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OSWAP
COSOSWAP

一起向未来

归根到底,我们只是需要一个点对点的交易平台

DEX代表加密货币交易的创新,就在去年,这些去中心化、非托管平台的活动与CEX比相形见绌,但自那时以来,DEX已经迎头赶上,并在几个月内超越了中心化服务交易量,让用户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资产和进行新类型的交易。继续增长的CEX似乎是那些提供种类最广的资产的交易所,这使得它们对最活跃的交易者具有吸引力。自动做市商(AMMs)是汇集流动性并根据算法向交易员提供流动性的平台。传统的自动做市商采用的是恒定乘积模型,这导致其存在无常损失。流动性提供者在其中注入资金,其收益可能无法覆盖无常损失。


我们也发现:同一资产在不同DEX中出现了较大的价格差,用户想要获得最优价格,需要不断切换DEX,增加了操作步骤,也浪费了链上Gas费,而且加密货币市场变动过大,流动性提供者大多时候不能时刻关注 LP 的价格区间并进行调整,反而导致无常损失的发生。甚至会因新资产高波动的特性造成了「卖的不及时就亏了」的情况。这也是 Uniswap V3 当前还未能反超 Curve 的原因之一。


针对这个问题,COSOSWAP的三个模型分别解决以下痛点:

1.COSOSWAP:解决了 Uniswap V3 区间内稳定币和锚定资产的流动性问题。

2.COSOSWAP:通过允许用户提供具有动态价格范围的流动性,解决了 Uniswap V 3 中流动性提供者回报不高的问题。

3.COSOSWAP:通过将 LP token 的一半(如 USDT)开启 Liquidity Mining,另一半(项目 token iZi)存入 COSOSWAPLiquidBox 用于质押,最大化降低无常损失。


我们只是为了完成一次交易,何来诸多枷锁?

归根到底,我们只是需要一个点对点的交易平台

为什么需要点对点的交易平台?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记得DeFi 的探索之旅始于 2017 年或更早的时候,众多项目在建立 DEX 网络方面进行了大量试验,按照出现的时间顺序主要分为 3 条路线:


1、自动做市商模型(AMM)

Bancor 是最早推出 AMM 模型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它根据预先定义的算法确定价格,Uniswap 和 Curve 等协议将这个模式发扬光大。


2、链下订单簿模型(Order book)

0x 是这条路线的代表项目,买卖双方通过点对点匹配来确定资产价格。0x 的模型对于主流交易对较为友好。


3、链上做市商模型

Kyber是一个链上系统,交易者可以在其中利用流动资金池(称为储备金)交换代币。平台上还有大量的单个流动性提供商,他们的链下报价请求(RFQ)系统,使交易者可以直接与做市商联系完成兑换。


三种不同的模型,也带来了不同的交易模式,问题也开始出现,这些流动性分散在不同的平台,一方面是放大了局限性,另外一方面也让用户的需求不能获得满足,但是让用户进行不同平台间的切换又会花费较多的成本,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交易聚合器的出现,是市场自然进化的产物,既可以将网络深度汇总在一块,又能让用户只通过一个平台就能获取到尽可能多的流动性。


CosoSwap就是从 Uniswap Curve Bancor Kyber 等多个DEX 获取流动性。然后从众多 DEX 找到可能的最佳价格,并自动将交易拆分到不同的 DEX,以使交易者的总收益最大化,这个过程叫做智能订单路由。智能订单路由的性能决定了聚合器的性能。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