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星人
貝星人

闢一塊心田,自個兒筆耕。嗜好太多,時間太少。想隨心所欲,亦隨波逐流。主修心理學,NLP高級執行師、註冊催眠治療師。愛動物、愛寫作、愛學外語,重複學習、忘記、再學習。不擅長運動,相信 Thoughts Are Things,2019 年參加大阪初馬,因為堅持,所以完成。2021 年由香港出走到英國,開展人生下半場大冒險。

戒網可能比戒煙、戒酒、戒色更難

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Snapchat、Twitter…

電話只用來打電話?

當還是 Nokia 年代,我曾經說過手提電話只是用來打電話,相機才是用來拍照。(當年電話拍照的解像度仍很低)

時移勢易,到了 iPhone 年代,我機不離手,手提電話不再只是電話,同時也是相機、電腦、遊戲機、記事簿、鬧鐘、錄音機⋯⋯

我的大學畢業論文主題是電腦及網絡成癮(Computer & Internet Addiction),當年一邊做功課,一邊覺得自己有成癮問題,但教授認為我情況未算嚴重。

今時今日,情況只有更嚴重,基本上由早上睜開眼一刻到晚上睡前一秒都是電話在手。

我(與網絡)的每一日

清晨起床前後

清晨 6 時,電話鬧鐘響起,我隨即按下手腕上的 Apple Watch,然後自然會看看手錶上有沒有甚麼訊息。

以前香港睡房設計是床頭一個拖版,Apple Watch 和 iPhone 都在晚上叉電,早上醒來第一件事是滑電話,現在因為叉電插頭不在床頭,於是晚上睡覺時,需要叉電的電話離開了我伸手可觸及的範圍,而我為求安心會戴上 Apple Watch 睡覺。怎麼說起來好像有點病態?為何要不安心?

起身後,明明已在手錶大概看過了有甚麼訊息,但還是會先拿起電話再看,看到了訊息又會回覆,特別是工作上的訊息更加會想優先處理(香港人奴性 DNA)。這段時間有時會是看兩看就去刷牙洗面,有時候是洗完面又再邊看邊覆,有時是上廁所也是拿着手提電話(想起花姐在《爆谷一周》說自己「痾尿」都傾電話)。除了短訊,看見 Facebook、Instagram 有紅圈數字又會看看,然後又會查看電郵,看完私人電郵,又會看公司電郵(對,也在手機裏)。

就是這樣,即使清晨起床,時間還是好像不夠用,很多時候轉眼已 7 時多。

我覺得這情況在英國比香港嚴重,大概是因為時差問題,故往往我在英國清晨起床之際,電話裏已堆積了很多香港傳來的訊息,於是要看完就得花上相當時間。


早上簡單運動

如果還有時間,我會在客廳鋪上瑜伽墊,然後做 7 分鐘運動,於是又要動用手提電話,打開 7 mins Workout 應用程式,跟着程式內的 12 個動作一個一個去做。對,連做運動也靠手提電話。

做完運動的獎勵是吃早餐,很多時候只是簡單一杯奶昔,邊喝邊拿着手提電話掃掃掃,掃過不停,短訊看完覆完就看 FB 和 IG,要不就再開電郵,要不就再看 BBC 新聞,總之反正手提電話裏資訊無限,有限的只是我的時間。

洗澡時間

有時早上,有時晚上,手錶不離身,依然訊息隨時可以接收得到。

最近因為登記了 Spotify,於是新習慣是電話駁上藍牙喇叭,電話放下叉電,喇叭帶進浴室,邊沐浴邊聽歌。

聽音樂也是手提電話。

駕車上班

沒有 Google Maps 等於路痴或路盲,甚麼地方都去不到,所以開車駕駛前一定要把電話放在軚盤旁邊,邊看邊聽 Google Maps 導航提示駕駛。


工作過程

工作沒有電話不行,沒有電腦不行,沒有互聯網更加萬萬不能,因此 Wi-Fi 異常重要。

每日早上都需要視像會議,通常用電腦進行。但一邊開會還是會一邊看手機,繼續覆短訊,恐怖的是別以為我是不專心開會自顧自玩手機(真嘢唔好拎出嚟講),其實不時是與同步開會的人爭分奪秒地用手提電話或電腦通訊軟件談及其他公事,好變態。

如今工作,一部電腦,兩個屏幕,加一部手提電話,視像會議、電話、短訊、電郵⋯⋯資訊爆炸,不亦樂乎。

在香港電話不是用來打電話,在英國可是另一回事,這裏的人最最最愛是跟你通電話,於是我的手提電話現在也常常用來跟不同對口單位通電話,譬如我在網上找幾家公司報價後,那天就會電話響過不停。我的工作(暫時?)仍然是用自己的手提電話處理公事,沒有電話真的不行。

放工回家娛樂

下班當然又要開電話的 Google Map 才能駕車回家,然後來來去去就是幾件事:開 Medium 寫文(MacBook / 電話)、打機(電話)、上網 FB / IG / 睇新聞 / 睇片(電話)、Netflix、ViuTV (iPad)、放工後再工作(MacBook / 電話)、WhatsApp / Signal / Telegram 和朋友聊天(MacBook / 電話)⋯⋯

基本上離不開互聯網和電子產品。

如果去跑步,會戴上 Gamin 手錶,跑步紀錄會傳送到手提電話的程式中。跑步途中看到好的景色會拿出電話拍照,看到電話有訊息又會回覆一下。

當然一日三餐,如果「食好西」又會拿出手提電話讓「相機食先」,然後自然是上網到 FB / IG「打卡」。

臨睡前通常都是打機、短訊⋯⋯直至太累才肯放下電話叉電,但仍然戴着手錶共睡。

有點過火?有點病態?

