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星人
貝星人

闢一塊心田,自個兒筆耕。嗜好太多,時間太少。想隨心所欲,亦隨波逐流。主修心理學,NLP高級執行師、註冊催眠治療師。愛動物、愛寫作、愛學外語,重複學習、忘記、再學習。不擅長運動,相信 Thoughts Are Things,2019 年參加大阪初馬,因為堅持,所以完成。2021 年由香港出走到英國,開展人生下半場大冒險。

我不在 Facebook ,但我還未死

從何時開始社交媒體取替了實體的我?

離家出走兩個月,和媽咪保持一星期通電話或視像通話一次。她說起我朋友向她表示覺得我在英國不快樂,又說沒有我的消息,所以有點擔心我。

我很詫異。

我:「我每天都有跟她聯絡,我們在群組裡每天都互通消息,怎會沒有我的消息?」
媽咪:「她說不見你在 Facebook 發文。」

⋯⋯

從何時開始社交媒體取替了我?

重點:不要讓我親愛的靚媽咪擔心我呀!


早已遠離了 Facebook

我不(活躍地)在 Facebook,但我還未死。

自從一年前開始在 Medium 發文後,我已大幅減少在 Facebook 的發文與瀏覽次數,所以有時候我是落後於世界,不一定知道「網民」當今熱話。

事實上,減少在 Facebook 活動對我人生沒有甚麼大損失。我的朋友依然會有途徑知道我的近況,我亦會去關心問候我在意的人,只是不「公開地」去關注和被關注而已。

「過分」公開是我對 Facebook 最為抗拒的原因之一。

譬如一百句生日快樂,我留言後也不知道對方是否記得或留意到我的祝福,相反亦然,有很多我不肯定是誰的人留言祝福我時,我心裡都會有個問號:他們真的在乎我?(我這個多疑的麻煩女人)

Facebook 人多且雜,有些心底話公開地寫出來太赤裸裸,我並不想開記者招待會般去與所有認識或不知道是否認識的人分享內心。

至於無關痛癢的分享,又好像可有可無,很多時都是打卡、放閃、記錄我仍活着,但無實際意義。

至於寫文,不知何解,在 Facebook 寫文總有點似賣弄或造作,明明人人都只是放閃打卡,你寫甚麼文?!我總覺得 Facebook 並不是長文的歸宿。

此外,「網民」或 friend list 上所謂的「朋友」質素參差,不少留言令人反應不過來或反眼到後腳跟,我也懶得每篇文都篩選閱讀權限才發佈。

久而久之,我只是間中打個卡,好讓大家知我還好,有吃的、有跑步、有晴天、有雨雪⋯⋯但這種沒太多營養的互動漸漸令我已欠缺動力時時這樣做。

久而久之,在 Facebook 留下的腳毛越來越少。於是,有人就說沒有我的消息了。

如今,間中打個卡,間中看兩眼。發文少,看文更少,太多太沒營養的內容,大多當作看看朋友們一些近況,但都是報喜不報憂的放閃為主,少看一點也問題不大。


為何 MeWe 彈不起?

我已太不活躍於社交平台,我也不肯定 MeWe 是否彈不起,但至少自己已很久沒在那裡發佈和瀏覽。

當日大家都沸沸揚揚地說要捨棄 Facebook,「移民」去 MeWe,不過,我身邊大部分朋友即使開了MeWe,後來還是以 Facebook 作為分享的主平台,我的 MeWe 並不見到自己的朋友分享,自己在 MeWe 的分享也沒有甚麼朋友看見,好比一個沒人流的死場,我已放棄了。

MeWe 為何彈不起呢?你們有玩 MeWe 嗎?


遷往 Signal 算比較成功

至於由 WhatsApp「移民」到 Signal 則有小成,很多朋友都轉移了陣地去 Signal,我 90% 短訊溝通都在 Signal 進行。

但朋友們亦表示很難完全捨棄 WhatsApp,特別是在工作層面,這我也能理解,我也未至於可以完全不用 WhatsApp 和 WeChat。


我對 Clubhouse 無感覺

至於前陣子火熱一時、要邀請才能加入的 Clubhouse,我由始至終都無感覺,連 APP 都刪了。

大家有在玩嗎?


