚毅还是平凡?选择是抉择还是逃避?」

我反覆讀了這個問題好多遍,首先真的是非常有價值的問題,我覺得「矛盾」「辯證」就是真理產生的必經之路。我上禮拜的週末在誠品自己讀完了一本講禪學的入門小書。裡面解釋了一些很基本的概念,看完的當下,似乎有了一些頓悟。

-「想」:「想」這個字是「相」加「心」,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實相,在心裡的解讀,就是我們產生的想法。而禪學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也就是希望能用「無相之眼」去觀看實相,這樣就能看得更加深入,例如說茶中的雲朵。當不要再因表象而生妄想,我們的感知便成為了洞見。凡表象之下,都有更深層的含義。是啊,其實每一件事都有其隱喻。所以「堅持」、「選擇」這個動作的背後,到底是什麼呢?可能需要挖出來,才能看得清楚哦~

然後就不得不講到另一個概念,

-「深觀」:我們每一天用眼睛去看萬千世界。但是看和觀是不一樣的。看只停留在表面,而觀則是洞察。世界,只是心的對象。我們看世界的同時,也是在深觀自己。(其實簡單來說,我覺得就是唯心論吧)

就像我們每天對著鏡子觀察自我,其實,鏡,就是我們自己。

我反覆咀嚼著友人提出的問題,其實所謂的堅毅和平凡,抉擇和逃避,都是世俗建立的評判標準,在軸線的兩段。但是,其實你不需要把自己放上去呀,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你只需要走好自己就好了。那個世俗的標準就如同鏡子,看似彷彿一個照妖鏡,實際上,我覺得你更需要的是,心裡那個如水的心鏡。

別懷疑,你,就是真理呀。關鍵是你的「堅持」以及你的「選擇」的內容/方向是什麼,而不是那個評價。其實,我們生命中的每一段經歷都是那麼的獨特而珍貴,好的壞的,酸甜苦辣,或成長或挫折,最終都需要在自己的心裡達到平衡。

某一天,一位友人給我截圖了一段字,上面說著:當逝去的人去到了另一個世界,現實中的我們每次想起他們時,他們身邊都會落下美麗的花瓣。希望我愛的他/她/它們,現在微風吹過,身邊能緩緩落下金黃色的秋葉。


寫於2020年立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