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婪客房
不婪客房

不婪人生,暢遊於間。 眼界因廣涉而開闊,探索著清新的未知; 思維因時間而沉澱,凝結成濃醇的已知。 徜徉於"間",夫復何求?

【婪書房】世界是如何思考的? 來趟全球哲學巡禮吧!

思維從古至今,一直都是個大哉問。

探索思維,意謂探究我們究竟是如何思考? 而將思維系統理論化的學問—哲學,以富有比較性的動態系統來探討文化現象,不僅理解文化,更會改變一個文化,而哲學思考能使我們認知過去、現在,也能預見潛在的未來。 在當今劃分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時代,暢銷哲普作家 JULIAN BAGGINI 橫跨希臘、印度、日本、中國、伊斯蘭國度等,比較了不同文化間的思維異同,並提出如何以多重視角看待文化:把不同視角“組合”起來,以利於比較於單一視角的豐富性 ,再將局部問題“拆解”來看,從而更加客觀理解,並認知到理解或建構世界,都不是只有一種方式,如下: 

組合
  • 印度、中國、希臘看似大相逕庭,卻有2點共識:

1. 以一個基本假設為起點,也就是“萬物為一

2. 對於世界的充分解釋必須“合乎理性” 

  • 東亞社會與大部分的非洲地區、拉丁美洲的原住民社會與伊斯蘭哲學的認主獨一的思想裡,都可以看到”和諧”的蹤影。
  • 東方的孔子和西方的亞里斯多德,在”中庸”是一種美德的思想上不謀而合。
  • 東亞與印度都認為體驗觀相,道與梵都是無法言說的。
拆解

西方(個人主義、原子化、二元論、理性) 

重視》個體性的自我 

知識來源》邏輯,系統理性 

關鍵字句:●區分自然與人: 整個西方思想史都受到柏拉圖主義以及基督教的影響,兩者都主張有個非物質的領域存在,而它甚至比知覺世界更加真實。即使到了啟蒙運動,自然主義更加盛行,人和自然、心與物的區分確仍存在著。就算是現在接受自然主義觀點的西方人,也會區分人和自然、心靈和身體 ●渴望更加科學化,嚴謹精確如實的描述實在界 ●數學和科學是客觀知識的巔峰 ●法國啟蒙運動 很大革命對於邏輯和理性的力量信仰推進 ●二分法,非此即彼 ●原子化自我:身體是會死的、多樣的,而靈魂是神聖的、不朽的、理智的、統一的、不可分解的, 靈魂脫離身體的想法是初期基督教思想後來和柏拉圖主義匯流的結果。 靈魂不滅的信仰深植於民間,假定自我是單一的、不可分的、不變的,原子化的社會 ●正反立場明確,擅長在對手的論證裡找出瑕疵,因而辯論的法律只是多數決的提案和決議 ●敵對式的探究方式 ●受到基督教“末世論”的影響西方人的想像,框限在”朝著某個終點前進”的觀念 ●受希臘諸神神話影響,人神的原理去解釋整個宇宙 ●蘇格拉底,伯拉圖, 亞里斯多德,笛卡兒(我思故我在),化約主義(將事物細分以細節定論全局,強調其成份而不是整體,影響後來的個人主義 。

西方哲學演化歷程

在美國則從英國的經驗主義,延伸出了"實用主義",不在乎細節(因),只求達到目的(果)。

交流/ 無我在西方:被釋義成是個幻象流動具有延展性,不被定義,反歸類、被標籤。 


東亞(無我、無常、自然、理性) 

重視》關係中的自我( 群己關係中理解自我),人與人,人與環境的關係 

知識來源》理性分析經驗,如實觀照

>佛教:無我(不是沒有自我,而是沒有一個獨立永存,稱作“自我”的靈魂)