連 IG 也懶發佈了

嫌社交平台寫文太赤裸?

上 IG 貼相不寫字不就行了嗎?加個 Hashtag 還可以裝一下偽文青。

對呀對呀。

但是,我連 IG 都懶得發佈了。

都是跟 Facebook 貼相一樣打個卡就算,表示一下我還活着,但對於沒養分沒內容的派心也沒有太多感覺。

其實現在不論 Facebook 或 IG 貼相都是閒來做一次,打卡之餘,當作自己放張照片進相簿裡而已,已不求關注。


人類都想求關注?

聽說有些人一天會發三四五六七次文,生活大大小小事情都放上社交平台分享一番,儼如「分享強迫症」。

人都總是想求關注的佔多數,這也不足為奇。

不過,有時候我也想如果過分追求在網絡平台上被關注,也許會成了一種病態,只是一味地在社交平台上塑造一個自己的生活、態度、品味等等,自我感覺良好,但未必是真正的自己,「病情」嚴重者,甚至是少一兩個 Like 和留言都覺得自己被遺忘,然後心情焦慮又低落,為着一些虛無的數據而耿耿於懷,甚或忽略了現實的生活與關係。

Oh no,Internet Addiction / Social Media Addiction!


網癮

我大學時的 Final Year Paper 的題目就是 Internet Addiction,一邊寫論文,一邊憂心忡忡地跟教授求救﹕

「我覺得我有 Internet Addiction!」

他跟我了解後說問題沒有我想像中嚴重。

但事實上我也不是誇大,當時確實是有點離不開電腦、離不開網絡。

那段時間,回家第一件事是開電腦 — 開 ICQ(遠古年代);

還有日以繼夜地打機 — 《三國志》、《大航海時代》、《模擬巿民》、《美少女夢工場》⋯⋯還有開醫院、開餐館、開便利店等等等等。

還記得我伯父打長途電話來叫我勸告堂細佬不要打機,我說這有點難,因為我自己都會打機至夜深也不願睡覺。

每晚全家關掉燈,在漆黑中打機或與朋友 ICQ 是我的世界,到真的雙眼睜不開或被媽咪厲聲下令我關電腦時,心裡千不願萬不願。

如果電腦壞了、網絡連不上,更是抓狂。

明顯已成癮。

事實上,從那時開始,我自覺自己是容易成癮的人,於是後來尤其留意自己不要對任何玩意太過沉迷,或應盡量避免,所以我不賭,亦不敢玩 Candy Crush。

到如今,我還是會打機,有時也會課金,有時還是不願睡。當然,電話不離手,短訊不絕亦是我的生活習慣之一。

我可以遠離了 Facebook 和 IG,但不會放棄 IM 通訊,特別是現在身在異鄉,和所有親朋戚友的聯繫都在那裡了。


我喜歡實實在在

不過,如果可以選擇,我更喜歡實實在在的交流。

你們有多久沒試過傾電話、「煲電話粥」呀?

和用短訊 Chat 相比,在電話裡聽得見聲線、聽得到語氣、感受得到心情、聽得見笑聲或哭聲。兩個人之間如果可以「煲粥」,感情大概不差,而且在電話裡溝通的誤會也較少,溝通更真實、更準確。

但相見又比電話裡傾談更好,對方的表情、眼神、笑容,還可以感受到對方的體溫,這些可不是短訊或電話可給予。

不過,如今當我和大部分的朋友不能見面時,我也唯有靠視像、電話、短訊和朋友交流,但社交平台的發文多與少並不能代替我本人呀!即使有一天我絕跡 Facebook 也不一定是因為我死了,可能只是我已厭倦了,在那個訊息無止境的世界,怎樣追也追看不完;在這個議論紛紛的世界裡,有些留言也實在有點煩擾,有時還想清靜一點、生活簡單一點。

Anyway,我還活着,還好。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