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树洞
另一个树洞

能力一般 水平有限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丨对在时代洪流中挣扎漂流的命运的一次深情凝视

向所有被时代践踏、侮辱、伤害的人致敬

对于一个历史学渣来说,1945-1949年这段时间,除了课本上学到的内战,对于中国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基本处于无认知状态。但是《#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为我们还原了那个年代形形色色的中国人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曾经意气风发、年华正茂;有的人被国家感动、被理想激励,有的人被贫穷所迫、被境遇所压,他们被带往战场,冻馁于荒野,暴尸于沟壑。时代的铁轮,碾过他们的身躯。那烽火幸存的,一生动荡,万里飘零。

那个年代,每一个小小的、看起来毫不重要的片刻决定,都可能是一辈子命运的转折点。而这本书,作者正是用感性的笔触描写了这些跨过了大江大海的人们,他们在面临影响一生命运的抉择时如何选择。

作者曾在一次演讲中做了一个调查,如果一定要挑两个字来形容1949年的话,你会挑哪两个字?疯狂?苦难?流离?还是无奈……?#龍應台 挑的是「遗憾」。那是一个遗憾的时代,有多少人回头去想的话,会说:如果那个时候多一张船票的话,也许就不会妻离子散;如果当初在开拔离开家乡的那一刻,稍微回一个头,对于父母的遗憾会不会少一点?

所以,1949年是一个有着深刻「遗憾」的时代。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是2013年托朋友从台湾带来给我的。第一遍可以说是一个字一个字读完的,不认识的繁体字或成语,就把手机的输入法换成手写,一个一个查,然后做笔记,做标注,划重点,花了很长时间才看完的。近10年来,几乎每年都要重温,除了书里满是花花绿绿的笔记和逐渐泛黄的纸张,我想更多的是内心的富足,因为这是我从来没有认识过的一九四九,即便可能只是半截山水,不是全幅写真,但依旧能感觉到一点点那个时代的蒙住的心跳。

这是一本话题沉重的书,它让我们看见一整代人「隐忍不言的伤」,以至于经常读着读着就伤感了起来。这也是一本有分量的书,它揭开了那尘封已久的时代记忆。书里有太多、太多的不公平,七十多年来没有一声「对不起」,而贯穿整本书的,正是「尊重」,对所有被时代践踏、侮辱、伤害的人的尊重。

1945-1949期间,所有的生离别,都发生在一个码头。在那样动荡的时代里,跨过海峡在这个小岛上共同生活了七十多年的他们,有着不似其他时代的生活方式,每一段历史瞬间都深埋着这群人不同的伤痛。他们的一生面临了多少辗转流离、生离死别?又历经了多少坎坷,九死一生?他们的每一点遭遇,都足以击垮一个不够坚强的灵魂,可是他们顽强的走到了今天,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坚韧啊!

可这么多年来,却从来不曾有人停下脚步,问问对方,他们痛在什么地方?在历史的这一页即将永远地翻过之前,我们还来得及为他们做些什么?

如果顺着这一个又一个的历史镜头往下继续摸索,你会发现在电影《#海角七号》,在书籍《#亚细亚的孤儿》、《#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太平轮1949》等作品中,都有这群人的身影,也正是这些碎片,让我的这些关于1945-1949的历史拼图更完整。

对于作者 龍應台,我想很多大陆读者对她的评价并不是那么好,但抛开立场和意图,放下一贯的刻板印象,单从《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这本书出发,它给读者带来了什么?我觉得会是「命运」,作为“一个人”的命运。背景则是七十年前,刚刚从持续百年的耻辱中走出来,又迅疾陷入内战的漩涡的近代中国。愤怒与喜悦,仇恨与友爱,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未像这样一般互相缠绕,结成一个复杂的心结,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是对那些在时代给予的洪流中挣扎漂流的命运的一次深情凝视;在宏观历史的叙事中,以个体经验建构起的历史记忆。而 #龍應台 在书中亦写道,这本书是向所有被时代践踏、侮辱、伤害的人致敬。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