但我相信不少香港人都是這樣,尤其是在香港生活的香港人。

亦因為我是「高度用家」,於是手提電話叉電對我來說十.分.重.要!基本上是不斷都在叉電,亦一定有叉電器跟身,手提電話電量不足會令我產生不安。


使用紀錄一覽

手提電話這個功能很好,完全知道自己終日沉迷玩手提電話用了多少時間、時間都花在哪裏。

以這星期為例(2022 年 4 月 7 日),我平均每日用 10.5 小時在手提電話上(都不得了吧?你每日用電話的時間是多少?可以分享一下嗎?),但已比上星期少了 7 %,而我亦肯定這未算高峰。

最常用程式

  • Google Maps:再看自己最常使用的程式,我很驚訝我用得最多的竟然是 Google Maps!看來我真的沒有 Google Maps 會迷路。(還好,第一位是實用性高的應用程式,不是沉迷甚麼)
  • WhatsApp、Signal:第二及第三位是短訊程式,這是意料中事,朋友多,而且大部分是身在香港的朋友,這是重要的溝通渠道了。
  • YouTube:第四位,也合理,不論娛樂或有實際目的,看短片都能滿足需求。
  • Instagram、Facebook:第五及第六位,也是意料中事,自己打卡,看看別人打卡,以及瀏覽各種資訊。
  • Google:第七位,意料中事但又意外地排第七位,我以為我是經常 Google 的人。
  • Zookeeper:第八位,最近(很多年前已開始玩的舊 Game)常常用來自娛消遣的遊戲,幸好只是排第八位,也不算太沉迷。
  • Safari:第九位,合理合理。

看完了使用紀錄,覺得自己用得其所,尚算合理,不過可以試試減少使用量,多一點「沒有電話的時間」。


科技使生活更方便

事實真的漸漸覺得時間越來越不夠用,因為資訊太多,專注於手提電話的時間太多,以致每日剩下來的時間越來越少。

但科技發達當然有惠及自己的時候,譬如人在異地仍然可與香港的家人朋友時刻緊密聯繫,拜科技所賜,我會眾人才可以那麼遠又這麼近。

樣樣事情都有紀錄當然也很方便,知道自己每月跑步幾多公里、速度如何,每日使費都有記錄,在購物平台的購物紀錄也隨時一目了然。

還有工作上及生活上的方便,不熟悉路線也可以跟着 Google Map 去任何地方,在家工作或與不同地域同事可隨時隨地開會,可以很快知道世界各地的新聞資訊,可以當作電子錢包,又可以隨時網上購物等等。

科技支配生活?

不過,另一方面又覺得生活被科技支配。

時間支配固然是個大問題,因為花太多時間在手提電話上,做其他事情的時間自然減少,於是常常覺得沒時間去跑步、寫文、看書、看戲等等 。

另一種支配是大數據的影響力。

每當在網上搜尋過甚麼、看過甚麼,甚至拍過甚麼照片,很多時候就會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見到相關內容。

這些社交平台背後的大數據可能比我自己更了解自己,它知道我的喜好,知道我近期最感興趣的事,於是度身訂造一樣給我看到我感興趣的東西,IG 經常都有動物、日文、香港時事等資訊彈出,也有不少會令我心動的購物廣告,總之,它知道我想看甚麼。

想想這個環境下,我們都會被導向看見自己想看的東西 / 別人刻意想我們看到的東西,如果只一味被動地汲取資訊,我們每個人就會侷限於特定資訊中,大家都不會看到真相的全部或大部分,而是只看到自己認同的事或被安排看到想我們看到的事,於是很易會變成平行世界,明明活在同一天空下,看到的東西卻全然不同,然後各執一詞、各執己見,世界再沒有真相。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還有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越來越有距離,好像隔着屏幕就人人都近在咫尺,但更大可能性是很多朋友大半年都沒真正見過一面,甚至已很久沒有聽見過對方聲線,我也有些朋友是純粹網友,日夕對談,似是私交甚篤,但其實仍然素未謀面。

甚至情侶之間的關係也是靠一部電話去維繫。對方是否時時在線、最後上線時間是何時、是否時刻第一時間回覆短訊⋯⋯究竟是和人類拍拖,還是和那部冷冰冰的電話拍拖?

有時我也會貪玩和 Siri 交談幾句⋯⋯(你有沒有試過)

世界真的越來越扭曲。

不可能的任務 — 戒網

戒網是萬萬不可能的了。

甚至我覺得戒網比戒煙、戒酒、戒色更難(雖然全部都未試過)。

聽說有些退修營是要十天不說話,第一天入營就要上繳電話,我單是聽聽都覺得可怕,可是退一步想,我內心對失去電話的恐懼更可怕。

生活上有太多大小事務是依賴電話,單單公事已難以完全放下手提電話了,私人生活同樣也是和電話密不可分。戒網?戒電話?別開玩笑了。

不過,完全戒網是沒可能,但降低對手提電話的依賴程度還是有可能吧?我又打算試試看,就以今日檢視出來每星期使用 10 小時 29 分鐘為指標,看看接下來的日子我可否減少使用手提電話的時間,從而騰出更多時間做自己更想做的事。

有沒有人想一起挑戰試試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