>哲學是生活的藝術 

關鍵字句:●為傳統的核心觀念,習慣事物及其背景之間的關係( 並非空無內容,是事物的滿全,涵蓋一切可能性) ●鳥鳴山更幽 ●真理是無法言語道斷的(文化影響,如:教育希望學生做就對了,別問為什麼) ●莊子: 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雄辯是銀,沉默是金 ●言靈信仰:四音似死,諧音  


日本(出生是神道教,過著儒家的生活,命終時成佛教徒)

重視》關係的和諧

知識來源》自然與生活的體悟,佛教,儒家,神道教 

關鍵字句:●所謂經驗,就是認識事實之本然,完全放下自己的妄計執見而如實觀照。 ●對於俯拾即是的事物的感動 ●重要的東西不在彼處,而就在你眼前 ●重要的是去感受,而非以概念去掌握 ●利社會(非從眾),為他人利益著想 ●當儒家於西元六世紀傳入日本時,只是加深了日本固有的民間習俗而已,從神道教對於祖先家庭和神的重視顯然可見 ●以心傳心 ●之間的美學:間  ●休止符卻是說盡心中無限事 ●重視集體演出,獨舞則是輕描淡寫,著重大師級的精準和優雅 ●司法體系是合意式,非西方對抗式 ●合氣道中你有隊友,不會有對手 ●屏風拉門:相互信任對於沒有間隔的強烈要求 ●美學、道德、宗教並無涇渭分明 ●櫻花美則美矣,但是刮起風來什麼也留不住,再也看不到花,我們目睹了這種空性,但是我們是在欣賞它。那是個絕無僅有的時刻!雖然在日本特別顯著,但其實是整個東亞的特色:小林康夫 ●認知到不必要之物微妙的無用之用時,便邁入了藝術的國度: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不完美和無常的鑑賞力為“物哀”它有個理論的向度,使我們更加謙虛 ●根植於對於內在性的自然世界的欣賞和領悟,是反省性的 ●從自身偉大之處感受渺小,重他人渺小之處感受偉大 


中國( 和諧,取代了宗教的地位, 此時此地的我們在人間的義務,實踐的,人本主義的) 

重視》關係的和諧

知識來源》歷史,現實生活經驗 

>易經,自然主義,儒家,道家,佛教

關鍵字句: ●要理解中國是如何思考和生活的,或許沒有比”和諧”更重要的概念了,延伸為為忍、孝等 ●道家要人“和自然和諧共處”,儒家則是為了人類“把世界變得更和諧” ● 儒家:執中以及和諧是相互依存的概念 ●陰陽是一體兩面,而不是兩個必須調停的東西,是動態的 ●陰、陽和氣不是在形容終極的實在界,而是“術”的一部分也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恢恢乎游刃有餘的策略和技巧 ● 道德經: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ex: 與其說我失去一個女兒不如說我得到一個兒子,如果我沒有被炒魷魚我就不會得到這個更好的工作)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儒家“正名”觀念:事物回歸正確的意思和用法《論語,子路》 國君要像國君的樣子,人子要像人子的樣子,人民才知道他們該做什麼。 ● 智慧和真理是永恆的,不必向外馳求,只要反求諸己 ●道的終極本質是離言絕慮的 ●世俗不形上學的 ●道通為一 ●佛教於中國流行,可能是因為提供了傳統所欠缺的來世願景,與本土文化融合成:要在此生成就佛性,達成倫理與心靈的淨化,過著入世而無私的生活。 ●西方透過對上帝的信仰超越自己,而對中國來說,超越性源自於整個社會和團體。 ●儒家強調社會層面,道家強調內外和諧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隱無名,多言數窮 ●"物"非孤立實體,而是"現象、事件、歷史,有階段並變動不居 ●陰陽關係有六種形式:矛盾、相依、互涵、交感、互補、轉化 ●治大國若烹小鮮 ●墨子:兼愛,待人如己愛人如愛其身 ●儒家:設身處地為他人的需求和環境的角度去思考,認知的同理心 

