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拉赫
阿布拉赫

来自中国,很喜欢记录,不光写字,用APP记帐这件事都一做十年。这种癖好曾引起有司关注,后来在Matters的活力一落千仗。但仍然在记,不在这里,就在那里,而且一想到有人会因为你的记录害怕,就更觉得这记录的价值。我会继续。

读圣经(十一)|以斯拉/尼希米/以斯帖记

上回书说到,在《历代志》结尾,写到国破家亡的以色列人,因波斯王居鲁士的“恩典”,可以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家园。今天所写的这三位以及他们的“记”,便是在“圣城”重建过程中,带领百姓重归耶和华的三位。

从《历代志》开始,圣经故事渐渐有了文明脉络,比如我们都知道的四大古文明其中之一的“巴比伦”,便是在《历代志下》里展露头角,只可惜《旧约》讲的还是以色列人的故事,所以巴比伦和接下来的波斯帝国,都只能做为以色列人的配角,戏份很少,甚至一笔代过。

然而,戏少则少,但终于可以说“啊我在历史书里学过”,从而把圣经和现实建立起某种模糊的联系了。

  • 以斯拉

以斯拉是亚伦的后人。还记得亚伦吗?就是那个和摩西一起,把羊群赶到迦南边界,但最终不得其门而入的初代祭司。以斯拉可能因为遗传或者什么其它神秘的原因,通晓摩西律法,深得耶和华怜爱。耶和华激动波斯王亚达薛西,让他对以斯拉有求必应,于是后者理所当然,承担了神殿重建工作的领导人。

话说重建工作早在波斯帝国元年的居鲁士王时期就开始了,但所谓好事多磨,因为“总有奸臣想害朕”,在波斯王跟前进谗言,导致在亚达薛西年间,神殿重建工作被迫停工,直到后来新王大流士二年,才又重启,四年之后,神殿终于完工。

《以斯拉记》里的时间线有点儿乱,按上面黑体字的逻辑,亚达薛西应该早于大流士,但以斯拉出现的时候,神殿已经建成,他的时代又是亚达薛西年间,让我一头雾水,始终没搞太明白倒底谁先谁后。

本记里还有一个不统一之处,就是居鲁士王,一开始称他为波斯王,中段一度又叫他巴比伦王。当然,这个google一下很容易搞清楚,他是波斯开国皇帝,所谓巴比伦王应是笔误。

说回以斯拉,他在神殿建成之后“定志考究耶和华律法,又将律例典章教训以色列人”。对我来说,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以斯拉终止异族通婚的手段。

以色列亡国之后,以色列人散落在各地,很多人和当地异族人结了婚,生下后代。这在现代文明里,是种很可宝贵的交流。然而,在那时候,却是罪责一件。于是,以斯拉为了维护以色列人纯正血统,向耶和华表忠心,施展雷霆手段,活活拆散人家夫妻父子母女。这件事真的很没人性,也幸好当年没有微博,不然天天刷到那些人间惨剧,会比当下的上海更让人得抑郁症吧。

  • 尼希米

尼希米是犹大省长,他带领百姓重建了城墙,然后和以斯拉一起,重整法纪,使以色列人重归耶和华门下。他和以斯拉两个人,很有摩西和亚伦的感觉,他们当年也是通力合作,为以色列建国大业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我好像是在《尼希米记》里第一次看到“阿门”这个词的出现,我也是长这么大第一次google了一下这个词的意思,原来是希伯来文中“真诚、实实在在”的意思,意译的话,应该就是“是的,确实是”的意思。

在我参加的有限几场礼拜里,传道们讲半天,然后问“阿不阿门?”信徒们就答“阿门。”当时,我有些不明所以。如今发现,原来也没什么神秘,不过就跟台湾人讲的“吴柏毅”一样,懒得翻译而已。

  • 以斯帖

以斯帖是犹大人,但她隐瞒身份,当了波斯王后,和她的堂兄/义父末底改一起,在和犹大仇敌的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巩固了重建成果。

但这其实有个问题,就是异族通婚的问题。以斯帖嫁的亚哈随鲁王,肯定不是以色列人。而在《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里,都已经肃清过异族通婚者并明确了异族隔离政策,以斯帖和末底改这事就像知法犯法。

当然,也许人家说的异族,并不是按种族划分的,而是按信仰分的,那就无话可说了。然而,当初让人家夫妻骨肉分离的时候,不知道给没给过那些异族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以斯帖和末底改的关系也很有意思,从血缘上,她是他的堂妹。可能年龄相差比较大,他抚养她长大,后认了义女,摇身成了父女关系。古时候近亲结婚常见,但这是我头回见凭空给自己长辈份的。

啧,你们古人真乱呀!

在这部分里,一些月份的表达也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做了一下功课,原来是希伯来历的说法。那么,本文的结尾,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个没什么用的知识,希伯来历吧!

截图来自维基百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