交流/ 個人主義在東亞:原強調我和別人不同,成了我必須和別人有些一樣。


印度(生死輪迴的假設) 

重視》知識和解脫之間的關係 

知識來源》宗教權威,聖人默觀的知識,吠陀聖典的啟示 

關鍵字句:●是無限的、不變異的、普遍的靈魂,是究竟實相,而個別的自我,則是獨立存在的幻相 ●主張吠陀聖典有效性的學派為正統,否認期權威性的學派則被當地歸為非正統 ●德行的回報是解脫, 探討靈魂究竟如何解脫,解脫是人的最高理想 ●一切即一: 所有主要學派都主張所有存有者是渾然一體的,《奧義書》:我者梵也,我們個別的自我是普遍的自我的一部分 ●哲學是一種觀看,能見或不能見,認為洞見是對究竟實相的直接體驗ex:你要吃糖才知道它的味道 ●《奧義書》梵我合一 ●瑜珈六支:調息,制感,靜慮,執持,觀慧,等待 ●理性為根基 ●以古典詮釋新見 ●泰戈爾詩人:真理愛它的界線,因為它在那裡遇見了美 ● 的原理誕生自西元前5世紀的婆羅門傳統 ●吠陀傳統:自我,而佛教與該傳統決裂成:無我 ●一為全,全為一,整體是部分,部分是整體 ●耆那教強調”不害”反應了尊重一切“有情眾生"的核心教義 ●涅槃被比喻為熄滅。自我如夢幻泡影,那麼熄滅又是什麼呢?解脫正是捨棄這種妄想,也意味著不再妄計有我 ●何時才會般涅槃?眾說紛紜,有死後,也有當下 ●靈修 ●社會根深蒂固的理想修行:阿修拿馬,經歷梵行期、家住期、林棲期、遁世期 


伊斯蘭(反世俗) 

重視》在關係中的我 

知識來源》古蘭經

關鍵字句:●整個伊斯蘭神學思考和論辯的核心在於如何闡明真主完美的、超越的、獨一性的多重奧秘  ● 伊斯蘭決定了生活的每個層面從洗澡到吃飯,因此教育也是宗教的事  ●不會有像近代西方啟蒙運動那樣的進步的可能性,真理是不變的,本質也是可知的  ●祂要拯救誰,降禍給誰,真主是為所欲為的 ●災難與自然事件,是全能真主的旨意,阿拉是全知萬物的 


口傳與原住民(集體式的論理) 

民族哲學有個預設:在這文化中的哲學不是個人而是”集體式的論理”  

關鍵字句:● 與其說是身體的死亡,不如說是能量回到它原本流出的地方和那個地方重新合為一  ● 關鍵的時間問題問法不會是”那是什麼時候發生的?”而是”這件事和那其他事件有什麼關係?”  ● 毛利人思想的重要基礎在於他的親屬關係,人類相互之間和環境之間的關係  ● 海洋不只是水,它不是令我們害怕的東西,也不是我們的商品,而是成了一個古老的神:Tangaroa,任何生命都有個生命力量  ● 以人道對待他人或和所有人休戚與共  ● 個人是透過他人才成為人的 


俄羅斯(政治化、感性、權求齊一)

關係字句:● 哲學是直觀感性的,是詩、文學和藝術,是一脈相承的 ● 個人的地位是由集體所決定 ● 渴求齊一性


哲學就是由神話轉向對於宇宙更加理性的理解,渺小的人類對於未知廣袤世界的解釋。

起初,我們試圖以神話去理解世界;接著,應用我們的理性,試圖以哲學去解釋它;最後,我們發展出實驗和理論的工具,而以科學的發展去研究......(The Golden Bough, 1890)

《How the World Thinks》

想要更深入瞭解本書,歡迎搜尋~中文書名《世界是這樣思考的》或 點此連結

若喜歡此篇文章,歡迎支持與鼓勵喔^O^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